老子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堪称古代哲学中的经典之言。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伏是什么意思?他的意思是说,坏事中可能蕴含着好事的因素,而好事中也可蕴含着坏事的成分。祸与福,这是一对矛盾,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伏哲学原理,老子的这一哲学思想,对我们的人生是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的。悟透其中的道理,我们便可以从容地面对人生。无论是处在逆境还是顺境中,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得意还是失意,我们都可以智慧的面对,从而能够用积极的人生态度来摆度人生。当一个人身处逆境的时候,就不应该气馁,要看到光明的前途,才能够冷静地分析形势,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成逆境向顺境的转化。同样的道理,当你身处顺境的时候,也不要掉以轻心,要有顺境变逆境的心理准备。这样,当你身处逆境时的时候,不至于手忙脚乱,无法应对。
俗话说,三穷三富过到老。人的一生什么事情都可能会遇到,关键是如何面对的问题。为什么有的人遇逆境而不灰心?为什么有的人遭到一点挫折就一蹶不振?原因就在于人生智慧的建立或缺失。“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品读老子的这一名言,并真正领略其思想精髓,就能活出你精彩的人生!
祸福都不是由人定的,人世间是变化无常的,好的事情也会变坏,有的时候坏的事情也会出现好的方面。
人若有了这种认识,在得意的时候就不会太张狂,就不会使失意迅速到来。失意的时候也不必太忧伤“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坚持努力,否极自然泰来。不管怎么样,都在鼓励人们积极的、乐观的、好好的面对人生。同时教导我们:“得其所利,必虑其所害;乐其所乐,必顾其所败。人为善者,天报以福;人为不善者,天报以祸。
老子的这句说话其实同乐极生悲,否极泰来是有相同相通的意思的,人世间的事情都是这样,正所谓世事无常,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以在活得好的时候也要多想一下不好的事情,这就是居安思危,防范于未然。而当身处逆境的时候,更加不能气馁,不能意志消沉,而是必须要有一种坚定的信念,人只要活着就没有什么坎是迈不过去的,所以老子所说的,祸兮福所伏,福兮祸所伏是很有道理的。
人生在逆境之时,如能忍辱负重,艰苦奋斗,勤学苦练,必将逐步走向顺境,获得幸福。
人生在顺境之时,如果骄奢淫逸,趾高气扬,骄傲自大,必将逐步走向逆境,面临灾祸。
所以,我们要在生活中不要自大、自贤、自功,而要自谦、自立、自强。
对内,自强不息;对外,厚德载物。
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伏出自哪里?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祸与福互相依存
,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社会发展有其自然、特定的规律,它不会因为尧的圣明而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桀而就不存在.
如果要是以唯物辩证法来看这句话,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客观规律,福与祸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认识,而福祸能够相互转化体验了矛盾是对立统一的,也就是矛盾论。
我们的老祖宗用朴实的语言解释了矛盾论的对立统一内容,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学到遇到祸事问题后可以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往好的方向看;遇到福事好事之后要看到隐藏在下面的危机与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盛极必衰”“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等哲理。
有一亲戚是位地质学家,经常去非洲,他给我讲过一个福祸相依的故事。
有许多冒险家喜欢去非洲探险,其中有一位有钱的欧洲人也到非洲探险,由于他行李比较多,就雇佣了一个随从,负责他的行李,和饮食起居。一天,欧洲人在切椰子的时候,不小心把手指尖切掉了一块肉,疼的哇哇叫,随从却说,“太好了,上帝的恩典降临到你了!”欧洲人以为他在嘲笑他,非常气愤,就把随从丢在山洞里,自己继续前行。结果欧洲人遇到了当地食人族,打算把他清洗干净吃掉,在清洗的时候发现他手指上的伤,食人族有个规矩,就是不吃受过伤不完整的人,他们认为这样的人不吉利,如果吃了会带来霉运的,就把他打了一顿放掉了。欧洲人死里逃生,赶忙跑回了山洞,诚恳地向随从道歉。随从平静地说:“你不需要道歉,幸亏你把我丢在这,如果跟着你去了,食人族会把我吃掉的。”
人生就是如此,福祸相依。我们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用一种中和的态度面对事情,用谦虚的心态与人交往,在任何时候都要做一个善良真诚的人。
这句话无论什么时代都有意义的。道理很简单,福和祸是“相依为命”的两个相互佐证的概念。祸消除了,就是福的到来。福消失了,就是祸的开始。
我们都知道成语“塞翁失马”的典故。话说有一位从事赛马的老者,得了一匹好马。于是,好多人前来祝贺,恭喜塞翁得宝马良驹。塞翁笑着说,塞翁得马焉知非祸。可谁知没过几天,此马被人偷了。于是,又有人报以惋惜。塞翁还是不以为然的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由此典故可知,从古至今福和祸都是辩证的,有福就必然有潜在的祸,有祸同样潜在着福。就看怎么理解和拿捏福与祸的关系了。
老话说的好:得意莫忘失意时,失意莫忘得意志。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依”属于非四字成语,因为它不是普遍的客观规律,所以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没有意义,它不过是告诫人们,得意不要张狂,逆境心存希望。
事实上,张狂不一定必然招致灾祸,招致灾祸也不可能必然迎来福报。关于这个成语有很多故事,但都是故事而已,是一种概率事件。
如果“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依”有意义,那么“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也有意义,他们都是成语,都有对账、整齐的句式。到底应该信祸兮福所依,还是应该相信祸不单行?
安全稳妥的办法还是就事论事,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好当下的事。如果有什么指导性意见也不是这种不着边际的辩证思想,而是道德、法律、权衡、稳健。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指福祸互为因果,比喻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的结果,有时福是祸,有时祸是福。万事万物有他的两面性,福与祸并不是绝对的,它们相互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不止在当今社会里有意义,生活中更能体现出福祸相依相偎,不离不弃!老话说得好: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一切皆有因,一切皆有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