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曹比三苏高。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仅从个人角度出发,文采是没有高低之分的,所以唯有他们对后世的文学影响说起。三曹是建安文学的开拓者,后世影响深远,这是三苏比不上的。
01、曹操:开创了文学新风气。
在曹操之前,流行文学载体是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宋玉的《神女赋》等辞藻华丽、典故堆积、看得人眼花缭乱的作品,曹操的出现可以说把中国文学从越来越旖旎颓靡的方向拉了回来,从而使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建安文学,有了一股开阔博大文风。
在文学史上,曹操和苏轼都是“古今豪放派诗人第一人”的竞争人选,我个人觉得从时间上,明显是曹操比苏轼更早出生。
在苏轼之前,就已经存在豪放派诗人了,例如李白等,因此苏轼更像是豪放派的集大成者。而曹操则是拓荒者,因为有他的影响,“建安风骨”才成为文学史上一抹绚丽的风景。
仅从文采上来讲,曹操的《短歌行》《观沧海》一点也不输给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江城子 密州出猎》。
02、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学理论与批评著作
很多人因为曹植能七步成诗和《洛神赋》就看不起曹丕,觉得他不如他弟弟曹植。但如果从对中国文学的贡献和影响来看,其实曹丕比曹植的成就更大。
从文学方面,也可以看出曹丕和曹植的区别,一个着眼大局,一个怡情小我。
《典论·论文》是曹丕还是太子的时候写的,它是我国文学批评之祖,开创了文学批评的风气。等于是曹丕“无中生有”创造了这一文体。
还有,曹丕的《燕歌行》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
燕歌行二首·其一
曹丕 〔魏晋〕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燕歌行二首·其二
曹丕 〔魏晋〕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
郁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还。
涕零雨面毁形颜,谁能怀忧独不叹。
展诗清歌仰自宽,乐往哀来摧肺肝。
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
仰看星月观云间,飞鸽晨鸣声可怜,留连顾怀不能存。
曹丕是邺下文人集团的实际领袖,对建安文学的精神架构起到关键作用,由此形成的“建安风骨”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皇帝,文采好的没几个,曹操还没登上皇位就挂了,因此曹丕绝对称得上是中国帝皇中文采最好的一个。不仅懂政治还懂文学,他简直是文武双全的天才。因为一场四角恋(曹丕、曹植、甄宓、郭女皇)而导致现代人对他只留下“爱情失败者”的印象,也是可惜。
那在三苏中,有谁可以拎出来和曹丕PK呢?我个人觉得在文学架构、文学批评这一块,三苏没有一个可以和曹丕PK。
苏洵的代表作是《几策》《权书》《衡论》等文章,系统提出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的革新主张。苏轼的文学成就最大,但也仅限于在已存在的文学领域里实现个人创作。苏辙也是诗词创作。
03、曹植:七步成诗,才高八斗
曹植也是以个人创作为主。相较于他爹曹操、他哥曹丕在文学上除了个人创作还有开拓者的贡献外,他的成就点主要在于把建安文学发扬光大。
曹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更是集大成者。
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南朝谢灵运评价他:“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
因为《洛神赋》、《七哀诗》、才高八斗的典故等,曹植从古到今都比他哥曹丕更具有知名度。(我是看TVB电视剧《洛神》记住他的,哈哈)
曹植的主要成就是:
诗歌史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人;
完成了乐府民歌到文人诗的转变(这点厉害)。
从曹植是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这点来看,三苏中,唯有苏轼能和他PK,苏洵、苏辙是没有资格的。
04、文学成就上,三曹完胜三苏;文采上,三苏只有苏轼一人能打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三曹作为建安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诗词赋均有佳作,更重要的是七言古诗、五言古诗等在中国文学上大放异彩的体裁就是曹操父子开拓出来的,影响深远。
开拓、奠基,这点是三苏比不上的。
而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每一个的文采都足以单独拎出来PK,但三苏中,唯有苏轼可以和三曹父子单独PK,苏洵、苏辙无论是对上曹操、曹丕、曹植的哪一个都是输。
坦白讲,三曹中,除了曹丕的文采稍微不足输给苏轼外,曹操、曹植的文采真的和苏轼比不出高低。
文采这东西,就好像美食,我们分得出好吃和不好吃。但是超级好吃、超超级好吃,连美食家都分不出来。非要用文采来比出一个上下高低,其实很难为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