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宗第

时间:2023-11-06 16:20:07编辑:奇闻君

明末清初地图里,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清军八面包围之中,湖北西部四川东部有一小块地方,近二十年间,一直写着个大大的明字。这就是夔东十三家抗清基地。

李自成战死之后,他的部将郝永忠(又称郝摇旗)、刘体纯、李来亨、袁宗第等人一改消灭明朝的既定策略,转而联明抗清。在夔州、远安、竹溪、施州广大区域的崇山峻岭之间,与清军周旋。史称夔东十三家(又名川东十三家)。

明朝方面,也终于识时务地放弃了弘光朝廷坚持的“借虏平寇”政策,隆武帝开始联合大顺、大西军余部抗清。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三方演义变成两方对抗,整体局面为之一新,有时甚至大好。

从1646年进入山区至1664李来亨全家自杀,为何夔东十三家能坚持近二十年呢?

原因大概有三点。

其一是地理环境。

顾诚先生在《南明史》里是这样记述的,“所谓夔东,大致相当于长江三峡地区,这里山高水急,形势险要,从军事上来说,不仅是易守难攻,而且切断了四川同湖北的通道,进可出击两湖、豫西、陕南和四川,退可以据险自守”。

在这样一片区域搞进攻,清朝知道会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于是说到了第二点。

清军舍近求远,任腹地出现长期抗清基地,也是他们权衡之后的策略之一。先易后难。先把永历皇帝打掉,让夔东诸将没了主心骨,没了号召力,更有利于从心理上击破。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明军在北方兵败如山倒,起义军在北方被清军追着打,一旦到了南方,一旦联合起来,他们的战斗力,竟然成倍增长。从朱由崧弘光朝廷被击破到将永历帝朱由榔绞死昆明,花了整整十八年。也许,这是清朝最初的决策者们,所想不到的。

待他们回过头来对付夔东十三家军时,已过了一代人的时间。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则是夔东军民们对头发、服饰等文化的坚定信念。

我们知道,清军入关之初,之所以明朝投降者众,只因他们以为又是一次普通的改朝换代。哪里知道,多尔衮露出本来面目,剃发易服,这是明朝人所无法接受的。因此,南方的抵抗,明显比北方强烈。

郝永忠等人处在深山老林,固然易守难攻,固然暂时没有清军的压力,但他们的生活,却仍然是艰难的。说白了,吃饭都成问题。

只要他们投降,完全可以升官发财,吃香喝辣,但他们没有,他们一直坚持着,坚持着,直到清军终于打来。

在最后的战斗中,夔东十三家将领除了极少数投降之外,大多不是战死就是全家自杀,被俘的郝永忠等人也坚决不投降,最后被清廷杀害。

上一篇:蛋壳黑陶高柄杯

下一篇:中国四大教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