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包拯简介
包拯(999年-1062年),字希仁,北宋名臣,所处时代的皇帝是宋仁宗赵祯,因曾任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龙图”,又因他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包拯一辈子清廉,并且执法严峻,从来不怕权贵,曾为了肃正纲纪,惩罚了很多贪官,但他深得宋仁宗信任,所以官场如意,官位高至正二品枢密副使。
出生及官途
包拯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父母是普通人,他在家排行老三,上面还有两位兄长。1027年,28岁的包拯考中进士,随后出任建昌县(今江西永修)知县,因父母年迈,包拯辞官回家赡养父母,几年后父母相继去世,他伤心不已,守丧期满也不忍离去,直到1037年,包拯才重新做官,获授天长(今属安徽)知县。
1041年,包拯调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府,之后他仕途一片大好,先后任监察御史,三司户部判官及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后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再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1061年,包拯升任正二品枢密副使,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
二、包拯有几个妻子和孩子
历史上记载包拯老婆有3个,两个妻子,一个小妾,生有二子二女。第一个妻子叫李氏,与包拯是结发夫妻,两人在结婚没几年就去世了,没有留下子嗣;第二个妻子属于续弦,叫做董氏,她出身官宦之家,知书达理,且懂得琴棋书画,但后来也染病去世,生有一子二女,大儿子刚出生没多久就早夭了,两个女儿一个嫁陕州硖石县主簿王向,一个嫁国子监主簿文效;
还有一个不知名的小妾,是包拯快60岁的时候娶进门的,目的是生儿子传宗接代,幸运的是没多久这个小妾就怀上了孩子。当时包拯并不知情,还把小妾送回娘家,小妾也很怕包拯,所以生下来孩子也不敢告诉包拯,就一直自己养着,后来在包拯的生日宴上,包拯的儿媳妇才替包拯找到了自己的儿子,包拯这时才算是后继有人。
二、包拯是怎么死的?
历史记载,包拯是病故,所以是自然死亡,时年64岁,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不过也有学者怀疑包拯是宋仁宗毒死的,至于宋仁宗为什么要毒死包拯,据说当时民间包拯威望很高,甚至高过皇帝,这让宋仁宗非常嫉妒,于是在包拯生病时毒死了他,而宋仁宗也受到报应,包拯死后一年就病死了,年仅54岁!当然了,这都是猜测,当不得真,大家听听即可。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看看范仲淹和包拯关系。
关于包拯的简介及事迹?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包拯的事迹:
他在庐州府做官的时分,有个亲戚犯了法,被人告到官府。包拯依法处置,照样打他一顿板子。有些亲友原本想应用包拯做靠山,胡作非为。这一来,他们再也不敢为非作歹了。
后来,包拯调到京城里做官。有个张尧佐,他的侄女在宫内当贵妃。凭这点关系,他竟同时担任了三司使等好几个重要官职。三司使是主管全国财政赋税的官员,包拯以为依照张尧佐的才干,不适合担任三司使,更不适合同时担任几个重要官职。
于是,他一连写了五道奏疏,弹劾这个既有后台、又有势力的大人物。为了这件事,有一次,包拯在朝堂上竟和宋仁宗当面争持起来。在包拯的再三反对下,宋仁宗终于免去了张尧佐的两个官职。
包拯铁面无私,任何皇亲国戚、权贵大臣,都没有方法在包拯那里走路径,通关节,所以,当时传播着这样一句话:“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人们曾经把他和传说中阴间的阎罗相提并论了。
不但如此包拯本人处处安分守己,而且家里的生活仍旧十分简朴,跟平常百姓一样。他平生最痛恨赃官污吏,包拯的清廉刚直,长期以来不断遭到人们的赞扬和敬重。
扩展资料: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後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裴徊不忍去,裏中父老数来劝勉。
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寻拜监察御史裏行,改监察御史。时张尧佐除节度、宣徽两使,右司谏张择行、唐介与拯共论之,语甚切。又尝建言曰:“国家岁赂契丹,非御戎之策。宜练兵选将,务实边备。”
又请重门下封驳之制,及废锢赃吏,选守宰,行考试补荫弟子之法。当时诸道转运加按察使,其奏劾官吏多摭细故,务苛察相高尚,吏不自安,拯于是请罢按察使。
去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历三司户部判官,出为京东转运使,改尚书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徙陕西,又徙河北,入为三司户部副使。秦陇斜谷务造船材木,率课取於民;又七州出赋河桥竹索,恒数十万,拯皆奏罢之。契丹聚兵近塞,边郡稍警,命拯往河北调发军食。
拯曰:“漳河沃壤,人不得耕,刑、洺、赵三州民田万五千顷,率用牧马,请悉以赋民。”从之。解州盐法率病民,拯往经度之,请一切通商贩。除天章阁待制、知谏院。数论斥权幸大臣,请罢一切内除曲恩。又列上唐魏郑公三疏,愿置之坐右,以为高抬贵手。
又上言天子当明听纳,辨朋党,惜人才,不主先入之说,凡七事;请去刻薄,抑侥幸,正刑明禁,戒兴作,禁妖妄。朝廷多施行之。除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尝建议无事时徙兵内地,不报。至是,请:“罢河北屯兵,分之河南兖、郓、齐、濮、曹、济诸郡,设有警,无後期之忧。
借曰戍兵不可遽减,请训练义勇,少给餱粮,每岁之费,不当屯兵一月之用,一州之赋,则所给者多矣。”不报。徙知瀛州,诸州以公钱贸易,积岁所负十余万,悉奏除之。以丧子乞便郡,知扬州,徙庐州,迁刑部郎中。
坐失保任,左授兵部员外郎、知池州。复官,徙江宁府,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