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因为刺杀秦王一事儿而名垂千古,个中细节我们无从得知,但是对他的争论却是一直没有停止过。后来的各朝诗人都对这事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当然他们不是用白话文或者长篇大论进行批判什么的,古人依然用自己最擅长的诗词歌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言简意赅,还能展示自己的文采。
当年送行荆轲是在易水江边,那场景真的是想想都相当的悲壮和凄凉,一群人目送两个人走上刺秦的死路,不过那一刻荆轲成为英雄的欲望应该是得到了极大地满足。而他身边的小菜鸟秦舞阳更是如此。古人就爱用这“易水送行”来做文章,最有名的就是骆宾王的《易水送别》,无限的渲染当时悲凉的场景,在内心加个背景音乐,完全能满足文艺青年心中那份忧伤的感觉。同样从这个角度出发的还有明朝的陈子龙,他的《渡易水》,表达的是同样的情感。为此,后人还给了荆轲一个别称“易水壮士”。
如果这样你就以为古时候没有明白人,那就错了。陶渊明在《咏荆轲》中就暗暗嘲讽了一下荆轲的剑术,想想也是,那么近的距离,你一个人人称道的剑客竟然还能失手,真是令人失望至极。当然还有更直接的,毫不留情面的柳宗元大诗人,同样是《咏荆轲》,他从头到尾的批判了荆轲的这种刺秦的行为,觉得这都是荆轲自己作的,自己献上的计策满足自己的英雄愿望,结果一直拖延时间害的太子丹胡乱找来个秦舞阳。柳宗元诗中的荆轲就是一个卑鄙的小人而已。
事到如今,荆轲依然光辉地活在课本中历史中,但是不可否认在那个年代选择他去刺杀秦王,就注定了他会被历史铭记。
剑客荆轲的个人资料简介
对于这个人,记载上是他很勇敢地去刺杀了秦王,然而失败了。不少电影里对这一段也有过拍摄,那演技看得我真的是好尴尬,让我一度认为荆轲刺杀失败是因为他宽大的衣服阻碍了他的行动。
我们来具体谈谈荆轲本人,其实他的本性是姜,单名一个庆字。这真的是跟他后来的名字一点关系都没有啊,但在那是“荆”的读音听起来跟“庆”很像,这么一解释倒也说得通。
荆轲在战国时期也是个不得志的人,他从齐国出走,四处游历,来到卫国,然后自己就给自己改了名字叫荆轲。那会儿改名也挺方便的,到一个国家,直接说自己的新名字就好也不用查身份证什么的。然而能够发生后面那段故事,这荆轲必然有过人之处。他喜好读书击剑,为人又很仗义,这样的人行走江湖很容易结交好友。而这些好友就是你日后的人脉,可以促你成就大业,不然就是使你留名千古,可见这人脉关系自古就很有用啊。
使荆轲的命运发生转变的地方是燕国,那个人是田光。本来荆轲都快成为一个放荡不羁的浪子了,在集市上跟一狗屠户拼酒,跟一乐师高渐离合奏。但是偏偏遇上了这田光,不巧的是这田光还认定了这荆轲是个可塑之才,硬是在燕国危急关头将他推荐给了太子丹,然后田光还自杀了。这逼得荆轲不得不去见太子丹,为其效力,顺便给他带个死讯。这也间接注定了荆轲最后的悲剧命运啊。
秦时明月荆轲个人资料简介
荆轲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个刺客。因为刺杀秦王而出名,但是让后人记住他的,更多的也许是因为他让人扼腕的刺杀失败和惨死于殿中的深深遗憾。对于刺杀前和义士作别,到后面失败,辜负了大家期望,呈尸暴秦,是多么悲凉!如果荆轲刺杀成功,历史上还会有后来出现的一统天下的局面吗?
秦时明月是现代制作的一部大型武侠动漫。秦时明月的背景是架构在战国末代秦国初期,虽然里面出现了很多历史上闻名的人物,但是很多故事情节都是原创出来的,与历史记载还是很不一样。
秦时明月里的荆轲,为了丰富这个人物形象,赋予荆轲更多的情感恩怨,虚构了一个与齐国丽姬相恋的故事,也虚构了被刺杀对象秦王成为情敌的情节。秦时明月里,荆轲刺秦一是为了祖国,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为了他心爱的女人。荆轲的爱人丽姬被秦王抢走,安置在秦宫,而丽姬因为发现怀了荆轲的孩子,为了让孩子能够平安出生,于是曲意逢迎秦王,待荆轲的孩子出生,秦王也和宠爱丽姬一样宠爱这个孩子。
荆轲失去爱人,意志消沉,直到接到太子丹的委托,他才开始计划向秦王报复。和历史上失败的原因不同的是,秦时明月里安排了一个不一样的失败的原因。荆轲刺秦属于绝密任务,消息却走露,被秦王护卫得知,秦王提前作好了准备。荆轲去刺秦的时候,就被秦王顺利拿下,并且和丽姬一起被秦王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