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公元961年,七月初九,晚上。石守信吃惊地看着当年的“哥儿们”、现如今的皇帝赵匡胤一杯又一杯地喝闷酒,越来越摸不着头脑。
明明散了晚朝,“带头大哥”却不让下班回家,招呼手握禁军兵权的兄弟们一起喝酒吃肉。
赵匡胤的此类饭局,石守信并不陌生,但喝得这么沉闷,还是第一次。
不知喝了多少杯,赵匡胤突然长叹一声:“要不是大家帮忙,我还当不了天子,但是当了天子后,反而觉得不如做节度使的时候快乐,从早到晚都睡不着觉。”
石守信一听,话中有话,赶紧顿首道:“陛下何出此言,现在天下安定,谁还敢有异心?”
“唉,自古以来,哪个人不图富贵?你们都是我的好兄弟,肯定没有二心,但是你们的属下不一定啊,万一有人把黄袍加到你们的身上,你们不想做天子都不行了。”
此饭局确实没有外人,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都是当年把黄袍披到赵匡胤身上的小伙伴。
几年前,后周世宗柴荣还在执政,有一天他正在读来自各地的文书,突然看到一个锦囊里面装着一块三尺多长的木牌,上书5个大字:“点检作天子。” 这种谶语,没有哪个君主不信。柴荣立即撤掉殿前都点检张永德,换上了自己最信任的爱将赵匡胤。
柴荣死后,年幼的恭帝即位,“点检”赵匡胤趁着出征的机会,留下自己的人手在都城中散布这条谶语,一时谣言四起,百姓奔走相告,“点检作天子”深入人心。
出征的大队人马三心二意,走走停停,走到离都城不远的陈桥驿,赵匡胤手下的士兵就闹起来了,嚷嚷着要“点检”做天子,天亮时就跑到赵匡胤的住处外了。赵匡胤的弟弟进去汇报了这个情况。这时,赵匡胤打着哈欠走出来,一副没弄明白怎么回事的样子。
手下士兵一拥而上,把黄袍披在他身上,然后山呼“万岁”。赵匡胤不再打哈欠了,上马,理了理黄袍,清了清嗓子,然后说:“我有3条命令。”于是,中国的历史进入宋朝。
因此,这个饭局上的人,顿时明白了赵匡胤的“闷酒秀”是什么意思。石守信心里飞快地闪过一些对策:可以装清高,说“哪怕是属下给我黄袍加身,我都不当天子”,但这岂不是否定了赵匡胤当天子的合法性?可以说“他们绝对不会给我披黄袍”,但赵匡胤信吗?所以辩与不辩都是两难,干脆装糊涂吧。
于是,石守信差点咧着嘴哭了:“我们太蠢了,希望陛下可怜可怜我们,指条明路吧!”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1、简介
杯酒释兵权是指发生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别的将领也“黄袍加身”,篡夺自己的政权,所以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以威胁利诱的方式,要求高阶军官们交出兵权。赵匡胤与汉高祖大杀功臣的行为相较,被视为宽和的典范。杯酒释兵权只是宋太祖为加强皇权,巩固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的开始,其后还在军事制度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杯酒释兵权”做为一个成语,逐步引申为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2、评价
“杯酒释兵权”这个历史事件是宋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反映,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却使用和平手段,不伤君臣和气就解除了大臣的军权威胁,成功地防止了军队的政变,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安内方略。但是其历史影响却远远不是这样简单。
宋朝确立的文人治军的军事制度,其目的是为了彻底消除造成强唐灭亡的藩镇军制,其出发点是好的,结果是富有成效的,思想也是先进的。而两宋亡于游牧民族原因则是多方面的,与两宋朝对峙的先是辽、夏,再是辽、金,最后是金、蒙,从作战态势来看,北宋面临的是两线作战只能主守;更重要的是此时的游牧民族不但具有勇猛强悍、灵活机动的特点,而且已经跨过农业社会门槛,实现了封建化,农业生产力得到了初步发展,兼具游牧社会和农业社会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