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行故事

时间:2023-05-21 17:47:17编辑:奇闻君

啮指痛心的故事

二十四孝故事之啮指痛心,母子连心的孝行故事(图1)

春秋时期的鲁国大学问家,曾参,就一位非常孝顺的人,其对父母的孝心众人皆知,就连自己的老师孔子,都自愧不如。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少年家贫的曾参,与母亲相依为命,对母亲是百般孝顺,母子二人的感情,天地共知。

一次,曾参入山打柴,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此时,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或许,只有感动天的孝心,才会有这种母子连心的心灵感应吧。从此,“啮指痛心”的故事便流传开来,曾子的孝行也成了二十四孝的故事之一。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其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啮指痛心》的原文

曾子,春秋战国时期,鲁国著名的孝子。由于对母亲的孝心深重,对母亲咬手指传出的信息,有着很强的感知力。因此,才有了“啮指痛心”的故事。

二十四孝故事之啮指痛心,母子连心的孝行故事(图2)

原文如下:

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而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啮指以悟汝尔。”

后人有诗歌颂曾参的孝行,诗句:“母指方才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啮指痛心》的意义

二十四孝故事之啮指痛心,母子连心的孝行故事(图3)

“啮指心痛”,一种心灵感应,曾参每每心痛之时,就是母亲呼唤自己之时,体现了一种思念之切,骨肉之情。

“母子连心”这句话,为很多人所熟悉。曾子的故事从某一个侧面为此作出了一个注解。父母与子女之间就应该心连心、心印心、心贴心,是一种心心相印的心爱。

《啮指痛心》的故事,时常读一读,也让自己有一份孝心,一份孝行。

“啮指痛心”的故事,给予我们的启示: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一个人都要像曾参那样做一个孝子,永远都要尊重长辈,孝敬自己的父母。

关于“孝心”的故事有哪些?

1、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2、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3、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关于“孝心”的故事有哪些?

4、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

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5、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上一篇:安康鱼

下一篇:卫子夫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