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士脱靴的成语故事

李白是唐朝鼎鼎有名的大诗人,极具才华,性情不受约束,让他深受文人追捧,但也得罪了不少权贵。尤其是在得罪高力士和杨贵妃之后,仕途一度不顺。
在一次参加宫宴时,李白在宫中喝醉了酒,当着众人的面伸出脚来,让旁边的高力士帮他脱靴。当时,高力士迫于无奈,只好帮他脱离靴,但对此事却一直怀恨在心。

在这次脱靴事件之后,就有了“力士脱靴”的成语,主要是用来形容文人任性饮酒,不畏权贵、不受拘束的情愫。
在脱靴事件后,高力士一直对李白怀恨在心,并且在杨贵妃身边挑拨离间,杨贵妃也慢慢讨厌起李白来了。后来,唐玄宗几次任命李白新的官职,但在杨贵妃与高力士的阻挠下,都不了了之了。
脱靴磨墨的故事

在唐玄宗时期,杨贵妃非常得宠,其兄长杨国忠权势滔天,绝对是长安城里响当当的权贵。
李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大诗人,在参加殿试的时候,由于未给当时监考的杨国忠和高力士送礼,但遭到了二人的侮辱。杨国忠与高力士当面掑毁李白的试卷,将他赶出考场,并宣称李白给他们磨墨都不够资格。

后来的某一天,唐玄宗接到藩国的檄文,但朝堂上无人能识。这份檄文十分重要,贺知章便推荐了李白给唐玄宗。李白在翻译完檄文后,便借唐玄宗之势,让高力士给他脱靴,让杨国忠给他磨墨,以此来羞辱二人。
李白成功雪耻,但却被二人怀恨在心,从此仕途颇为不顺,但从“力士脱靴”的故事中,也足以见得古代文人的豪放洒脱的性情。
高力士脱靴 的故事
公元742年,李白酒醉应唐皇召集前去皇宫为杨玉环作诗。因衣着破烂,唐皇赐李白衣物。李白因醉酒无法更换,便唤高力士为其脱靴。高力士自视尊贵但因唐皇在前,遂应之。此后怀恨在心,导致李白的贬谪。
野史上说李白写《清平乐》的时候是由杨贵妃磨墨、高力士捧靴。在此前的宴会上,还蒙贵妃用自己的勺子喂他汤喝。到后来,大家都说“文人无行”并从此找到典故。

相关典故
高力士本姓冯,名元一,是岭南华阀大族。其远祖冯业是南北朝时北燕国主冯弘的族子,为北魏所逼,渡海定居岭南,世为粤中豪族,其跌宕起伏的家族史极富传奇性。其曾祖冯盎为唐初高州都督耿国公广韶等十八州总管。祖父冯侙为潘州刺史。父冯君衡依例世袭潘州刺史。而为官方所不容,以擅袭父职被诛。
九岁的冯元一作为阉童由岭南招讨使李千里送到武则天身边。因年幼交内侍高延福抚养,并改名高力士。高力士作为行事端慎的人,一直好评如潮。连张说、张九龄、李邕等贤相名臣都尊重有加。这在《全唐文》诸卷中累累提及,不一而足。燕国公张说更为其养父高延福、生父冯君衡、生母麦太夫人三撰碑铭,推许备至。李邕亦有《谢恩命遣高将军出饯状》之文。这样受到皇上与缙绅名臣推重的人,李白性虽豪纵,也必不至无端启衅,以招祸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