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简介

时间:2023-06-01 21:45:07编辑:奇闻君

一、司马迁简介

司马迁简介:西汉史学家,被宫刑后发奋编撰出《史记》

司马迁(前145年-约前86年),字子长,他是司马谈之子,西汉史学家,其编撰的《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司马迁最初在汉武帝时期任太史令,一次替李陵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这对文人来说是耻辱,但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忍辱偷生,最后完成了所著史籍《史记》。

1、出生小康家庭,爱读书

司马迁简介:西汉史学家,被宫刑后发奋编撰出《史记》

约公元前145年,司马迁出生在黄河龙门(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的一个小康之家中,他的祖父司马喜在汉文帝时用四千石栗米换取了九等五大夫的爵位。在这种背景下,司马迁从小在父亲司马谈的指导下习字读书,十岁时已能阅读诵习古文《尚书》《左传》《国语》《系本》等书。

2、学有所成,出仕为官

司马迁简介:西汉史学家,被宫刑后发奋编撰出《史记》

汉武帝建元年间(前140年-前135年),司马迁父亲到京师长安任太史令一职,司马迁则在老家持续着耕读放牧的生涯,20岁学有所成后游历天下,最后因为父亲司马谈的缘故,司马迁回京后得以仕为郎中。前110年,司马谈因病去世,弥留之际嘱咐司马迁,等他做了太史,千万不要忘记我要编写的论著啊。

3、祸从天降

司马迁简介:西汉史学家,被宫刑后发奋编撰出《史记》

前99年,正在全身心地撰写史记之时,祸从天降,司马迁遭遇牢狱之灾。原来是李广的孙子李凌,因为兵败而被匈奴捉住,并且诈降了,但汉武帝不知道啊,他以为李凌是真降了,就杀了李凌全家,并且就此事询问了任太史令的司马迁,而司马迁认为李凌不是真降,里面肯定有原因,他也这么跟汉武帝说了。对此,汉武帝大怒,把司马迁也关入大牢,并以“诬上”的罪名,被定了死罪。

4、被处宫刑

司马迁简介:西汉史学家,被宫刑后发奋编撰出《史记》

按照汉旧例,司马迁有两种情况可以免去死罪:一是拿钱赎,二是被处宫刑。而花钱买命需要五十万钱,司马迁很穷,根本付不出;受死,司马迁不是没有想过,但他想到了父亲的谆谆遗命,想到自己还有使命没有完成,所以只有宫刑一种选择,于是司马迁被处宫刑,这就是司马迁为什么被处宫刑的原因。

5、完成著作《史记》

司马迁简介:西汉史学家,被宫刑后发奋编撰出《史记》

出狱后,司马迁升为中书令,名义虽比原官职太史令更高,但只是“埽除之隶”、“闺合之臣”,与宦者无异,因而更容易唤起他被损害、被污辱的记忆,他想过死,但又想到著述还没有完成,不应轻于一死。最终,司马迁从“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乙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等先圣先贤的遭遇中看到自己的出路,最终决定“隐忍苟活”完成自己的著作《史记》。

二、司马迁怎么死的

司马迁简介:西汉史学家,被宫刑后发奋编撰出《史记》

在正史中,并没有关于司马迁死亡的记载,从常理推测,他应该是自然死亡,最可能是病死的,毕竟他被宫刑过是残身。司马迁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大约卒于汉昭帝始元元年(前86年),享年60岁,而司马迁宫刑时46岁,所以司马迁宫刑后活了14年,并且宫刑后的十年,司马迁忍辱负重写了整整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的《史记》,实在是令人佩服!

司马迁的简介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司马迁借老子之口说出了被他改造过和发展了的至治理想。保留了道法自然的内核,有意识地剔除了反映原始社会“小国寡人”和奴隶社会“使民”如何的思想,体现了深得道家精髓的“与时迁移”思想。其核心是天道自然,要旨是人民的足欲。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

司马迁的简介

扩展资料:

个人成就

司马迁继承父亲遗志遗业,完成“推古天变”之任务,并明确表述为“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

其结论表述在《天官书》中,即据春秋242年之间日食三十六、彗星三见等星象,联系点天子衰微、诸候力政、五伯代兴及到战国及秦汉之际的社会变乱动荡,而总结出天运三十年一小变,一百年一中变,五百年一大变,三大变为一纪,三纪而大备的“大数”,最后才认为“天人之际续备”。这是司马迁天文学之应用的最重要之范例,在整个星学历史上占有最高地位。

后世纪念

陕西省韩城市以南,在俯视黄河的梁山北端有一座祭祀司马迁的建筑。建于此处的司马迁祠始于西晋永嘉四年(310),郡太守建石室、立碑、植柏树。西晋怀帝司马炽祭祀过同姓的司马迁。北宋宣和七年( 1125)曾修缮墓垣,建寝宫、献殿、山门。其后,元明清时期又不断修缮改筑,成为今天的祠堂。

上一篇:高力士脱靴

下一篇:恒星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