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历史

时间:2023-06-17 12:06:01编辑:奇闻君

清朝康熙历史

中国近代史可以说是一段在挨打中崛起的历史,清朝闭关锁国,将自己封闭在美好的幻想当中,结果导致被西方列强强行打开国门,之后强迫中国签下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那么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条约呢?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条约是哪个

中国近代历史上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又叫做江宁条约,签订于1842年8月29日,是由清政府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和英国代表璞鼎查签订的。南京条约是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的产物,它的签订也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

南京条约的背景

南京条约之前,中国有着辽阔的疆域,然而清政府封建落后,国内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当时世界各国之间开始交流和贸易,而清政府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得各国打不开中国的市场。

英国因为经历过工业革命,想要快速发展,盯上了中国这块“肥肉”,想要尽快的打开中国市场,然而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让英国失败了,紧接着英国对中国输入鸦片,使用鸦片在中国敛财,之后爆发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的内容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四项,第一项是领土方面,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第二项是通商,将广州、福州、宁波、厦门、上海五口开放为通商口岸;第三项是赔款,给英国赔款千万银元;第四项则是政治方面,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血泪史的开端,中国开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们也在内外压迫之下开始了反抗。感兴趣的朋友还可以了解一下辛丑条约是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吗?

康熙的历史资料

康熙: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扮察梁,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

成年后康熙帝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笼络汉族士人。

康熙修建了畅春园、承德避暑山庄、热河木兰围场,他的孙子乾隆又继续兴修三山五园(三山:香山、玉泉山、万寿山 五园:畅春园、圆明园、静明园、静宜园、清漪园也就是颐和园)这样就把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推到了一个最高峰,清朝园林的没桐兴厅运修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的遗产。

承德避暑山庄这座比北京的颐和园大一倍的皇家园林,决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休息场所,它与木兰围场一样是康熙政治大棋盘上的一颗至关重要的棋子。这些按照蒙古西藏等民族风格修建的宫殿庙宇,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蒙藏等各种上层人物进入山庄能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受,透过这一片片幽静淡雅的山水人们似乎又回到了二百多年以前。

扩展资料:

历史评价

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台湾的明郑政权,显示了康熙军事指挥才能。

康熙少年时就挫败了政治对手鳌拜,年老时利用“文字狱”打击汉族异议人士。康熙举行“多伦会盟”取代战争,怀柔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开创康乾盛世的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伟大的政治家,称之为“千古一帝”。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死后葬于景陵。景陵位于清孝陵东侧一公里处,建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景陵建筑规制以孝陵为蓝本,局部又有创新,如圣德神功碑亭内立双碑。景陵的建筑风格和丧葬形式为后世所效仿。景陵内葬康熙皇帝、孝诚、孝昭、孝懿、孝恭四位皇后和敬敏皇贵妃,共6人。

上一篇:清朝后宫妃嫔等级

下一篇:赵祯和曹皇后有几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