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美的介绍
陈荒煤,原名陈光美,笔名泸生,1913年生,湖北襄阳人。曾参加武汉左翼戏剧家联盟,旋即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秋发表了小说《苦难中的人群》,之后即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1938年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文学系任教。新中国建立后,主要担任过中南军区文化部长、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副部长、文化部电影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和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文艺报》副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和书记处书记等职。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忧郁的歌》、《长江上》、《在教学里唱歌》;报告文学集《刘伯承将军印象记》、《陈赓将军印象记》及文学评论集《为创造新英雄人物的典型而努力》、《解放集》、《回顾与探索》、《探索与创新》;散文集《荒野中的地火》、《梦之歌》和《荒煤短篇小说集》等。
陈光美
陈独秀为了革命,对他的几个子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陈独秀与原配妻子高晓岚所生的三个儿子,有两个儿子为革命而牺牲,分别是陈延年和陈乔年,高晓岚唯一的女儿在给兄弟收尸后于1928年在上海病逝了,陈光美、陈子美与陈鹤年则是陈独秀与第二任妻子高君曼所生,高君曼是高晓岚的同父异母的妹妹,陈独秀与高君曼的结合,在当时还闹了不少的动静,两人相伴有15年,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到五四运动、党的建立,高君曼参与了陈独秀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是真正的生死与共。不过再浓烈的感情,终究有一天会变得冷淡,1925年,高君曼带着一双儿女陈鹤年和陈子美移居到了南京,大儿子陈光美寄养在四川,而陈独秀每月会给高君曼寄30元生活费,但两人自此再没有见过面。
1931年,高君曼在南京病逝;11年后,1942年5月,陈独秀在江津石墙院溘然长逝。由于历史的缘故,陈独秀活到建国后的孩子们基本上不互相往来,并且不愿承认是陈独秀的孩子。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陈鹤年对于未来还是抱有很大的希望,将妻子许桂馨和四个女儿送回了北京,自己则是留在了中国香港,然而此后陈鹤年再没有返回大陆,而在动荡的60年代,因为陈独秀和陈鹤年的缘故,许桂馨母女几人过着艰难的日子,即使许桂馨与陈鹤年离了婚,也没能消除影响。
陈子美的故事则要比陈鹤年丰富些,她年轻时候与大她十岁的张国祥相爱,然而张国祥却向陈子美隐瞒自己的婚史,一直到陈子美生下第三个孩子后,陈子美才知道张国祥找来照顾她和孩子的“表妹”蔡氏其实是张国祥的结发妻子,蔡氏所带过来的孩子是她与张国祥所生的最小的女儿。
陈子美不禁想起父亲陈独秀知道她要与张国祥结婚时所说的“年幼无知,后果不堪设想”,不过自己的人生终究还是由自己负责,陈子美带着四个儿女另外租房分居,过着艰苦的生活。抗战胜利后,陈子美与张国祥正式离婚,不过张国祥并不愿支付给陈子美及其子女生活费,而陈子美一个女人又没办法养得起四个孩子,最终一狠心抛下孩子独自走了。
之后陈子美与一个在浦东开推土机的司机李焕照组建了家庭,婚后生有两个儿子。据悉,陈子美与张国祥所生的三个子女在上世纪50年代初曾在上海读书,二女儿张树德是张国祥的口中得知自己的外祖父是陈独秀,并且从陈子美那看到了陈独秀的照片。上世纪60年代末,因为陈独秀的缘故,陈子美自身份曝光后日子过得更苦了,望着那大鹏湾,年近60岁的陈子美打算游离大陆。1970年9月的一个晚上,做好一切准备的陈子美带着最小的儿子,游过了大鹏湾。
也许是对于生的强烈愿望,绑着酱油桶的陈子美漂泊10小时,活着到了中国香港,之后陈子美带着儿子又辗转去了加拿大,因为学过医,陈子美的日子逐渐好过起来,并且开了一家私人产科医院。1975年,陈子美携子定居在了美国,然而在九十年代初,陈子美生病入院后寓所却失窃了,儿子自此再没有出现,陷入困境的陈子美不得不申请养老生活补助救济金。2004年,93岁的陈子美在美国孤独离世,身边没有一个亲人,甚至过世已一个多月,都没有亲人前去认领,遗体长期停放在医院的停尸间,后来还是和陈子美早就不联系的大儿子前往美国处理了陈子美的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