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发端于“圈地运动”的毛纺织业,只是工业革命的序曲,那么棉花加工业的出现,则是工业革命高歌猛进的凯歌。
随着哥伦布新航路的开辟,欧洲逐步成为国际贸易的垄断者。通过贸易和殖民,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先后崛起。虽然英国是最后一个出场,但它却是最重要的——英国完成了从商业时代到工业时代的革命。西班牙衰落了,荷兰衰落了,英国崛起了。
真正的致富永远离不开辛勤劳动。从中世纪开始,英国的很多农场主,将农场改为牧场,即所说的“羊吃人”的“圈地运动”。1700年,英国出口的毛纺织品价值达300万美元。此后,因羊毛资源的制约,毛纺织业开始由盛转衰。在此背景下,羊毛替代品出现了。在很短时间里,棉纺织工业异军突起,成为工业革命的急先锋。
从历史意义上说,是棉花而不是羊毛——催生了工业革命。如果说发端于“圈地运动”的毛纺织业,只是工业革命的序曲,那么棉花加工业的出现,则是工业革命高歌猛进的凯歌。
从飞梭到珍妮纺纱机
18世纪前,英国不生产棉花,棉纺织业也不被看好。与奢侈的毛纺织品相比,价廉物美的棉纺织品更受欢迎,但几乎全部来自印度和中国。
自从17世纪开始,来自美洲的棉花开始源源不断运到利物浦。同时,曼彻斯特也开始种植棉花,于是兰开夏郡的棉纺织业逐渐兴起。
与印度手工棉纺品相比,英国的棉纺织业一开始就处于不利地位,因为人力成本要比印度高得多。印度的廉价棉纺织品迫使英国棉纺织商必须创造出更好的机器,把生产成本降下来。如果英国仍以手工工场模式进行生产,那么他们根本无力跟来自印度和中国的棉纺织品竞争。也就是说,要在国际贸易竞争中获胜,英国的棉纺织业只有华山一条路,就是必须采用大规模自动化生产。
相比欧洲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和荷兰,英国纺织业的发展显得有些落后。18世纪初,一些英国商人利用荷兰技术和意大利技术建起了纺织厂。1733年,曼彻斯特30岁的纺织工约翰·凯伊发明了“飞梭”。凯伊对旧式织机进行了根本性的改进,把经线间的手工穿梭,改成机械穿梭。由于穿梭的速度比原来的大大加快,故名“飞梭”。
飞梭简化了织工的劳动,加快了织布速度,为实现织布机械化迈出了重要一步。一个织工需要的棉纱,要由10 个纺工供应,甚至更多,从而打破了纺纱与织布间的平衡。棉纱价格飞涨,且供不应求,常常断货。“纱荒”使英国几乎全民动员,全国大办纺纱学校,连孤儿院和监狱也在日夜纺纱,甚至官方和民间机构纷纷以悬赏的方式,激励发明纺纱机的技术。
1738年,惠特研制出了滚轮式纺纱机后,手工纺纱很快被机器取代,虽然这种机器一次只能纺一支纱锭。1765 年,织工哈格里夫斯设计并制造出一架同时可纺88只纱锭的纺纱机,并以他妻子的名字命名为“珍妮纺纱机”。10年后,英国已拥有不少于2万架珍妮纺纱机;最小的机器也能做6~8个工人的工作。在兰开夏,这种机器更是以惊人的速度推广。几年内,它就代替了传统纺车。从1750年到1769年,英国棉纺品的出口增长了10倍以上。在珍妮纺纱机的推动下,英国加速走向资本主义,而工人们则成了“无产阶级”。
当时,珍妮纺纱机仍以人力为动力,随着锭数的不断增加,迫切需寻求新动力(310328,基金吧)。1769 年,钟表匠兼理发师阿克莱特,造出了一台庞大的水力纺纱机。水力纺纱机比珍妮纺纱机更先进,纺出的纱更粗更牢固,转速也快。因此英国的一些河流两岸,迅速建成一批采用水力的纺纱厂。1779年,阿克莱特有了300多名工人和几千只锭子,成为第一家近代纺纱厂。
从阿克莱特开始,以人的肌肉力量支撑的手工工业,逐步被外力驱动的机器工厂替代。
1779 年,工人克朗普顿综合了珍妮纺纱机和水力纺纱机的优点,发明了“骡机”,即像“骡子”一样的纺纱机,纺出的纱又细又结实。骡机以水力为动力,最初的骡机有40 只纱锭,后来发展到900 只纱锭,最后增加到2000 只纱锭。
珍妮纺纱机适合纺纬线,阿克莱特的水力纺纱机适合纺经线,骡机适合纺高支(特细)纱。这三种机器为英国棉纺业由手工生产向机械化过渡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纺纱机的普遍运用,纱量大增,除满足织工需要外,还有剩余,这样纺纱和织布间的平衡又被打破了。织机的革命推动过纺机的革命,现在纺机的革命,反过来又推动了织机的革命。1785 年,乡村牧师卡特赖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工效提高了40 倍。这位牧师也脱下黑袍,开办一家织布厂。
在整个18世纪下半叶,不受封建行会和传统法规束缚的新兴棉纺业已成了工业革命的火车头,带动了毛纺、漂染、造纸和印刷等工业的兴起和发展。由棉纺机器和织布机带动大机器生产模式,为工业革命缔造了一个精彩开局。
从机器专利到动力工厂
从约翰·凯伊的“飞梭”,哈格里夫斯改进旧式纺纱轮制成的多轴纺纱机,克朗普顿发明的走锭纺纱机,到詹姆斯·瓦特成功发明联动式蒸汽机,并建立第一座蒸汽纺纱厂,英国的纺纱技术不断革新。1803年,霍洛克斯制造出了第一架铁制织布机,棉纺业终于完成了它漫长的破茧成蝶的历程。
阿克莱特的水力工厂,既不需力气也不需技术,全部使用女工和童工,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实现了真正的大规模生产。阿克莱特的机器纱比手工纱更均匀更结实,完全替代了麻,最终英国实现了棉布的国产化,在国内市场上很快取代了印度印花布。
一个15岁的孩子照料2架蒸汽织机,织出3匹半织物。同样时间内,一个熟练工用飞梭只能织出1匹。1790年,蒸汽机驱动的“骡机”纺线速度是中国和印度手工纺线的100多倍。1751年,英国的棉纺品出口额只有4.6万英镑,1800年就达到了540万英镑。1820年,棉纺织品作为英国最大的工业产品,占据出口额的半壁江山。到了1861年,棉织品的出口规模是羊毛织品的4倍多,达到4680万英镑。也就是说,在100年时间里,工业化使英国的棉花加工能力提高了1000倍。此外,在1760年~1815年,英国出口的成衣数量也增长了100倍。
1760年,家庭手工纺1磅棉纱需18.12便士。1836年,机器纺1磅棉纱只需1.52便士。机器生产使人工成本下降了近92%。1835年的一个棉纺工所干的工作,在60年前,至少需二三百人才能完成。1800年,英国棉纺厂加工了价值5600万镑的棉花,10年后,年加工量达到1.23亿镑。到了19世纪中叶,英国有1800家棉纺厂,雇用工人32.8万人,使用蒸汽发动机,年产棉布1.6亿米。自拿破仑战争结束以来,年产量提高了8倍。1820年,英国还有25万手工织布者,到1856年,这个群体仅剩不到一成的2.3万人。
英国从棉纺织工业开始,迈出了人类机械化生产的第一步。毫无疑问,棉花成为工业革命的基础。1833年,英国大约有150万人直接或间接在棉纺厂工作。据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分析,在18世纪5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英国纺织业的机械化,使单个生产力提高了300至400倍。纺纱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织布技术的改进。与棉纺机相配套的净棉机、梳棉机、漂白机、整染机也相继问世,组成了复杂的机器系列。棉纺织业成为英国工业第一个实现机械化的行业,纺织品的输出出现井喷式增长:1780年尚不到36万英镑,1792 年超过200万镑,1802 年超过780万英镑;20年时间增长了20倍以上。
1776年,阿克莱特的纺纱厂已从诺丁汉扩展到兰开夏,他的工厂成了世界棉纺业的样板工厂。到1782年,被阿克莱特的雇佣工已达5000名,他招募的资本达20万英镑。阿克莱特的独特意义在于,他不仅最早实现了对发明与工业的整合,还创造了“一个人可在没继承土地的情况下致富”的神话,若在传统的前工业社会是不可思议的。
在18世纪末期,英国已出现许多专业生产纺织机械的公司,阿克莱特也在高价出售水力纺纱机的生产授权。其他工厂主想要获得专利授权,须支付高达7000英镑的费用,另外每年还要再付1000英镑。
作为工业革命时期的两个风云人物,阿克莱特与瓦特在专利权诉讼中成为好友,二者的密切合作使蒸汽机与工厂第一次实现联姻。之前,由水车驱动的工厂都依河而建。而蒸汽机彻底解放了动力源(600405,股吧),工厂纷纷搬到生活、交通和物流更方便的城市,一场前所未有的城市化,因工厂的聚集而迅速发展起来。1783年,阿克莱特的专利被取消时,兰开夏只有阿克莱特一家棉纺厂。30年后,工厂数量迅速发展到86家。人口也从当初的2.4万人激增到15万人,使曼彻斯特成了世界第一个现代工业城市。在距曼彻斯特36公里的利物浦,从美国源源不断运来的棉花,在这里被装上马车和运河船。之后,为了更多更快地运送棉花,世界第一条铁路诞生了。
在现代工业史中,阿克莱特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虽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书”定义为“一种除去封面至少有49页的非期刊性质的印刷出版物”,但这并不影响阿克莱特那仅3页纸的专利申请书被列入“改变世界的12本书”。
阿克莱特的专利使得工业革命的关键,即棉纺织业产生了突破性的大变革。它建立起一个可在全球工业上起支配作用的工厂体制。这个体制从阿克莱特在世时到今天,基本保持不变。另外,它在工业革命中发挥了极大影响力,使得这次革命不但加速,而且整合了庞大的社会变迁,同时还给上自国家、下至乡镇的群众运动提供的能量,使资本主义经济得以迅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