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是一位出身贫苦的武将,出生于今天的山西汾阳,年少时没有读过多少书也没有考取功名,这在崇尚文弱的大宋朝是一个不利的因素,给他的一生带来了影响。但在十六岁时,他的哥哥与人打架,狄青代兄受过,被抓到京城,后被贬入军籍并脸上刺了字,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他很适合军旅生活,武艺出众、胆略过人,成长得很快,先是当了京城禁军的一名骑兵,后来被朝廷抽调到西北边陲,担任延州指使,走上了抵御西夏入侵的前线。他勇敢作战,战场上披头散发、带着铜面具,冲锋在前,所向披靡,威震敌军。他在西北战场待了四年,经历了二十五场战斗,多次负伤,但他不惧伤病,奋勇杀敌,打得西夏人望风而逃,立下了赫赫战功。
北宋名臣范仲淹、韩琦等人很欣赏狄青,认为他是个奇才,对这个脸上刺字的武人很是优待。受到他们的启发,狄青从此认真读书,精通各代兵法,成为一名文武兼备的良将,官位也不断晋升,先后担任秦州刺史、惠州团练使、马步军副都指挥使、枢密副使,成为朝廷主管全国军事事务的二把手。
尽管狄青已经成为高官,但他脸上的刺字疤痕仍然保留着。宋仁宗曾劝他敷药除掉,但狄青不肯,认为留着它可以激励手下的士兵:不管出身如何,只要立下军功,都可以飞黄腾达、光宗耀祖!狄青手下的将士也确实把他当成了楷模,一呼百应,令行禁止,展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