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康中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出现以“中兴”二字命名的时代,是少康夺回王位及之后的统治时期。
少康(前1972年~前1912年)是中国夏朝的第六代天子,其父夏后相被敌对的寒浞派人杀死。凭借个人魅力,少康得到有仍氏、有虞氏的帮助,并得到夏后氏遗民的拥护。经过周密的策划,少康通过用间、行刺等手段,以弱胜强,最终战胜寒浞父子,复兴夏朝。
复兴背景
太康失国
夏王太康游田百日不归的行径,引起民众的极大不满。有穷氏后羿利用民众产生的情绪,篡夺了政权,不准太康入国,这就是太康失国。于是,夏后氏的统治便面临严重危机。
后羿代夏
后羿,又称夷羿,是东夷有穷部落首领,世代善射。
太康失国后,后羿称王八年,天下诸侯不服,后羿以有穷国不纳贡为条件,把王位让给了仲康,自己回到有穷国继续做国主。但后羿和太康一样“不修民事”,恃其善射而终日田猎游玩,弃贤臣武罗、伯因、熊髡、龙圉。
同时,仲康在位后背弃盟约,要求有穷国纳贡。于是夏王和有穷国之间战争不断。
寒浞崛起
夏王仲康死后,儿子相安(称夏后相)成为第五代夏王。夏后相在后羿的追杀下,逃往帝丘(今濮阳)依同姓之诸侯于斟寻氏以及斟灌氏。这时,斟寻氏已从伊洛平原迁往豫东北,斟灌氏则在今豫鲁接界处的范县北。
后羿晚年耽溺逸乐。寒浞原本是寒国君主伯明的堂侄,因挑拨离间,花言巧语的恶行被寒国驱逐后,后羿收留了寒浞,还信任他并加以重用。得此机会,寒浞一方面“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愚弄其民”,收罗、培植自己的势力,一方面使羿醉心于田猎而不返。最后,当时机成熟,寒浞与后羿之妻共同谋划,在他田猎将归之时,策动家众将后羿“杀而烹之”,其子也“死于穷门”,曾为后羿所用的夏遗臣伯靡逃到有鬲氏(在今山东德州市东南二十五里)之处。寒浞发动政变,血洗后羿一族后,“袭有穷之号,浞因羿之室,生浇及豷”,二子勇武善战,加紧了对夏后氏势力的追剿。
寒浞对夏朝王族穷追不舍。后羿死后,寒浞为防止夏后相势力复兴,命浇率师“杀斟灌以伐斟寻,灭夏后相”。
相安之妻是有仍氏(今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或说济宁市金乡县)部落的后缗氏。在寒浞追杀夏后相时,带着身孕逃回有仍国,生下少康。之后少康当上牧正,负责管理畜牧。寒浞得知少康有才干,遣子寒奡追杀少康。
少康复夏
少康
少康在寒浞的追杀下,逃往有虞国(今河南省虞城县),担任有虞氏庖正(掌厨),后来得到有虞氏国王虞思的赏识。虞思把女儿嫁给了少康,并为他积极厚植势力,有田一成(方十里),有众一旅(五百人),并派女间谍女艾前往寒浇的封地,负责情报工作。
夏朝遗臣伯靡不降寒浞,逃至有鬲氏(今山东德州市)。少康和逃亡有鬲氏的夏臣伯靡联络,又集结夏朝斟灌氏、斟寻氏二国遗民之力,歼灭寒浞的有穷氏大军,改立少康为王。接着少康命令女艾攻打寒奡,少康又令儿子季杼攻打寒豷。
《楚辞·天问》:“惟浇在户何求于嫂,何少康逐犬而颠陨其首。女歧缝裳而馆同爰止,何颠易厥首而亲以逢殆。浇谋易旅何以厚之,覆舟斟寻何道取之”
这首诗透露出,少康曾用行刺或袭击的方法,除掉了浇,很可能就是女艾夜间行刺。浇的衣裳缝上了坚甲,自以为万无一失,却还是被少康寻找到机会,利用田猎放犬逐兽,袭杀浇而断其首。进而攻灭豷、寒浞。寒浞自杀未遂,被绑住并拖到伯靡面前。伯靡历数寒浞各项罪状,将他的肉一片一片地割下,凌迟至死。同时,少康命人将豷剁成肉酱。
少康重新取回政权,成为第六代夏朝天子。在位期间,少康勤政爱民,专心农业水利,史称“少康中兴”。
影响
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前后共约近百年。如果说,夏朝之建立算是中国历代王朝最早之“兴”,启便是依靠权谋开国之枭雄,太康则成最早的“昏君”了。
只有到了少康还朝,因为少康勤政爱民、专心农业水利,夏朝才进入由“治”及“盛”之局面,从而出现了中兴的形势。
评价
自启杀益夺得王权,并通过甘之战挫败反对者建立夏王朝后,又经太康、仲康、相、少康等四世,约略近百年的时间,多次运用战争手段,才确立了夏后氏的统治。
在这过程中,军事斗争的成败,重要原因在于能否得到人民的拥护。太康失国,是因为他“盘于游田,不恤民事”;寒浞代夏,是因为后羿“不修民事而淫于原兽”;寒浞灭亡,是因为他“恃其谗慝诈伪而不德于民”。而少康能中兴,也在于他立足纶邑后,“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
政治上,重视人的因素,军事上,重视谋略,这是少康能以弱胜强、重建夏后氏统治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