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开朗基罗作品

时间:2023-07-31 21:28:26编辑:奇闻君

米开朗基罗生平简介:米开朗基罗的故事是怎样的?米开朗基罗的作品有哪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米开朗基罗生平简介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译“米开朗琪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与拉斐尔和达芬奇并称为文艺复兴后三杰。

他的父亲是洛多维科·迪·莱昂纳多·博那罗蒂·迪·西蒙尼,他的母亲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内里·德尔·米尼亚托·迪·锡耶纳。

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他于 1564 年在罗马去世,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来表达后人对他的尊敬。

罗曼·罗兰写过《米开朗琪罗传》,归入《名人传》中。米开朗基罗是《大卫》,《创世纪》的作者。

米开朗基罗的故事

一、无与伦比的雕塑

米开朗基罗以人体作为表达感情的主要手段,其雕刻作品刚劲有力、气魄宏大,充分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生机勃勃的人文主义精神。

1498 年,年仅 23 岁的米开朗基罗开始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两年后即告完成。

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丽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米开朗基罗却将圣母刻画成一个年轻、貌美、恬静、典雅的少妇,她默默地俯视着死去的儿子,沉思、哀悼,耶稣静静地躺在圣母膝上,面部表情安祥。整座雕像沉浸在肃穆气氛中,并洋溢着人类最伟大的母爱情感。

它已大大超出了题材的限制,将生与死、痛苦与慈爱化为一体,和谐统一,赞美了人的崇高理想和优秀品质。

作品一问世,立即引起轰动,人们不相信它出自一个年轻人之手,为此,米开朗基罗将自己的名字刻在了雕像中圣母胸前的衣带上,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署名的作品。

1501 年,26 岁的米开朗基罗开始创作他另一举世闻名的杰作——《大卫》。历时三年,他用一整块大理石雕塑出的《大卫》总高达 5.5 米。

米开朗基罗与前人表现大卫战胜敌人后将敌人头颅踩在脚下的场景不同,而是选择了大卫迎接战斗时的场景。

艺术家生动地塑造了一个为事业斗争的英雄形象:年轻、英俊、健壮、神态坚定自若,左手上举,握住搭在肩上的“抛石带”,右手下垂,似将握拳,头部微俯,直视前方,准备投入战斗。

米开朗基罗塑造出来的不仅仅是一尊雕像,而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在艺术上得到充分体现的象征。它赞美人体,讴歌正义和力量。这尊雕像被认为是美术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亦成为后世艺术家学习雕塑的楷模。

为了保护艺术品,《大卫》原作被放在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内。前不久还对其进行了一次全面清洗。这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参观者络绎不绝。同时,在佛罗伦萨市市政厅门前和米开朗基罗广场上分别矗立有复制品,供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欣赏。

此外,在米开朗基罗的大量雕刻作品中,《摩西》和《昼》、《夜》、《晨》、《暮》以及《垂死的奴隶》、《被缚的奴隶》,也被认为是旷世之作。

二、撼人心魄的绘画

米开朗基罗如此年轻就享有盛名,常遭人妒忌,还曾被人打坏了鼻子,使他终身对自己的容貌自卑。不过,他的名字也传到了教皇耳中。

1508 年,教皇朱利奥二世要求米开朗基罗为梵蒂冈西斯廷教堂绘制穹顶画。米开朗基罗本来不愿从命,但他一旦接受就追求完美,决不“亵渎”艺术。历经四年零五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传世巨作穹顶画《创世纪》。

《创世纪》取材于《旧约全书?创始纪》,整幅作品 511 平方米,中心画面由《创造亚当》、《创造夏娃》、《逐出伊甸园》等 9 个场面组成,大画面的四周画有先知和其他有关的故事,共绘了 343 个人物,其中有 100 多个比真人大两倍的巨人形象,他们极富立体感和重量感。整幅画通过人与人及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歌颂人的创造力及人体美和精神美。

米开朗基罗一个人躺在 18 米高的天花板下的架子上,以超人的毅力夜以继日地工作,当整个作品完成时,37岁的米开朗基罗已累得像个老者。

由于长期仰视,头和眼睛不能低下,连读信都要举到头顶。他用健康和生命的代价完成的《创世纪》,为后人留下的不仅是不朽的艺术品,还有他那种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

24 年后,米开朗基罗又应教皇克莱门七世之约,在西斯廷教堂祭坛正面墙上绘制了另一撼人心魄的巨幅壁画《末日审判》。

米开朗基罗独自一人顽强地工作了将近 6 年,在 220 平方米的画面上绘出约四百个人物。在画中央,基督正气凛然,高举右手,即将发出最后的判决。

米开朗基罗还把一位教皇画到将被判罪去接受地狱煎熬的一群人中。基督左脚下一个圣徒右手持刀,左手提着一张人皮,而这张人皮的面孔正是画家本人的脸,其表情痛苦、愤怒,表现了米开兰基罗正经历着精神与信仰危机的折磨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并借《末日审判》痛快淋漓地发泄了对人间丑恶的鞭挞。

《末日审判》引起的轰动可想而知。然而,巨作中的裸体人物却引起争议,一些人认为猥亵了神灵。在米开朗基罗去世不久,新教皇庇护四世就下令给所有裸体人物画上遮羞布或衣饰。后来,人们将受命的画家们谑称为“内裤制造商”。

上一篇:柏拉图的主要思想

下一篇:都江堰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