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西周的划分

时间:2023-08-07 21:02:03编辑:奇闻君

你们知道周朝为何会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呢?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很多人都知道,周朝是姜子牙和周文王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的前身,是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秦国。很多人对周朝和战国时期的了解也就仅此而已了。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西周、东周、春秋、战国这四个历史时期,都属于周朝这一个朝代。那么为何要把一个朝代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呢?东周和西周的划分难道只是因为都城位置的不同吗?这四个历史时期又有何不同呢?

西周和东周

我们都知道周文王当诸侯的时候叫“西伯昌”,既然叫“西伯”,说明他的国家位于中原的西方。周国的大本营在西方的关中地区(今陕西中部),在周文王时期夺取了洛阳盆地,关中和洛阳是周国仅有的两片领土。周灭商后,周公(姬旦)大力建设洛阳,把这里称之为“成周”,把关中的大本营称之为“宗周”,并把洛阳定为周朝的新都城,但是后世周天子的统治中心一直都在关中而非洛阳。

关中是“四塞之国”,四面有群山环抱,易守难攻,并且离当时最具威胁的敌人西戎较近,又是周朝发源的地方,所以西周选择定都于此。洛阳虽然四面也有群山环抱,却因为地处天下的最中央,四面受敌,易攻难守,不适合作为国都;但是位于天下中央也有优势,可以有力地控制四面八方的诸侯。

西周最初同时拥有关中和洛阳,国力与诸侯相比成碾压之势,关中和洛阳都有广袤的平原、充足的人口以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西周以关中为国之根本,以洛阳为控制四方诸侯的根本,所以能长期让诸侯们都俯首帖耳。

到了周幽王时期,犬戎入侵宗周,打败了周朝的军队,杀死了周幽王,并抢走了宗周。之后周平王继位,他并没有为了抢回宗周而和犬戎死磕,而是把已经被犬戎控制了的宗周“赏给了”秦国,自己跑去了洛阳。

从此周国失去了宗周,把国都迁到了洛阳,国力严重受损,不仅没能力继续控制四方诸侯,还受到洛阳附近郑国、晋国等大国的威胁和控制。

周朝最初定都于西方的关中,这段时期叫西周,后来定都于东方的洛阳,这段时期叫东周。西周时,是周天子控制诸侯,东周时,是诸侯控制周天子,这是东周和西周的区别。

春秋和战国

周国迁都到洛阳后,虽然落了难,但毕竟余威还在,周天子的地位一时半会不会有太大的动摇。再加上当时各诸侯国呈均势,没有诸侯敢无视周天子的权威,因为那等同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当时并没有哪个诸侯国有实力与全天下对抗。

周平王之后的几代周天子,都在尽力维护周朝的礼制,大诸侯们的不轨之心因此被压制;而小诸侯们需要周天子维护秩序,这样他们才不会遭到大诸侯的入侵,所以小诸侯国都比较拥护周天子。

总而言之,周国东迁之后周天子的权威虽然确实严重受损了,但各方诸侯仍需在面子上遵守周朝的礼制。

即便如此,大诸侯国仍需要扩张版图和势力,他们找到了一个合理的理由——尊王攘夷。所谓“尊王”,即是讨伐那些不听从周天子命令的诸侯,以尊王室;所谓“攘夷”,是指讨灭入侵中原的夷狄。当时周天子势微,无力保护北方的诸侯国,北方一些蛮夷就开始入侵中原,他们抢走了一些华夏族弱国的土地,并赖在中原不走。

做“尊王攘夷”之事可以收获美名,并且可以合情合理地攻打某些国家,既能扩张版图,又可以获得威望,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春秋时期就有五位霸主行尊王攘夷之事,这些霸主虽然经常打仗,却极少抢占其他国家的土地,除非是一些国家太过暴虐,才会被霸主兼并,总之春秋时期诸侯见的竞争不那么激烈,仁义礼让之风盛行,各国君主并不热衷于扩张版图,都想着联合在一起维护整个华夏族的利益。

到了后来,周天子的威严越来越弱,不守规矩的诸侯也越来越多,周朝的礼制逐渐败坏,诸侯们也不再团结了,而是互相征伐、互相兼并。从前诸侯间互相谦让,后来则是互相算计;从前君臣之间互相恪守本分,后来一些有权势的臣子就开始篡夺君主的地位。

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点大概在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这段时间。晋国和齐国都是周朝分封的国家,这两国国君的地位受到周朝礼制和周天子的保护,后来晋国的韩、赵、魏三个家族瓜分了晋国,齐国的田氏取代了之前的国君姜氏,周威烈王反而第一个站出来承认这些乱臣贼子篡国的事实。

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之后,周王室威严扫地,周朝的礼制成了笑话。再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制约秦、楚、齐、韩、赵、魏、燕七大诸侯,他们肆意挑起战争,持续数百年的战国时期便开始了。

上一篇:清明节起源

下一篇:黎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