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舅爷

时间:2023-08-14 07:45:31编辑:奇闻君

贞观十七年(643年)四月,太子李承乾以谋反之罪被废,在左武侯大将军、赵国公长孙无忌的支持下,十五岁的晋王李治被唐太宗李世民立为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病逝于翠微宫,遗命长孙无忌与褚遂良辅政,太子李治悲痛欲绝,抱着舅舅长孙无忌(无忌是长孙皇后同母兄)的脖子痛哭。六月,太子李治继位,是为唐高宗。长孙无忌进拜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主持朝政。当时,长孙无忌以元舅的身份辅政,每有进言,唐高宗都优先采纳。然而这对君臣的蜜月期并没有维持多久,作为拥戴有功的托孤重臣、同时又是皇帝舅舅的长孙无忌最后正是死在了自己的外甥手里。

长孙无忌是唐初政治舞台上的一个风云人物,从李渊起兵开创大唐,到李世民喋血宫门夺得嫡位,再到李治顺利接班,每一个关口都承载着长孙无忌的智慧、谋略和心血。长孙无忌对大唐可谓忠心耿耿,始终不渝,同样,李唐前三任皇帝也对他代代礼遇,宠眷甚隆。唐太宗李世民曾对群臣说道:“我得有天下,无忌之力也!”封无忌左武侯大将军、赵国公,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晋王李治即位后,以元舅无忌拥戴有功,加封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并主持朝政。作为唐太宗的第九子,李治除了嫡子这一优势外,即没能力又没才干,朝中更是没有多少支持他的大臣,他能当上皇帝,全靠舅舅长孙无忌从中周旋。因此,李治即位之初,这对甥舅君臣的关系非常融洽。

然而长孙无忌很快卷入了一场宫廷争斗之中,也正是因为在这场争斗中的态度,最终造成了他的悲惨结局。永徽五年(654年),唐高宗李治欲废黜王皇后,立武昭仪(武则天)为皇后。为了获得元老重臣长孙无忌的支持,李治与武氏亲临无忌家中饮宴,并且赐了金宝两车、缯锦十车,又任命无忌的三个庶子为朝散大夫,并以皇后无子来暗示无忌支持废后,但无忌顾左右而言他,高宗败兴而回。此后武氏母亲杨氏及礼部尚书许敬宗等也多次前往无忌府中劝说,但均被拒绝,无忌始终坚持:“皇后并无失德,无罪而废恐动摇国本!”

永徽六年,已生嫌隙的李治不顾长孙无忌及褚遂良的强烈反对,宣布废王皇后而改立武氏。紧接着,长孙无忌、褚遂良先后被贬官,六十岁的褚遂良被贬往极边之地爱州(今越南清化),并于数年后死去。对于曾经支持自己登上皇位的舅舅长孙无忌,李治和武氏先将其流徙黔州(今贵州省境内),接着下诏削去他的官职和封邑并抄没家产,长孙无忌的儿子都被罢官除名,流放岭南。即便如此,武氏和李治还是没有放过他,不久,李治下令复审长孙无忌谋反案,并遣使逼迫长孙无忌自缢而死(时年六十五岁),这位有拥戴大功的元舅最终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上元元年(674年),唐高宗追复长孙无忌官爵,命其孙长孙元翼承袭赵国公爵位,并将他陪葬昭陵。

上一篇:荷花女

下一篇:蜀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