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都是谁

时间:2023-08-15 15:21:40编辑:奇闻君

八仙过海”是中国民间流传极广的道教神话故事,其中的“八仙”,也就是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八位神仙的故事,是许多人美好童年的重要一部分。

其实,这个排名及“八仙”的组成有很多种说法,今天我们所熟知的这种,元代才开始出现,到明代才定型。

“八仙”到底是哪八仙?

“八仙”说法的出现非常早,在汉代的时候就有八个文学家号称“淮南八仙”,当时也被称作“八公”。但他们只是八个文人,并非神仙,后来因为有淮南王成仙的传说,后世便附会他门下的八公也成仙了,于是称作“八仙”。晋代谯秀所著《蜀纪》中载有“蜀之八仙”,依次是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庄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和尔朱先生。

但是,上述的“八仙”与现传的“八仙”都毫无关系。现传“八仙”的事迹多散见于唐、宋时的书籍中,但当时还没有形成“八仙”这样一个群体。真正集八人合称“八仙”的,是元人创作的杂剧。

元时所谓“八仙”,说法也各不同。

元马致远《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第四折末《水仙子》:

第一个是汉钟离,现掌着群仙篆;这一个是李铁拐,发乱梳;这一个是蓝采和,板撤云阳木;这一个是张果老,赵州桥骑倒驴;这一个是徐神翁,身背着葫芦;这一个是韩湘子,韩愈的亲侄;这一个是曹国舅,宋朝的眷属;则我是吕纯阳,爱打的简子愚鼓。

——没有何仙姑,多了一个徐神翁。

岳伯川《吕洞宾度铁李》第四折《二煞》:

汉钟离有正一心,吕洞宾有贯世才,张四郎、曹国舅神通大,蓝采和拍板云端里响,韩湘子仙花腊月里开,张果老驴儿快,我访七真游海岛,随八仙赴蓬莱。

——多了张四郎,没有徐神翁和何仙姑。

范子安《陈季卿误上竹叶舟》第四折《十二月》前:

张果、汉钟离、李铁拐、徐神翁、蓝采和、韩湘子、何仙姑上。

——有了何仙姑、徐神翁,没有曹国舅。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总之,从这许多戏曲里可以看出,元人对八仙的名目并不统一。但可以确定的是,元时公认汉钟离、铁拐李、蓝采和、韩湘子、吕纯阳各为八仙之一,其余张果老、徐神翁、曹国舅较次,但也基本上是公认的,而张四郎、何仙姑的地位比较不稳定。

到了明代吴元泰的《东游记?上洞八仙传》中,“八仙”的人选和顺次才基本稳定——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八仙”都是哪来的呢?

铁拐李

铁拐李是传说中“八仙”里面资格最老的一位。

关于他的传说,时代最早的是《列仙全传》,说他是春秋战国时人,李耳(太上老君)骑牛云游时点化过他;后来他在华山学道访仙,晚年在石笋山修道,成仙后精通药理,因此又被封为“药王”。《续文献通考》中又说他是隋代人:“隋时人名洪水,小字拐儿,又名铁拐,常行丐于市,为人所贱。后以铁杖掷空化为龙,乘龙而去。”

铁拐李是一位传说中的人物,关于他的姓氏和生活时代有许多说法,实在难有定论。但他脸色黝黑、头发蓬松、头戴金箍、瘸腿并拄着一只铁制拐杖的形象,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

汉钟离

汉钟离即钟离权。

《全唐诗》收有《题长安酒肆壁》三绝句,说他是咸阳人。到五代、宋初,关于他的传说才出现:“神仙钟离先生名权,不知何时人,而间出接物。自谓生于汉,吕洞宾于先生执弟子礼。”(宋《宣和书谱》卷十九)《宋史?陈抟传》里说:“陈尧咨谒抟,有髽髻道人先在坐,尧咨私问抟,接日钟离子也。”这也在说宋时确有钟离。

汉钟离究竟哪朝人?明胡应麟《庄岳委谈》试着做出了解释:“盖宋时羽士假托钟离权以诳王定国辈。其诗实唐钟离权所作,而假托者不详其世,以为即汉钟离昧,故自称生于汉,后世因以汉钟离目之。”他认为,宋代说的钟离其实大多是羽士们所假托,汉钟离应该是唐人,假托者把他和项羽麾下的将领钟离昧弄混了。附会多了,人们也就以为他是长生不死的神仙了。

蓝采和

蓝采和最早见载于南唐沈汾的《续神仙传》,里面记载了他“似狂非狂”的潇洒模样:他平时穿一身破蓝衫,一只脚穿只靴子,另一只则光着脚丫子。夏天他身穿棉衣,冬天却躺卧雪中,全身冒着热气。平时他手持三尺有余的大拍板,一边打板,一边踏歌而行,沿路行乞。有人施钱给他,他大都送给贫苦人。“后踏歌于濠梁,酒楼乘醉,有云鹤笙箫声。忽然轻举于云中,掷下靴、衫、腰带、板拍,冉冉而去。”这么看来,他是好接济穷人的流浪汉,因深受人们喜爱而被神化成仙。

陆游的《南唐书·陈陶传》也有与他相关的记载:“陶遁西山,山产药物数十种,陶采而饵之。开宝中,尝见一叟角发被褐,与一老媪货药于市。歌曰:篮采禾,篮采禾,尘世纷纷事更多,争如卖药沽酒饮,归去深崖拍手歌。是即陶夫妇。”按这种说法,“蓝采和”其实是“篮采禾”的讹传。

张果老

张果老是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他姓张名果,号通玄先生,由于他年纪很大,所以人们在他的名字上加一个"老"字,表示对他的尊敬,《旧唐书》有“开元二十二年,征恒州张果先生,授银青光禄大夫,号通玄先生”之说。

相传他久隐山西中条山。往来晋汾间,唐武则天时已数百岁。武则天曾遣使欲召见之,他装死避过,后人又见其居恒州山中。他常倒骑白驴,日行数万里。休息时即将驴折叠,藏于巾箱。曾被唐玄宗召至京师,演出种种法术,授以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之后他以“年老多病”为由,又回到中条山去。

何仙姑

关于何仙姑的传说很多,所以元人不公认为她是八仙之一,也是有原因的。

其传说始载于宋人笔记中,如宋魏泰《东轩笔录》记载何仙姑是宋永州何氏女,也有一些她为人占卜休咎,预测祸福的事迹。但到了明代又出现了不同的说法,《罗浮志》记载她是唐时广州增城人,这也是《东游记》里的说法。另外,《福建通志》说仙姑世居武平南岩,《歙县志》说仙姑是歙人。总之,这也是一位不易找到原型的传说人物。

吕洞宾

历来大多数研究者均认为,吕洞宾姓吕名岩,是唐末人。

《岳阳风土记》里记载:“吕先生河中府人,唐礼部尚书渭之孙,海州刺史让之子。会昌中两举进土不第,去游庐山,遇异人授剑术,得长生不死之诀。”按照这种说法,他是唐代一位慕道之人,后经点化成仙。

吕洞宾是八仙中人情味最浓的一个,为民除暴安良,斩妖除魔,潇洒的形象也成为许多影视剧的素材,正如《宋史?陈抟传》所说:“关西逸人吕洞宾有剑术,年百余岁,步履轻捷,顷刻数百里”。

韩湘子

韩湘子相传为唐韩愈的侄子。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韩愈有一个侄子从江淮来京,韩愈让他念书,但是他从来不读书,只捣乱。一次韩愈责骂他不如市井小民有一技之长谋生,他便让牡丹花开数色,而且花上有韩愈诗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到了宋人的《仙传拾遗》、刘斧的《青琐高议》,更生出许多神怪的事来。清赵翼《陔馀丛考》曾加以辨正说,韩湘子虽有其人,实无成仙之事。

曹国舅

据《续文献通考》记载,他是宋代丞相曹彬的儿子,性格安恬,隐居山林,矢志修道。有一天汉钟离和吕洞宾问他:“闻子修养,所养何物?”大国舅道:“养道。”“道在何处?”国舅指了指天。又问:“天安在?”他又指了指心。钟、吕二位笑道:“心即天,天即道,你认识本来面目啦!”于是把他引入仙班。

但明胡应麟《庄岳委谈》以为:“考诸仙传曹姓无外戚,而诸史曹姓外戚无得仙者。据俗传为宋人,检宋史惟曹佾为后弟,见重于时,年七十卒,初不云得仙。未审元人何据,大都委巷之谈耳。”

总之,这八仙除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略见于正史,说他们有道术之外,其余都是附会而来,比如韩湘子、曹国舅可能根本没什么道术,而铁拐李、蓝采和、何仙姑是否有其人,还存在疑问。大概是元人因前人有八仙之说,加以附会用于曲中。后世如果真的认为实有其人,并且都成仙了,那就有点荒诞无稽了。

八仙的来历就是这样,实在平凡,平凡得甚至叫人感到索然无味,远不如看看《八仙拜寿图》那样红火热闹。

过海的那些事儿

“八仙”这个小团体共同干的事业,大约就只有“过海”了。

八仙过海的故事最早见于明人吴元泰写的《上洞八仙传》。八仙到天上去参加王母的蟠桃宴,喝得酩酊大醉,飘飘荡荡回来时路过大海,于是各踏自己的宝物渡海。他们过海的目的就是要显示一下各自的法宝。

汉钟离是芭蕉扇,张果老是那匹纸驴,吕洞宾是一柄宝剑,蓝采和用的玉板(讨饭用的木板)——这都是旧时传说中有的。其他四位的法宝则是后来杜撰上去的。何仙姑的一柄大荷花是因为她姓何,“何”、荷”谐音;李铁拐的大葫芦是装仙丹的,韩湘子手中的玉笛使他的形象很象戏文中一曲楚歌吹散楚霸王八千子弟兵的张良,而曹国舅的拍板与蓝采和的玉板实在重复,所以后来又把蓝采和的玉板换成花篮,使他彻底摆脱了乞丐的身份。

且说八仙正在卖弄法宝,正犯了“慢藏诲盗”的戒条,被贪心的龙宫太子看上了蓝采和的玉板,夺走了。于是八仙大战龙王,火烧东海,最后靠观音菩萨当和事佬,才结束了这场争斗。

但事实上,这段“八仙闹海”的故事取材于民间传说,道教的典籍中既不记载也不承认它。在民间传说中,八仙是从现在山东的蓬莱启程渡海的,那里现在仍有蓬莱阁的古迹。从蓬莱阁上,有时可以望见大海中的海市蜃楼,这在古人眼里就是“海上三神山”。

上一篇:阳关

下一篇:孪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