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1655—1685年),初名成德,后避东宫嫌名,改曰性德,字容若。其父是权倾一时的太傅明珠。他十七岁时补诸生,次年举顺天乡试,康熙丙辰(1676年)应殿试,赐进士出身,选授三等侍卫,不久晋一等。自幼颖慧,尤喜填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好交友,为人排忧解难,往往“谋必竭其肺腑”。纳兰性德交友“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这些不肯落俗之人多为江南布衣文人,如顾贞观、严绳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等。
纳兰性德对朋友极为真诚,不仅仗义疏财,而且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如同“平原君食客三千”一样,当时许多想升官发财的名士才子都围绕在他身边,使得其住所渌水亭(今宋庆龄故居内恩波亭)因康熙的御用文人聚集太多而著名。
纳兰容若虽是满人,在后人看来,纳兰容若的骨子里更像是汉人。他喜欢诗词歌赋,喜欢和才高八斗的汉人把酒言欢,谈天论地。
在纳兰容若所交往的汉人朋友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顾贞观。纳兰容若与顾贞观的友情,至今被后人津津乐道。
常言道,朋友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对纳兰性德而言,顾贞观就是他一辈子的蓝颜知己。说起纳兰性德与顾贞观的友情岁月,还得从俩人第一次见面说起。
康熙十五年,怀才不遇的顾贞观在满腹愤懑中认识了纳兰容若。走投无路的顾贞观经人推荐,进入雕梁画栋的明珠府,成为纳兰性德(字容若)的老师。这一年,顾贞观三十九岁,容若二十二岁。
因着对诗词的共同热爱,他们心意相通,一见如故,从师生变成知己。兴之所至,一聊起来便通宵达旦,好像总有说不完的话。
当时,在世人看来,词是闲适无聊的消遣方式,难登大雅之堂。但是,纳兰性德与顾贞观对词有共同的见解和追求,俩人经常在一起谈论诗词歌赋,心中无限畅快。
在顾贞观眼里,纳兰性德出身好,才气高,官途顺,仿佛自己才是最失败的人。
顾贞观虽然个人境况有所改善,却始终惦念着宁古塔的友人,为了表达对吴兆骞的关切和内心的焦虑不安,顾贞观写下两首《金缕曲》。两首词句句发自肺腑,情真意切,是对吴兆骞的一腔牵挂,是对自己的谴责,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纳兰性德得知好友的愤懑,专门写了一首《金缕曲》送给顾贞观,让他不要在乎身外之物,要敢于迎合本心。
同时他读懂了顾贞观与吴兆骞之间的友谊,也读懂了顾贞观内心的悲苦。与友人定下五年之期,决心利用父亲纳兰明珠的特殊身份,开展营救。而这两首词也被人传诵为“赎命词”。
1681年,在纳兰父子及江南旧友等多方力量的帮助下,吴兆骞终于得以脱离苦寒之地,平安归来。为了达成同一个目标而努力,使这段友情越发深厚。
不仅如此,惜才的纳兰容若担心吴兆骞回京后的生活问题,便聘请其为馆师,让他在府里教七岁的弟弟读书。
顾贞观迎回了好友,却失去了母亲。正是在同一年,顾贞观接到了丧母的噩耗,纳兰性德又资助他南归奔丧。顾贞观不得已离开京城,纳兰性德依依不舍地送别了友人。
公元1685年,年仅30岁的纳兰性德去世。而就在前一年,饱经磨难终于返回故土的好友吴兆骞离世,不成想年纪轻轻的纳兰性德竟也溘然长逝。短时间内失去两位友人,顾贞观伤心欲绝。
顾贞观记忆中的纳兰容若,是“于世味也甚淡,视勋名如糟粕,势力如尘埃,于道义也甚真,特以风雅为性命,朋友为肺腑”的性情中人,是永远的莫逆之交。
顾贞观曾经写下的“我亦飘零久”竟是一语成谶,友人相继离世,独留他在这人世飘零无依。
容若离世的第二年,顾贞观返回故乡,避世隐居,将纳兰性德所写的文稿,整理成《侧帽集》一书,这本著作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