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六部

时间:2023-08-17 02:54:19编辑:奇闻君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什么是三省六部?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说到“三省六部”,我们第一反应就会想到隋唐。不过,这一制度的相关元素其实早就出现,只是到隋唐时才形成了完善的体系。这一制度的灵魂,就是以分工的形式,强化皇帝手中的集权。

三省即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它们的出现有一个缓慢的过程。

在秦汉时期,封建王朝的行政架构是“三府九寺”,以汉为例,三府即太尉、司徒、司空府,九寺则是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

到了三国及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体系逐渐名存实亡,大部分沦为闲职,相应职能逐渐转向三省。其中,尚书省在东汉时期就已出现,不过那时候的名称是“尚书台”;至于中书和门下省,都形成于三国时期,它们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分散尚书省的权力。

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都隶属于尚书省,它们的前身是汉光武帝设置在尚书台中的“六曹尚书”。魏晋南北朝时期都保留了这一架构,只是名字有所区别。到了隋文帝时期,六部被命名为为吏部、礼部、兵部、度支、都官及工部。

到了唐朝时,度支被改为民部、都官改为刑部;后来,为了避开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民部改名户部,我们熟悉的六部至此才完全形成。

以上是“三省”、“六部”的分项演变过程,而“三省六部制”作为一个体系,首次出现于隋文帝时期。

公元581年,原北周大丞相杨坚篡周建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避免类似的权臣篡位情况再度上演,杨坚听从少内史崔仲方的建议,废除了北周的六官制(源自先秦时期的《周礼》,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改设三师、三公,以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其中,内史省其实就是中书省,之所以改名,是为了避开杨坚之父杨忠的名讳。

三师即太师、太傅、太保,纯属名头好听、毫无实权的闲职;三公即太尉、司徒、司空,名义上可以参政,可惜经常空缺。

也就是说,国家职能落到了“五省”这五个部门手里,而不再归某位大臣执掌。

而在五省中,秘书省负责管理国家藏书,内侍省是皇帝的近侍机构、管理宫廷内部事务。因此,尚书、门下、内史才是真正执掌国家权力的中央枢纽部门。

隋朝崩盘后,同出自关陇贵族的李渊家族对隋朝的体制基本进行了全套沿用,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完善改进,重点加强了互相之间的制衡。当然,由于不用再避杨忠名讳,内史省改回了中书省。

在这种体系下,三省分工明确,覆盖了封建最高权力核心的运行完整过程:

中书省负责制定国家统治策略和方向,也就是决策;

门下省负责对中书省提交的决议进行审查、审核,看看它行不行得通、有没有需要改正/补充的地方,不满意就驳回,一直到通过为止,然后发给尚书省;

尚书省负责具体工作方案的制定、落实,为了分门别类执行工作,因此下面设置了吏、户、礼、兵、刑、工一共六个部门。

六部的职责则分别如下:

吏部负责管理全国官员的相关事务,为了各司其职,其内部还细化成多个具体的部门,比如负责评定官员品级的,负责嘉奖表彰的,以及业绩考核的,具体的部门名称在不同朝代并不相同,比如明朝就分为文选清吏司、验封司、考功司等等;

户部可以理解为管理财政相关事务,比如管理百姓的户口、耕地、税收、各级官员的俸禄、军队粮饷等;

礼部的工作分为三大块,一是科举相关事务,二是管理藩属国、与其他国家间的外交事务,三是祭祀、丧葬、占卜、封赏等礼节仪式性的工作;

兵部,顾名思义就是处理军队相关事务。比如车马、兵器装备、军人的资料名册、军队制度等等,根据不同内容也会细化为不同的部门;

刑部当然就是管理刑狱了,相当于古代的司法部门;

工部即负责工程相关事项的部门,不仅要处理宫室、衙门的修建、维修,还要负责管理各类公家用的器物。

实际上,在不同朝代,三省、六部的具体职能会产生变化,相关权力也会随之改变。

比如安史之乱后,唐朝的三省就逐渐名存实亡,中书省里的关键岗位——中书舍人的职能,逐渐被翰林学士拿下,尚书省也被慢慢分割到不同部门。

而到了宋朝,虽然“三省六部”名义上还存在,但具体职能早已跟唐朝时大不一样,比如中书省就长期负责祭祀、典礼等务虚的工作;

辽国跟宋朝差不多,而金、元、明实际上只有一省六部制(金为尚书省,元、明中书省)。到了洪武年间,朱棣直接取消了中书省,相关职能划给了六部,三省从此消失,清朝则保留了这一做法。

总而言之,三省六部制的诞生、演进,说到底就是为了加强皇帝的权力。在这个过程中,秦汉以来的相权被逐渐稀释到众多的部门;权力细化了,就难以形成与皇权相抗衡的“权臣”,帝王的地位从此稳如磐石,再也不用担心“总有刁民想害朕”。对于皇帝来说当然是好事,但对于封建帝国而言则不一定了。

上一篇:里甲制度

下一篇:火锅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