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族

时间:2023-08-20 13:20:51编辑:奇闻君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记载炎帝神农氏活动地域的先秦文献最早见于《国语·晋语四》:“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典籍中多言炎帝生于姜水,故为姜姓。

《帝王世纪》中炎帝诞生情节有所增益,记载炎帝为女登游华阳时感神而生,后世典籍也多承袭此说。

一、生于姜水

炎帝生于姜水,学界几乎已成定论,但对姜水所在具体位置,却歧说纷出。经概括,大致分为以下三种:一是“陕西渭水流域说”,此观点主要依据郦道元《水经注》:“岐水又东经姜氏城南为姜水。”后《明一统志》、清雍正《陕西通志》、光绪《岐山县志》等志书均袭此论。

姜水源于陕西渭水流域,但对其具体位置又有不同看法,由此衍生出“岐水说、姜泉说、清江河说、美水说、扶风畤沟河说、后河或湋河说”等多种观点。

二是“甘肃天水嶓冢山说”,此观点以为姜水在渭水中上游和西汉水一带,西汉水古称漾水,源于天水嶓冢山。古代姜、羌同字,《风俗通义》曰:“羌,本西戎者。”炎帝本姓姜,那么他极有可能为羌人先祖,最初活动于我国西北地区。且姜、漾、羌皆从羊,炎帝氏族又以“羊”为图腾,因此一些学者认为姜(羌)水与漾水相近,大致位于甘肃天水嶓冢山附近。

三是“山西古上党说”,持该论述的学者以为姜水位于古上党地区太行山中,并从《山海经·北次三经》中寻得依据:“出焉,而东流注于河。”“”郭璞注或作郯水,“字从‘姜’从‘炎’,而旁加‘阝’,正是古氏族活动遗留地名的说明。

炎帝生于“姜水”中的姜水,应是一个范围概念,而并非指特定的某一个地点。

二、炎帝部族的迁徙

“民族迁徙主要指民族或民族的一部分因各种原因离开本民族或部族的原居住地或游牧地,迁入其他民族或部族居住地或游牧地的过程。”

1.游牧民族

上古时期,原始先民的活动范围不可能拘于某一地域,由于自身部族发展的需要,或自然灾害等原因,他们要不断向外迁徙,开辟新的生存环境。

炎帝之称本带有宗教性质,先秦两汉文献中多次记载炎帝为火师。神农则因其对农业的贡献而备受推崇,从传世文献来看,神农多与农业发生相联系。

后世出现的“炎帝神农氏”之称,可能是“炎帝族与神农族融合,开始从事农耕,袭用了神农之号”的结果,即炎帝族迁往古上党地区,与神农族融合,号称炎帝神农氏。炎帝部族从我国西北地区迁往古上党地区,主要以被迫迁徙型迁徙为主,迁徙的目的在于寻找适宜部族生存的居住环境。

单从两地的地域生态环境比较来看,可能主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炎帝部族的祖先最初生活在我国秦陇一带,以畜牧业为主。畜牧业对生态环境的依赖程度极高,适宜的生存环境,是维持畜牧发展和部族生存的基本条件,一旦出现异常气候(大涝大旱、冰雹雷暴等),食物难以及时供应。

草料的短缺,直接威胁着部族的存亡。因此,出于生存的需求,炎帝部族不得已向外扩张。古上党地区为神农部族活动之所,农业发展程度相对较高,适宜长久居住,是较为理想的迁徙地。

2.部族的融合

神农树五谷于淇山之阳,活动范围大致在太行之野,适宜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水平高于甘肃东南一带,因此炎帝部族从甘肃东南一带迁往古上党地区,也是合理之举。

炎帝部族一部分族人迁往山西晋东南一带,与神农族融合,古上党地区自然也就成为炎帝部族与神农部族的交融之地。炎帝部族的支系作为入侵者,在山西古上党地区农耕文明的渗透影响下,也逐渐进入了农业文明时代。

当然,炎帝族是否具有游牧性质还有待考证,但其与神农族融合后承袭神农号,便是农耕文明强大同化力的直接体现。此外,战争攻伐也会引起部族的迁徙。

炎帝族迁往古上党地区是否也有战争的因素,因目前所掌握的材料有限,不敢贸然推测。但上古时期部族之间为获求生存资源,相互攻伐,也并非个案。因此炎帝部族迁往古上党地区与神农部族融合,一方面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能与部族征战有关。

二、部族战败迁徙

1.炎黄大战

最初的炎帝部族从秦陇文化圈开始往外迁徙时,其支系或迁往古上党地区繁衍生息,或直接迁徙到中原河南地区,或从古上党地区又迁往中原地区,整个过程十分复杂。

部族迁徙除了发展农业生产、气候环境变化、部族内部矛盾等因素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外来入侵者所引起的战乱,部族间的征战导致炎帝部族被迫迁徙。

史载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有关阪泉之战的说法较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从文献所载来看,司马迁将黄帝视为正义一方,黄帝因民心所向而获得了阪泉之战的胜利。这样的说辞显然受到儒家学说的影响,其真实性与可靠度还有待考证。

但不论是《左传》《史记》,还是其他典籍文献,均言炎帝部族战败。阪泉之战发生于山西东南部地区,属于上党一带炎帝神农族或神农族活动的区域。文献记载炎黄为同胞兄弟,相互攻伐的可能性不大,此时与黄帝部族发生征战的,可能是已经在上党地区融合后的炎帝神农部族,而非最初的炎帝部族。

2.部落新生

上述传说也隐约体现了对这段部族征战的历史记忆:炎帝神农部族战败西迁,从晋东南一带退至豫、陕交界附近。因此,新生的炎帝部族从古上党地区迁至中原地区,极有可能是部族征战导致的结果。但是,上古时期部族迁徙的原因复杂,炎帝神农部族迁于“陈”,战争只是主要因素之一。

中原地区的炎帝族是否仅有战败后迁徙的那一支,还是在此之前,就有其他炎帝族支系,因目前所掌握材料有限,不能妄下论断。但可以确定,在中原地区,的确存有炎帝文化的遗迹。

四、始祖之死

被葬于茶乡之尾“炎帝葬于茶乡之尾”明确出于典籍《路史》记载。山西上党地区、陕西宝鸡等地多传有“炎帝尝百草中毒,死于天台山”之说,“葬于茶乡之尾”则属于湖南炎陵地区的说辞。本节的目的,不在于分析炎帝葬于何处,而是试图厘清湖南地区炎帝的“被葬”过程。

1.神话崇拜

关于炎帝之死炎帝之死较早见于《淮南子·汜论训》:“炎帝于火,而死为竈(灶)。”灶(竈)《说文》释:“竈,炊灶也。”本义为炊煮食物的器物,后引申为灶神。关于灶神的起源,古今观点大致有四种。

一是“火神说”,即灶神源于火神崇拜;二是“图腾说”,以为灶神源于对“蛙”的图腾崇拜;三是“昆虫说”,从音韵学角度出发,认为蟑螂乃灶神原型,也有其他学者提出灶神源于对“髻”的崇拜;四是“先炊说”,先炊即为古炊母之神,一些学者以为先炊应是灶神的前身。

长期以来,人们依据《淮南子》的记载,将炎帝当作火神看待,从而认定其死后成为灶神。通过对文献梳理与考证后发现炎帝并非灶神,理由如下:首先,炎帝为灶神之说的支撑点在于“火”,但“灶”字金文写作,篆文写作或,隶变后楷书写作竈。

从字形上讲,与“火”并无关联;其次,虽《淮南子·汜沦训》云:“炎帝于火,而死为竈(灶)。”高诱注:“炎帝神农以火德王天下,死托祀于灶神。”但《淮南子》与高诱注皆成于两汉时期,此时炎帝的火神身份已经明晰,与灶神拥有相同的“火”的性质,因此,将二者杂糅,也不无可能。

再者,“火神崇拜属于自然崇拜,而灶神崇拜则是社会神崇拜”,二者分属不同的信仰体系。因此,炎帝死后为灶神,显然是后起附会之说。《淮南子》所载炎帝之死带有明显的神话色彩与政治气息,且记述简单,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2.死因探究

关于炎帝的死因,湖南炎陵县与其他地域说法相同,认为炎帝是中毒而死,有学者在实地调查过程中也未发现相异说辞。《炎帝下葬》传说围绕“炎帝尝百草中毒而亡”的后续情节展开,主要是对炎陵县各类遗迹来源的解释。

传说的传奇化色彩与在地化倾向十分鲜明,白鹿原、檀官庙、梅山庙等景观庙宇与炎帝被粘合在同一故事情节中,俗民借助“金龙发笑”“玉皇施法”等神性因素,以及“尸体化生”(龙脑——龙脑石、龙爪——龙爪石、龙身——白鹿原、龙鳞龙尾——大树)神话母题,将炎帝下葬过程传奇化。

《炎帝下葬》传说并未对炎帝的死因作过多的描述,但在讲述开头,却提及了炎帝死前的嘱托:“死后要葬在南方。”这条信息,与典籍中“炎帝葬于南方”的记载相吻合,传说中关于炎帝的葬墓选址——汤边,是“现在资兴的汤市。那里苍松翠竹,绿水怀抱,鸟语花香,还有一个天生的汤湖,温泉频频流出,好似蓬莱仙境。”

而《炎帝下葬》与《响鼓坳与石人排》传说都将炎帝的所葬之地指向南方,并发明建构出炎帝的所葬地——鹿原陂,成为炎帝葬于南方的活态资料,恰与《帝王世纪》《续汉书·郡国志》《路史》等典籍记载相呼应。据《帝王世纪》载:“(炎帝)在位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采此说法,《续汉书·郡国志》也承袭此说,认为炎帝葬于长沙。

《路史》则对炎帝的葬地位置进一步补充说明:“(炎帝)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既然炎帝葬于茶陵,为何现湖南炎帝陵却在酃县(今炎陵县)呢?

据《衡湘稽古》曰:“宋割茶陵地为酃县,属衡州,从以上分析来看,炎帝“成于姜水”“融于常羊”“初都陈,后徙鲁”“葬于茶乡之尾”,多年来学界对其具体地理位置争论不休,诸说之间虽有分歧,但各有理据。

结语

早在先秦时期,炎帝与神农分指两人或两个部落,后经秦汉“三皇五帝”帝系之说的整合,二者融为一体。至魏晋时期,炎帝神农氏的出生、都城、陵墓之地在史书中愈发明晰,基本定型。

“姜水”“常羊”“陈鲁”“酃县”作为炎帝神话传说流传过程中重要的地理标志,似乎可以从中大致勾勒出炎帝部族的活动区域,即炎帝生于秦陇文化圈中的“姜水”,与神农氏融于晋东南古上党地区的“常羊”,后都于中原“陈、鲁二地”,终葬于南方“长沙茶乡之尾”。

上一篇:王承恩

下一篇:鱼腹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