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议之争

时间:2023-08-29 12:35:31编辑:奇闻君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什么是濮议之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大宋王朝,可以说是台谏官最强势最敢言的时期了。宋朝的台谏官,发现一事过举,便议论蜂起,往往以死争之

不过太祖有令: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这也给了那些台谏官后路保障,两宋三百年间,基本上没有台谏官因上书言事,而获杀身之罪

当然,这也与宋朝的台谏官相对于政府系统的独立性有关。宋代之前,御史与谏官都是宰相的属官。到了宋朝,台谏从政府系统中独立出来,不再是宰相的属官

因此,宋朝台谏官的监察权与弹劾权,也对君权与执政团队的行政权构成强有力的制衡。然而君权至上,君权之下的台谏官,实际上又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呢

宋仁宗三个儿子夭折,之后生下的也都是女儿,未有儿子再出生。然而宋仁宗的身体也已经不再健康,多次不豫。立储之事,迫在眉睫

最终宋仁宗选定的,是濮安懿王的第十三个儿子赵宗实。濮安懿王是仁宗的堂兄,也是太宗一脉的,赵宗实自小便被仁宗抚养在身边

在他八岁的时候,仁宗有了儿子,他便被送回王府。后来无子,要从宗室之中挑选皇位继承人,仁宗自然也就倾向于他

当时赵宗实正在为父亲濮安懿王守丧,对于此事竟先以父丧、后以生病推脱。当然最终在仁宗的决定和一众臣子的帮助下,他还是被立为皇子,改名赵曙

半年之后,仁宗去世,赵曙顺理成章的就登上了皇位,也就是宋英宗,一个颇欲有所作为的君主

被立为皇子之前,便以为生父守丧而推辞,成为九五之尊之后,更是顾念血缘亲情,想把自己的生父也升格为皇帝

然按照儒家礼制,帝王由旁支承大统,就应该以先皇为父,而不能以本身父母为考妣。秦汉以来,那些推尊其父母为皇帝皇后的做法,都是见讥于当时,非议与后世

然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宋英宗还是把已故濮王的名分问题,搬到了朝堂上,交给礼官和带制以上的朝臣去讨论。可见英宗内心是偏向于自己父亲的

对于这个问题,朝堂之上,很快就有了泾渭分明的两大派。一派是以台谏官为主体的,有司马光、吕诲等,他们认为英宗应当称濮王为皇伯

理由是:为人后者为人子,不得顾私亲。很显然,这些人站到了英宗的对立面,不希望英宗将濮王升格为皇帝

另一派则是由执政大臣为主体,有韩琦、欧阳修、曾公亮等,中枢大权在握。他们主张陈濮王为皇考

理由是:出继之子,对所继所生皆称父母。且不论他们理由如何,至少,他们是和宋英宗站在同一阵营的

经真宗一朝的完善,仁宗一朝的涵育,台谏官们正是处于直言不讳的时期。且这件事情,于礼于理他们都占据上风

加之台谏官本就有监督制约相劝的职能,指出宰执皇考说,是臣权太盛,邪议干政。上书英宗应罢免他们

然而英宗本就是和宰执们同一战线,并没有如此做,反而很快就将权御丞贾黯解职出京,司马光也被免去谏职,担任侍读。很显然,英宗在削弱称皇伯一派的力量

次年正月,台谏官在吕诲的带领下,再一次联合上书,参劾全体宰执。到了这一地步,宋英宗也只能表态

最终并没有陈濮王为皇考,但仍称其亲,并把濮王坟茔称为陵园,实际上已经将生父与英宗并列

这一场战争,看似谁都没有成功,然而事实也很明显,终究是偏向了宰执那一边。也可以说,这本就是宋英姿自己的想法,他尊崇了自己而已

吕诲等人见自己的凑张并不被采纳,全都交还权力,集体辞职,还声称与皇考派理不两立

英宗为此专门召来宰执,问如何平息风波,欧阳修等人也直言到:“留御史还是留我们,唯听圣旨”

宋英宗心中的天平,自然是偏向于宰执派的,随意很快就将吕诲等人贬出京师。出使契丹回朝的知谏院傅尧俞等人听闻此结局。也不再上朝,在家“待罪”

说是待罪,其实是当时的台谏官行使其正当发言的最后的手段,是让台谏官不屈服与君权的制度保障

当然,最终他们全都被贬出京师,这场濮议之争,在君权和相劝的联手压制下,皇考派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场濮议之争,最终满足了宋英宗内心的想法。而宰执大臣们,也许是因为早就与台谏官们心有怨念,这次坚定地站在了皇上那一边

台谏官们虽然坚守自己的职责,直言上谏。然而可以看出,台谏的制衡作用,还是需听命于君权,当他们所请偏离君王之意,最终的解决便也是预料之中

台谏的制约作用,须得在明君、贤相、好台谏三者都满足时,才能彻底发挥作用,然而这个条件,又是极为困难的

濮议之争说明宋英宗还当不上“明哲”二字,哪怕台谏官们占着理和礼,都败下阵来。君权制约之下,台谏官其实也就是名存实亡

上一篇:三国马超简介

下一篇:孙子兵法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