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姑

时间:2023-09-06 11:34:47编辑:奇闻君

道号“曹仙姑”的北宋女道士,苏轼都曾亲自拜访,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北宋有一位女道士,因在北宋都城汴京能诗善文,而引来大文豪苏轼前来拜访,后来更是受到宋徽宗的赐名和褒奖,她就是道号为“曹仙姑”的——曹希蕴。

曹希蕴,生卒年不详,赵州宁晋(今河北邢台宁晋)人,乃宋初宰相曹利用之族孙。

曹利用曾代表北宋出使辽国,成功签订“澶渊之盟”,因议和有大功,宋真宗为奖赏他,就赐了一座位于京城普惠坊的院子给他。

曹希蕴也算是出身于宋室贵族之门。她自幼聪慧,五岁即能赋诗属文。十五岁时,凡古今书籍,博览无遗,书一经目,终身不忘。

然而,这样一位天才女子,在十五岁那年却做出了一件让人不解的事,

“尝谓处世居家,均在樊笼,因不愿嫁,脱身遁去。”

在古代,十五岁的女子是最佳的待嫁年龄,然而,此时的曹希蕴却认为待在家里,如同是被囚在笼里,她更是不愿嫁人,偷偷的离家出走了!

经过几年的游历生涯,在21岁那年,曹希蕴隐居于少室山玉华峰,

“栖神导气者凡十余年。惟恐一物累己,衣粮不赍,人自供给,有若神助。”

后来,家人得知曹希蕴在少室山修道,前来寻觅,曹希蕴又“宛转潜避”,不见家人。

齐人张公谏议得知曹希蕴之异,度为女冠。后来,曹希蕴欲受箓[lù](道士获得官方承认时颁发证书的仪式),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她就四处云游,以积累受箓之资。

等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曹希蕴受箓于阁皂山(位于今江西省樟树市东南)。于是,四方始知仙姑之名矣。

曹希蕴并不是四处化缘,而是利用自己的文采,通过卖诗文来获得资金并维持生计。

某一天,曹希蕴到达汴京化缘,京城街头出现一个擅诗能文的道姑,这在当时来说绝对是一个大新闻,当时有很多人前来围观。

这同样也引起了大文豪苏轼的关注,为了一睹女道姑的学识和风采,苏轼还特意邀请了几位文坛好友前去拜访曹希蕴。

苏轼等人一见到曹希蕴,只见这位道姑一脸庄严肃穆,完全不是市井那些舞文弄墨的轻浮女子,苏轼等人在欣赏之余不由得又多了几分敬重。

苏轼曾在《书曹希蕴诗》中说:“近世有妇人曹希蕴者,颇能诗,虽格韵不高,然时有巧语。尝作《墨竹》诗云:记得小轩岑寂夜,月移疏影上东墙。此语甚工。”

苏轼对“记得小轩岑寂夜,月移疏影上东墙”这两句的喜爱,更是化用在了自己的词中:

《定风波·雨洗娟娟嫩叶光》 苏轼

雨洗娟娟嫩叶光,风吹细细绿筠香。

秀色乱侵书帙晚,帘卷,清阴微过酒尊凉。

人画竹身肥拥肿,何用?先生落笔胜萧郎。

记得小轩岑寂夜,廊下,月和疏影上东墙。

只是遗憾的是,曹希蕴所作的《墨竹》一诗并未流传下来,只是留下了那两句,这大概还是受苏轼《书曹希蕴诗》的缘故才流传了下来。

曹希蕴有三首完整的诗词,我们来欣赏下:

《新月》 曹希蕴

禁鼓初闻第一敲,乍看新月出林梢。

谁家宝鉴新磨出,匣小参差盖不交。

《西江月·灯花》 曹希蕴

零落不因春雨,吹嘘何假东风。纱窗一点自然红。费尽工夫怎种。

有艳难寻腻粉,无香不惹游蜂。更阑人静画堂中。相伴玉人春梦。

《踏莎行·灯花》 曹希蕴

解遣愁人,能添喜气。些儿好事先施力。画堂深处伴妖娆,绛纱笼里丹砂赤。

有艳难留,无根怎觅。几回不忍轻轻别。玉人曾向耳边言,花有信、人无的。

《新月》一诗用“宝鉴新磨出”来比喻刚出林梢的新月,显得新奇而巧妙。

《西江月·灯花》

上片着重描写灯花的生命历程,下片则写灯花本身的品性,字里行间都透露出诗人本身的审美情趣。灯花有艳无香,淡泊自然,不像自然界之花,凭着艳丽的花容和一缕幽香,处处招蜂引蝶。

这首词难道不是曹希蕴自身的写照吗?她即使出身名门,才华横溢,但追求的却是一种冷僻孤寂的人生,一种自甘淡泊的境界。

《踏莎行·灯花》一词的意境和《西江月·灯花》

相似,但语境更加活波。

曹希蕴在写诗文的时候,署名往往是

“曹仙姑”

,于是,她的“曹仙姑”名号也随同她的诗文一样流传了出来,成为当时众人皆知的“仙姑”。

曹希蕴还写过一首道家经典的诗歌——《灵源大道歌》(又名《文逸曹仙姑大道歌》),这是一篇比较通俗的道家炼金丹读本,全篇共一百二十八句,运用自然的铺叙,阐明自己的观点,解说修道之术,可谓是一首道学上的经典诗作。

北宋末期的皇帝宋徽宗生性好道,又喜欢会做诗文的人,他听闻曹仙姑之名后,诏其入京城,

“欲为仙姑建宫观,恳辞不获,则仅受数楹,为楼以奉三清。”

宋徽宗还专门为曹希蕴赐名

“道冲”

,诏加号“清虚文逸大师”、“道真仁静先生”。

在宫观即将落成之时,仙姑辞世,葬于开封县新里乡。曹希蕴去世之后,宋徽宗

“诏尽索其所作,贮于玉清和阳宫”

。不久,“靖康之耻”爆发,仙姑的作品大概随同宋室珍藏的那些宝物一起毁于战火,因而民间少有流传。

上一篇:咸丰朝

下一篇:汉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