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批奏折,最常用的话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朱批,是古代皇帝用朱砂红笔,在大臣递上来的奏折上写下批语的动作,全称为“朱批奏折”或者“朱批谕旨”。
在历史上,奏折始于清朝顺治年间,到了康熙年间才形成固定制度,到雍正时才开始真正大放异彩。因此,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朱批,都是清朝皇帝们所写。从康熙一直到宣统,九位皇帝的御笔朱批,据统计足足有143万多件。
而在这些朱批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3个字——“知道了”。在清代有朱批存世的皇帝中,个个都很喜欢在奏折上写这3个字。台北故宫博物院甚至还专门办了一场“‘知道了’朱批奏折特展”。
第一个在朱批上用这3个字的,就是康熙帝。他写下的“知道了”,现在被做成纸胶带,一度被卖断货。
对于喜欢用“朕就是这样的汉子”等大白话来批奏章的雍正帝来说,“知道了”3字也几乎是他的口头禅。
而对于曾经用“放你的屁”4个字回复大臣的乾隆帝来说,“知道了”、“好”这种简单直接实用的话术,也是他的最爱。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皇帝们为何喜欢用“知道了”这3个字,回复大臣们呢?
一、
保密
刚才说到,奏折产生于顺治时期,但臣子向皇帝书面汇报工作,却是历朝历代都有的事情。古代,有一定身份的大臣可以直接向皇帝汇报工作,不需要经由其他官员之手,所以也称为“密疏”。到清康熙帝时,就发展成为了密折制度。
密折,理论上其内容只有皇帝和大臣两个人知道,这是皇帝掌控天下局势和朝堂动向的一把利器。因此,极为隐秘的工作安排,皇帝可能只回复“知道了”3字,不一定只是让大臣们自己去猜该怎么做。必要时,他还是要对大臣面授机宜的。“知道了”3个字,看似是不表态,实则是一种暗示,这也显示出密折非一般的隐秘性。
二、
敷衍
清朝皇帝们素以敬业著称。像雍正这种勤政的人,批阅奏折到后半夜,也是常有的事。
但从现在我们看到的一些奏折内容来看,大部分都不是十万火急或者意义重大之事。
比如当时闽浙总督跟康熙帝的奏折:“这是台湾的土产叫芒果,献给皇上”。康熙批复:“知道了,这种东西没什么用,不要再送了。”
但是,过了一个月,闽浙总督仍然照本宣科,上奏了同样的内容。康熙只能无奈回复:“知道了,以前没看过芒果,本来想看看,看了之后似乎没什么用,以后不要送了。”
雍正年间,有个叫孙文成的杭州织造,隔三差五就向皇帝上“请安折”,一连20几折,均是同一内容,弄得雍正也只能回复:“朕安”。
有人会问,臣子隔三差五就用这些“垃圾信息”刷屏,不怕惹怒皇上吗?
实际上,真实情况恰恰相反。我们说奏折是皇帝掌握真实情况的利器,如果一些臣子长时间不汇报、不请安,后果会怎么样呢?肯定会被皇帝猜忌。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用频繁上奏折,即使说些无关紧要的话,也要刷一下存在感。对于这种折子,皇帝虽然觉得批起来麻烦,只能用“知道了”3个字来敷衍一下,但内心里仍然觉得此人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