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武帝简介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前141-前87年在位),西汉第七位皇帝,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母亲是王皇后。汉武帝是一个大有作为的皇帝,对内他加强中央集权,独尊儒术,大大发展了秦汉大一统王朝;对外反击匈奴,解除了汉初以来北方的边患,开创了庞大的帝国疆域。
1、太子之位
汉武帝刘彻的太子之位,其实与陶公主刘嫖(汉景帝姐姐,窦太后窦漪房的女儿)有关。公元前153年,刘彻以皇子的身份被封为胶东王,同年汉景帝长子刘荣(刘彻异母长兄)获封为太子,也是在这时候,陶公主刘嫖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想将女儿阿娇嫁给太子为妃,但太子母亲栗姬对刘嫖一点好感也没有,反而愤怒的推辞了公主提出的亲事。刘嫖碰了一鼻子灰,便转而向汉景帝宠爱的另一位姬妾王夫人提出亲事,希望让女儿陈娇嫁给她的儿子刘彻,王夫人很快就同意了。
女儿亲事定好后,陶公主刘嫖还是对栗姬的态度耿耿入怀,便在弟弟汉景帝面前经常说栗姬的坏话,时间久了景帝开始对栗姬印象变差起来,另外刘嫖还经常在景帝面前夸奖王夫人的儿子刘彻,使得景帝对王夫人和刘彻非常喜爱。公元前150年,王夫人设计陷害栗姬,她唆使大臣向景帝请求立栗姬为皇后,景帝在朝上大怒,不仅将进言的大臣处死,还废太子为临江王。之后在刘嫖和王夫人的运作下,于公元前150年6月6日,王夫人被立为皇后,6月18日,刘彻被立为太子。
2、登基为帝
公元前141年,16岁的刘彻继位,是为汉武帝,此时窦太后虽已年来,但权势不减;公元前140年,武帝欲推新政,但新政推崇者与之理念不同,窦太后由是不悦,所以汉武帝和窦太后证据不同,这也是窦太后汉武帝为什么争斗多年的主要原因。公元前135年,窦太后病逝,汉武帝正式开始他的征程!
3、文治武功
汉武帝刘彻是一个想大干一番的君王,所以彻底掌握朝政后,他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对内,削弱诸侯王权力,加强中央集权,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辟丝绸之路,大大发展了秦汉大一统王朝;对外,反击匈奴,解除了汉初以来北方的边患,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
二、汉武帝刘彻怎么死的
汉武帝刘彻最后是病死的,死在五柞宫,享年70岁,葬于茂陵。刘彻其实已经非常长寿的,因为皇帝很耗精力,而且他是历史上最多老婆的皇帝,后宫18000人,这还能活70岁真的很惊人!虽然汉武帝文治武功都不错,但他好大喜功,多次的战争和许多政策,导致文景之治的盛世急转直下,社会矛盾趋于尖锐,所幸的是他能够及时改弦更张,为后来昭宣中兴定下了基调。
汉武帝简介详细
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十六岁时登基。
为巩固皇权,中央设置中朝,为加强对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监察,在地方设置十三州部刺史,令六百石级别的刺史督察二千石级别的郡国守相。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
汉武帝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另有开辟丝绸之路,在轮台、渠犁屯田等创举,并置使者校尉,建立年号、颁布太初历、兴太学,影响极为深远。
但在位后期穷兵黩武,又造成了巫蛊之祸,因此留下负面影响。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

扩展资料:
名字由来:
汉武帝幼年曾以彘(彘即猪)为名的说法出于志怪小说《汉武故事》:“景帝亦梦高祖谓已曰:‘王美人得子。’可名为彘。’及生男,因名焉。”
而《史记·孝景本纪》和《汉书·孝景纪第五》已经明确写明刘彻被立为胶东王前,名字已经是彻了,根本没有使过彘字。即使是后世的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卷第十六·汉纪八》,也没有采信《汉武故事》的说法,由此,幼名彘是以讹传讹。其实,汉代彘彻同音,说汉武帝本名刘彘是同音致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