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开始,美国上空发现会发光的椭圆盘飞行器,当时的报纸把它称为“椭圆形的发光体”,这是当代对不明飞行物的兴趣的开端,后来人们着眼于世界各地的不明飞行物报告。UFO一词源于美国空军的“蓝皮书计划”,该计划的第一任负责人是爱德华·鲁佩尔特上尉,他正式发明“UFO”一词。
引起UFO现象大体分为四类:已知现象的误认,未知自然现象,未知自然生物,第四类是指有明显智能飞行能力、而非地球人所制造的飞行器,即外星文明的飞碟。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一的国家在开展对不明飞行物的研究、已出版的关于不明飞行物的专著约350余种、各种期刊近百种。
可以说,自从相机被发明出来以后,世界各地的“UFO”目击事件便多了起来。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不明飞行物的“高发期”是在上世纪。在古代没有照相技术,所以古人在看到了不明飞行物之后,没办法拿出手机相机记录下证据,只能将目睹的情况诉诸文字。
因为古代人普遍敬畏鬼神,所以有相当多的UFO目击事件被理解为神祇,或是不干净的东西在作祟。到了近代,后人们便将这些文字理解成古人脑洞大开的产物,鲜有人将其联系到UFO上。当然,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笔者从清代文献中找到了一则原汁原味的“UFO目击事件”。
这一事件非但有文字记载,还有图片为证,且并未被划为鬼神之流,真可谓史所罕见的不明飞行物目击证据。
清朝末年,有个叫吴有如的画家。这位画家另辟蹊径,于上海开办了我国第一份时事画报《点石斋画报》,此刊真可谓史上第一份有图像的报刊。不过,当时并没有数码相机,所以画报上的图像都是吴有如一笔一笔画下来的,并配上了生动的文字说明。
清光绪十八年,《点石斋画报》上出现了这样一则内容,标题为《赤焰腾空图》。画面上可以看到,南京的朱雀桥上行人摩肩接踵,大伙都在抬头看着天空。天空上有什么东西呢?一团硕大的火球。在那个年代,根本没有飞机飞艇,所以空中有飞行物的场面还是比较震撼人心的。
吴有如凑巧也在现场,于是他便立即拿出画笔,勾勒出这一盛况。在翌日的报纸上,吴有如刊载了这幅画,并配上了生动的文字:
“九月二十八日,晚间八点钟时,金陵城南,偶忽见火毯一团,自西向东,形如巨卵,色红而无光,飘荡半空,其行甚缓。维时浮云蔽空,天色昏暗。举头仰视,甚觉分明,立朱雀桥上,翘首踮足者不下数百人。约一炊许渐远渐减。有谓流星过境者,然星之驰也,瞬息即杳。此球自近而远,自有而无,甚属濡滞,则非星驰可知。有谓儿童放天灯者,是夜风暴向北吹,此球转向东去,则非天灯又可知。众口纷纷,穷于推测。有一叟云,是物初起时微觉有声,非静听不觉也,系由南门外腾越而来者。嘻,异矣!”
无独有偶,民国时期亦有目击者见到了火球,并将其理解为不明飞行物:
“是夜,星光满天,却无月色。各人正在险滩,瞥见空中忽起一道圆光,大可亩许。圆光中有一紫一白两种色,此前彼退,此缩彼涨,各人看得眼花。足有五分钟,白光便不见,仅有紫光,在一圆光内渐缩渐小,初如笆,继如斗,如碗,如拳,如指,忽尽灭。众人静坐呆看,其他游客见者,无不惊异万分,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相比之下,这段记载远不如吴有如的目击记录详备。
可以说,吴有如是个非常合格的记者,这份目击报告十分详备。不明飞行物飞过城市的时间、观察的地点、目击的人数、飞行物的体积、飞行物的颜色、飞行物的速度以及对飞行物原貌的猜测等记载均十分详细。当时还有一位目击者声称在火球出现时,能听到细微的响动。
即便是在航空学专业人士看来,吴有如文字的专业性也非常值得倾佩。
首先,吴有如将不明飞行物的特点与流星进行了比对,并明确表示此物并非流星。
其次,吴有如根据当天的风向和不明飞行物的飞行方向,判断不明飞行物并不是小孩子燃放的孔明灯。
最后,吴有如还知道采访其他目击者,从一位老叟的口中获取证据,且记录下旁人眼中的不明飞行物。
倘若,吴有如活在当代并目睹了不明飞行物,那么,此人一定会写出一份相当专业的目击报告,为现代学者提供研究素材。
那么,吴有如发现的火球究竟是什么呢?
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大抵是球形闪电。所谓球形闪电,是一种因气体漩涡而产生的闪电通路,只不过因为这种闪电通路多出现于气流的转弯处,所以呈现出球形的外观。引发球形闪电的,是一团带有高电荷的气体混合物,其中的主要物质有氢、氧、氮。上世纪避雷针未曾普及的年代,许多群众都曾目睹过球形闪电,各地都有类似的记载。
参考资料:
【《赤焰腾空图》、《球形闪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