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换太子”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宋仁宗,后世很多人都拿他的故事改编成了各种各样的影视作品,比起宋仁宗的功绩和政治建树,更为人知的竟然是他的八卦故事。
宋仁宗身上的八卦故事
宋仁宗的养母是刘娥,她本身没有生育能力,皇帝临幸了她的宫女李氏,李氏生下来的孩子交到了刘娥的手中抚养。
宋仁宗从小就被有心之人提醒,他的养母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女人,为了能够有属于自己的孩子,不惜亲手杀掉他的生母,为得就是让宋仁宗和刘娥离心。
他年幼的时候从来都没有主动询问过听到的谣言是真是假,宋仁宗登基以后,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大,为了给自己的养母刘娥证明清白,同时也为了给自己解惑,宋仁宗牌中意的选择给生母开棺验尸。
在古代很多时候都讲究死者要入土为安,开棺验尸是非常不孝顺的行为,但是宋仁宗却顶住了来自于社会各界的压力,选择给自己的母亲开棺。
打开棺木的那一瞬间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在那之前有人认为刘娥对李氏心存妒忌,甚至不会给她好好安葬,但是事实却打了所有人的脸。
李氏棺椁的木材非常珍贵,里面的陪葬品也都是按照皇宫中妃子的规格安排的,死后被人化上精致的妆容,换上代表着身份品级的宫服,还在棺木中灌上了足够水银,担心棺木中的尸体腐坏或者是被虫子侵蚀。
这样的待遇足以证明了刘娥并没有对李氏有任何不满,而且李氏能够得到这样下葬的待遇,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刘娥。
宋仁宗也不是是非不分之人,在确定了事情的真实性以后,他立刻对刘娥道歉,并且表示之后再也不会因为这种事情就对她产生任何怀疑,要把她当成自己亲生母亲一样来敬重。刘娥也原谅了他的行为,母子二人自此以后重归于好。
宋仁宗对待身边的人宽容又善良
若是在其他朝代,朝廷中的大臣有胆子去指责皇帝后宫的家务事很有可能下一刻脑袋就搬家了,但宋朝没有那么多的规矩,无论在哪都讲究言论自由。
就连宋仁宗被自己的皇后抓破脸的这件事都可以被大臣们津津乐道,时间一长,发生在宋仁宗身上的趣事就接连不断地流传了下去,就连普通百姓茶余饭后都可以作为资谈。
宋仁宗本人并不在乎这件事,他在死后能够得到仁宗这二字,说明他当真是一位宽仁的帝王。
有一些臣子为了讨得皇帝的欢心,会在各地搜罗一些珍贵的古玩珠宝,甚至是名贵草药献给皇帝,可是宋仁宗在收到这些礼物的时候从来不开心。
“这些珍宝绝对不是你在半路上无意发现的,若是想要拿这些东西来讨我欢心,定然有很多百姓放下他们手中的农活和原本的生计外出寻找,这样的礼物就不要送给我了。”
送礼的官员听到宋仁宗如此开口,连忙吓得跪地求饶,宋仁宗有没有因为这件事情就追求他的责任,反而提点了其他大臣们不要做出伤害百姓的事情。他身为皇帝,不仅对于百姓宽仁,对身边伺候的宫女太监也是一样。
曾经有一名厨师在做菜的时候,不小心混进去了一粒沙子,宋仁宗吃到沙子之后第一反应是惊讶,他环视了一下四周,发现并没有人注意到,直接把沙子吃下去了。
这么做很有可能会损伤龙体,但是宋仁宗却不在意,他担心自己如果将这件事情说出去,做菜的那名厨师很有可能会被斩首,吃下一粒沙子和保住一条人命是轻松可以做出选择的问题。
后来那名厨师知道皇帝为了自己做出了这样的事情感动得哭晕过去数次。
宋仁宗非常珍惜才子
为人善良宽容的宋仁宗对于朝廷中的臣子也非常仁爱,他从来不因为臣子说出一些有违自己心意的话就轻易惩罚任何一个人,而且他善于意识到自己身上的不足,接受他人的指责。
包拯就是宋仁宗一手扶持起来的清官,他不仅可以对朝廷中的大臣们先斩后奏,就连皇亲国戚都难逃他的“法眼”。
宋仁宗的宽容不仅让朝廷中的臣子可以畅所欲言,就连宫中的妃子都有胆子为了自己的亲人谋利,一名贵妃哭泣着恳求宋仁宗给自己的父亲安排一个职位,架不住妃子的恳求,宋仁宗就打算安排一个轻松的职位给岳丈。
可谁知道包拯知道这件事情后,第一时间站了出来,
“若是因为是您妃子的亲人,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开后门,那么日后您又要如何管理朝廷,朝廷中怎么能以法度立威?”
几句话将宋仁宗训斥得面红耳赤,他连忙开口向包拯承认了错误,表示自己绝对不会再犯。
身为一名皇帝,能够被手下的臣子指着鼻子痛骂,宋仁宗也是头一遭了,不过他并没有对包拯有任何怨恨之情,反而欣赏他仗义执言,最后还是没有给岳丈行方便之门。
范仲淹也经常就自己的见解说了出来,无论言辞是否激烈,只要他说出来的事情对国家,对百姓有益处,宋仁宗都会一一采纳,并且从来不会追究他的失礼之处。
在朝廷中闹灾荒的时候,范仲淹居然有胆子指着皇帝的鼻子要求皇宫中的贵人们每天都要少吃一餐饭,将节省下来的这些钱财送到京中灾民那里。
宋仁宗今后第一反应便是给了范仲淹权力,让他去灾区去帮助灾民,还从国库中拿出不少钱财,宫中的一应花费也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节俭。
正是因为皇帝的这种态度,让朝廷中多了很多敢于直言的臣子,也给宋朝带来了一股全新的气象,百姓们对宋仁宗感恩戴德,官员们也都纷纷感叹自己遇到了一位仁慈善良的君主,但这样一位仁德的君主却以八卦出名实在是有些可惜。
参考资料
《狸猫换太子》
《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