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世宗耶律阮为什么能成为皇帝?夺位还是合法继位?
947年5月15日,辽太宗耶律德光病逝于栾城(今河北省栾城县)。次日,永康王耶律阮即皇帝位于柩前,是为辽世宗。然而,令人颇感不解的是,辽世宗并非太宗的儿子,而是侄子。太宗本人共有五子,当时还全都在世,他在临终前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儿子,却要传给侄子呢?考虑到辽世宗的父亲和辽太宗当年有夺位之争,后世许多人猜测辽世宗一定是趁着太宗病逝的时机将皇位夺取到手,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
辽世宗的父亲耶律倍是契丹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长子。耶律阿保机在世时,耶律倍被册封为皇太子,成为皇位的法定继承人。然而在耶律阿保机去世后,更偏爱次子的皇后述律平(耶律阿保机之妻)却坚持要让次子耶律德光继承皇位。在经过长达一年的明争暗斗之后,耶律倍最终屈服于母亲和多数契丹贵族压力,让位给自己的二弟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登基称帝后,对自己那位被迫放弃皇位的哥哥始终感到不放心。他派人监视耶律倍的一举一动,并不断削弱耶律倍的影响力。最终,惶惶不可终日的耶律倍选择了从海路逃往中原,并受到了后唐皇帝的热烈欢迎。
几年后,后唐被灭国,耶律倍在战乱中被杀。史书上关于耶律倍的死因有两种解释:一是被后唐皇帝李从珂派人杀死;二是被契丹人扶持的后晋傀儡皇帝石敬瑭杀死。自此,耶律倍和耶律德光的皇位之争才算彻底结束。
不过,当年耶律倍出逃中原的时候,却没有带走自己的儿子,包括长子耶律阮在内的耶律倍诸子都继续生活在辽国。
耶律阮自幼聪颖好学,深得辽太宗的喜爱。太宗将他带在身边抚养长大,偏爱程度比自己的亲生儿子都有过之而无不及。耶律阮成年后,不仅长得仪表堂堂,身材魁梧,而且待人宽厚,慷慨大方,还精通骑射,是一个典型的契丹杰出青年。
946年,辽太宗率领大军入侵中原,耶律阮随军出征。辽军在攻灭了后晋之后遇到中原地区军民的全力抵抗,辽太宗迫于无奈只好决定撤回辽国。在班师回朝途中,他突发重病去世,之后便是耶律阮继承了太宗的皇帝宝座。
很多人认为耶律阮之所以能继承皇位,一定是用了非常手段,因为按照汉人的思维惯性,皇位如果不是传给自己儿子,那就必然与阴谋相联系。可事实上,将国家的最高权力传给强者在游牧民族中是很常见的现象。当时辽国虽然已经接受了许多汉文化,但其民族本身的特性并未丧失。辽太宗将皇位传给侄子耶律阮,在契丹人眼中其实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辽史》对于此事的记载也仅有一句话:“夏四月丁丑,太宗崩於栾城。戊寅,梓宫次镇阳,即皇帝位於柩前。”正因为这件事情并无蹊跷,所以用简简单单几个字就可以表达清楚。然而后世一些野史专家却以汉人继承制度的思维去强行解读辽世宗承袭皇位的过程,并得出他是夺位的结论,这简直令人哭笑不得。
即便抛开契丹人的传统不谈,仅以当时的现实环境考虑,耶律阮也是继承皇位的不二人选。
首先,耶律阮本身足够优秀。从身份上来说,他是太祖皇帝耶律阿保机的嫡长孙;从影响力上来说,他在契丹贵族中受到了普遍的尊敬;从能力上来说,他是当时辽国皇室中最杰出的一位。综合各方面条件来看,耶律阮都是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
其次,辽太宗当年是在母亲述律平的支持下从大哥耶律倍手中夺取到了皇位。然而述律平还给儿子增添了一个附加条件,那就是在他百年之后,将皇位传给三弟耶律李胡。耶律李胡性情暴戾,残忍无道,任何人都看得出来,如果耶律李胡当上皇帝,对辽国而言必然是一场灾难。辽太宗将半生的心血都投入到了江山社稷,他怎么忍心将其托付给耶律李胡呢?
此外,辽太宗几个儿子当时的年纪都还太小,长子耶律璟也只有十六岁。无论影响力还是个人能力,都不具备成为一国之君的资格。如果辽太宗按照与母亲的约定把皇位传给耶律李胡,这位心狠手辣的老三恐怕不会轻易放过对自己皇位有潜在威胁的侄子。而耶律阮宅心仁厚,待人以宽,完全是个值得托付的对象,这也是辽太宗在临终前会决定将皇位传给耶律阮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辽世宗耶律阮之所以能成为皇帝,本身就是一个合法继位的过程。所谓的夺位阴谋,不过是后世野史专家胡乱揣摩的结果。正是辽世宗通过合法程序获得皇位,他才会得到绝大多数辽国贵族无条件地支持,并在之后与述律平、耶律李胡的夺位之争中击败后者,正式成为辽国历史上的第三任皇帝。
参考文献:《辽史》
耶律阮
辽世宗耶律兀欲(917-951),名阮,阿保机孙,父耶律倍,曾封为永康王。太宗病死于归途中时,他随行军中。在宗室大臣耶律安抟、耶律吼、耶律洼等拥戴下,他于947年4月戊寅日继位,改年号为“天禄”。在位4年,951年被耶律察割等杀,时年35岁。辽世宗耶律阮起于政变,伏于政变。成也屋质,亡也屋质,耶律屋质曾因三寸不烂之舌成功使他坐稳江山,又因漠视屋质之言而亡于察割之乱。岂非命哉?
众多少数民族地区由于长期处于奴隶社会,只有少部分贵族掌握着军队。
在首领的产生上,他们从部落“推举制”到“世选制”,耶律家族甘为人臣,韬光养晦,扶持遥辇氏联盟逐渐兴盛,打破了中原王朝和周边北方强权对契丹部落的长期节制。秉承先人威德,辛苦积攒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的综合实力,遥辇氏联盟的末代首领耶律阿宝机策马开路,述律平皇殿后守土安内,二人夫唱妇随一路征战杀伐,建章立制,苦心经营九个寒暑后开国称帝。但是当他们跟随汉族的步伐一起进入封建社会时,不管如何改革,依然无法回避为争夺皇权而发生残酷的内部斗争。
正在唐朝四分五裂,藩镇割据,内战频仍,各大军团逐鹿中原之际,一个大辽帝国却在悄悄崛起。身长九尺、气度不凡的英俊青年耶律阿保机被推举任命为迭剌部夷离堇,一年后,因战功显赫,成功镇压蒲古三族叛乱,晋升为总知军国大事于越兼夷离堇,掌握了契丹联盟的军政实权,到唐天祐四年,通过部落联盟选举的仪式,祭坛告天,即可汗位,成为契丹族新的首领。耶律阿保机即位以后,采取措施调整保持契丹各部规则之间的势力均衡,以稳固自己的统治。并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积极向外扩展,进行政治改革,壮大国力。到第十年的时候,正式称“大圣大明皇帝”,建年号“神明”,国号契丹,从此宣告了契丹国家的诞生。此后,便开始了更大规模的对外扩张和军事征服。以“上承天命,下统群主”而自命,不满足于统治荒芜的北方草原,而将目标盯向富庶的中原地区。他认为契丹族是中国人,他要做全中国的皇帝。他梦寐以求的就是夺取河北、挺进中原,建立不朽功业,不料东征西讨病死军中。
耶律阿保机和述律氏生有三个儿子,长子耶律倍,为人聪明好学,性情外宽内挚,尤好读书,不喜射猎,能做文章诗赋,知音律,善绘画,还精通医药,针砭之术,曾被立为太子,号称人皇王。次子耶律阿德光,相貌雄勇威武,精于骑射,长期随父外出征战,累立功绩,参与军国事务,20岁就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三子耶律李胡。耶律德光自幼对母后奉事恭谨,述律氏病了不吃饭,他日夜服侍左右。每当做错事,述律氏一瞪眼,他就表现出非常害怕的样子,唯母命是从,为述律氏所钟爱。阿保机死后,述律氏及诸将领奉阿保机的梓宫还皇都时,耶律德光暗受母后之命,镇压了渤海叛州,赶回京城。耶律倍被封为东丹王仅几个月,这时让其子监国,也急忙回到皇都,兄弟俩开始了争夺帝位的斗争。
述律氏回到皇都后,匆忙召集朝中大臣们商议国嗣之事,不料贵族大臣、南院夷离堇耶律迭里首先明确表示:“帝位宜立嫡长!”得到众人附和。见此,述律氏知道若强行立耶律德光为帝,势必引起诸臣的抵制和反对,所以她决意先清除反对势力,为德光继位扫平道路。天显元年十一月,述律氏以图谋不轨的罪名,首先把耶律迭里等抓了起来投入大牢,然后对他们严加刑讯,要他们承认谋叛之罪,前后被杀者数百人。创制契丹文字的耶律突吕不等人,也被怀疑党附耶律倍,要予以惩办,突吕不只得赶快逃离京城。朝中诸臣,人人自危,无人敢议立嗣之事。耶律倍清楚地知道自己继位无望,甚至有杀身之祸,便对诸臣说:“我弟德光功德过人,人心所属,宜主社稷。”愿意让位。
耶律德光即位后,决定继续推行对外扩张政策,决心要实现太祖的遗愿。
改定官制,逐步建立起“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北面官、南面官两套政治制度,同时注意礼贤下士,重用汉族士人辅佐自己。亲率精锐步骑军10余万人,先后经过三次大的军事行动,占领开封,晋出帝被迫投降。947年正月,耶律德光备列法驾仪仗进入开封城,举行了登基仪式,完全以汉族皇帝的礼仪接受白官朝贺,表示自己已是全中国的皇帝。但是后来认为夺取河北、挺进中原、做全中国皇帝的愿望已经实现,江山已定,不仅没有继续采取积极措施安抚民众,相反做了一些激化民族矛盾,不利于巩固统治的事。令契丹以牧马为名,四出掳掠,自筹给养,称为“打草谷”,引起了后晋官员的不满,敌意越来越严重。河东节度使刘知远率先起义,建立汉政权,各地一些后晋官吏也先后起兵降汉,攻打辽军。耶律德光无奈北还,并在途中病死。
耶律德光一死,辽、汉诸将就开始密谋策划,或欲拥立新主,活欲图谋自立。
其中,耶律阮也开始为自己登基做准备。耶律阮是太宗的哥哥耶律倍的儿子,仪观丰伟,为人内宽外严,娴骑于射。他为人大方,太宗常赐给他绢帛等物,都往往是随即转手再赠送给自己的亲朋挚友,由此落得一个“好施与”的名声,与同僚相处甚为融洽,在契丹朝廷中,威望也越来越高,曾经被封永康王。当时统领兵马的南院大王耶律吼和北院大王耶律洼两个人,以太宗长子寿安王耶律璟、太宗的胞弟耶律李胡以及述律皇太后留守都城、音讯不通为由,商议立耶律阮为帝。耶律阮尚犹豫不决,担心太后。谋士安抟说:“两位大王既知先帝欲以永康王为储贰,立之为帝,就不要有什么顾虑。永康王贤明,人心已属,今日之事,还是宜速不宜缓,若禀明太后,太后必立李胡。李胡残暴,路人皆知,他若嗣位,社稷不知要成什么样子呢。”于是耶律吼、耶律洼召集全军,说明拥立之意,并号令军中:“永康王是人皇王的长子,天人所属,当立为帝。若有不从者,以军法论处!”众将以太祖死后,述律太后曾杀将官数百人,此时也怕北返遭害,都欣然从命。耶律阮于是在太宗梓宫前即皇帝位,接受众将拜贺。述律太后在上京听说耶律阮继帝位,大为恼怒。她虽对耶律阮也很疼爱,但此时却不能容忍他擅立为帝,即命李胡与天德等领兵南下,抢取皇位。
听说太后发兵,耶律阮领兵进驻南京,派皇族五院夷离堇安端、详稳刘哥率军迎战李胡。
安端军在泰德泉与李胡军相遇,双方交战。这时,因许多将领及其亲属分别在耶律阮和李胡军中,仗打起来,势必父子兄弟相互残杀。将士们出现强烈的厌战情绪,述律皇太后所派汉将、排阵使李彦韬也率部阵前倒戈,降耶律阮,太后一边军心涣散。见此情景,耶律阮派属将、郎君勤德过河面见述律太后,表示愿意和解。耶律李胡却把耶律阮一边将领们留在上京的家属全部抓起来,以致京城流言四播。述律太后命人修书一封,交由屋质面见耶律阮讲和。起初,耶律阮还因太后偏袒耶律李胡,说了一些气话,经耶律屋质再三劝导,怨恨始解,派耶律海思复见太后。双方往返数日,才约定罢战协议。耶律阮的帝位终于得到述律太后及其他契丹贵族的认可。
大同元年,耶律阮进入上京,正式实施他的统治。
耶律李胡并不死心,仍间接、直接地倚仗述律太后的支持,结纳同党,再谋夺权。为彻底打击反对派,耶律阮采取了果断强硬的措施,以谋废立之罪名,把李胡连同太后迁到祖州囚禁起来。加封曾经拥戴过自己的耶律吼、耶律洼等人。同时,耶律阮尊母萧氏为皇太后,把母亲一族的亲属定立为国舅帐。
但是耶律阮的皇权统治并没有完全稳固下来。由于他倾慕中原文化,政治上重用汉族士人,军事上信任投降晋军。逐渐引起契丹贵族的不满。天禄二年,萧翰与太宗的次子耶律天德以及耶律刘哥、耶律盆都等勾结一起,阴谋造反,发动政变夺权。耶律阮得知,命屋质分别对他们审讯定案,诛杀天德,流放刘哥于边地,罚盆都出使辖戈斯,萧翰施以杖刑后被释放。天禄三年,萧翰与阿不里一起写信联络明王安端,再次谋反。不料书信被耶律屋质截获,下令把萧翰处死,把阿不里关进牢狱,贬安端统领部族军,阿不里死在狱中。
耶律阮稳固了自己的统治以后,集中精力南顾中原地区。
这时,中原地区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刘知远在晋阳称帝,耶律阮召集群臣,商议大规模出兵南征。打下了贝州高老镇,兵掠邺都、南宫、堂阳等数州地,杀后汉深州刺史史万山,俘获甚多。次年,耶律阮又亲自领兵南侵,攻下安平、内丘、束鹿等城,仍俘掠而还。天禄五年九月,耶律阮准备南征,却不料又发生了叛乱。察割本因拥立之功,被耶律阮封为泰宁王。还在萧翰叛乱时,察割即因揭发其父安端参与萧翰谋反,得到耶律阮的宠信,让他留在朝中,极得信任。但察割背地里却在积极活动,策划夺权。耶律屋质看出了他心怀叵测,提醒耶律阮注意。耶律阮不信,此次南征,仍让察割统军从行。等耶律阮军队到化州祥古山,与太后萧氏祭奠耶律倍后,与群臣聚饮大醉时,与耶律盆都密谋,乘机发动叛乱。当天晚上,趁夜深人静,察割与盆都率心腹士卒分别突入耶律阮和萧太后帐中,将他们杀死,自立为帝。
耶律阮在政变中夺取的帝位,又在政变中被杀,年仅34岁。
察割政变成功,正在洋洋得意的时候,寿安王耶律璟带兵包围了他的府邸。派了一个年轻的侍卫跑到阵前高声喊道:“诸位将士听着,寿安王谕旨,你等受叛贼察割的胁迫,误入歧途,犯了弑君之罪,只要及早归降,一律既往不咎,倘若兵刃相见,只有死路一条。”传令侍卫的话音刚落,察割阵中的一个夷离堇便带着自己的部下扔掉武器跑到耶律璟的阵前投降,接着,剩下的那些将士也纷纷地跑了过来,察割已经溃不成军。察割威胁耶律璟说,如果不马上退兵,就要把人质全部杀掉。耶律璟一时也没了主意,正在双方相持不下之时,一个将士高喊:“太宁王,我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如果不是大王你先起兵废了先帝,他寿安王又怎么能当上皇帝?请派人去给寿安王讲清这个道理,把皇位让给他当,他会感谢你的。”察割一听,觉得很有道理,认为只要过去今天这一关,以后当皇帝的机会还多的是。于是让耶律敌猎当使者去了。寿安王果然非常痛快地答应了,并命令他们两个回去把太宁王察割叫过来,接着就下令让自己的队伍撤了回去。
耶律璟的牙帐里只有耶律璟和他的叔父娄国两人在等着察割,按辈分察割比他们两个都大。
因此,察割摆出长辈的样子,大摇大摆地坐了下来,刚要开口说话,娄国已经抽出宝剑,一剑刺进了他的胸膛。耶律璟在耶律屋质等人的辅佐下,轻而易举地平定了察割之乱,这种果断的举动,折服了各部大王和众位文臣武将,他们再次跪倒在他的面前,请他登基即位。谁知,耶律璟本是个胸无大志的人,当上皇帝后,对于如何治理国家也没什么长远打算。他的三大爱好,一是打猎,二是喝酒,三是睡觉。他在位的19年,契丹贵族内部争夺皇位的斗争几乎年年发生,最多的一年反叛事件竟然有三起之多。后来因为他的残暴激怒了奴隶们,终于被几个奴隶合谋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