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是怎么死的?
关羽在败走麦城时为吴将截获,被孙权下令斩于临沮。
建安二十四年十月,江东大将吕蒙乘关羽与樊城守将曹仁对峙之时偷袭荆州,攻占了关羽的大本营江陵。关羽两面受敌,急忙从樊城撤兵西还,驻扎在麦城。
同年十二月,关羽率数十骑出逃,一路突围至距益州不过一二十里的临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遇潘璋部将马忠的埋伏,被擒,和长子关平于临沮被害。
扩展资料
细读《关羽传》更可发现,历史上的关羽极度缺少政治头脑。他不懂得联吴抗曹的重要性,拒绝孙权的联姻,态度很不友好,辱骂求婚的使者:“犬子怎能配上虎女?”得罪了东吴。
这之后的故事人们都熟悉了,孙权谋取荆州后,将关羽父子斩杀于临沮,孙刘联盟也彻底破裂。
千百年后,关羽不再是那个凡人的关羽,他的一切性情、弱点被人们羽化、升华,逐渐变成了一个完人。
隋朝佛教天台宗的创始人智者大师授关羽亡灵“菩萨戒”,他被封为伽蓝菩萨。
唐高宗拉关羽入武庙,与姜子牙并驾齐驱。道教天师编造了“关公大战蚩尤”的弥天大谎,关羽又成为道教的头号尊神。
历代帝王更是对他屡加封号,宋徽宗封他为忠惠公,明神宗封他为关圣帝,清道光皇帝封他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
他的名号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比孔子的“大成至圣文宣王”还高出一筹。他在洛阳的墓地仅次于皇帝的陵墓,称为“关林”,他的庙宇,与孔庙一样,遍布中国……
关羽是怎么死的
说到关羽之死,一代英豪被杀,无不令人惋惜,那么关羽是怎么死的?和汉中之战有关系吗?很多都知道是败走麦城,但关羽之死和张飞之死一样,其实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但最后却都是那样结局,只能感慨一句,造化弄人。我们现在来看一看正史上记载的关羽是怎么死的。
关羽是怎么死的,最全阴谋论揭秘建安24年,刘备称汉中王,认命关羽为前将军。七月,关羽不顾来自东吴的威胁,率军攻打樊城的曹仁。并派人深入曹魏的占领地区策反,扰乱敌人后方。曹操派大将于禁助战,关羽借汉水淹曹魏七军,生擒于禁,威震华夏,曹操打算迁都以避关羽之锐。
司马懿等建议联合孙权,要孙权从关羽背后袭击。曹操采用此策。孙权派吕蒙等做好了准备,并在十月出军,而且将要进攻的战略告诉曹操。但曹操的谋臣董昭却认为,应当把东吴的打算泄漏出去,这样可以让关羽早日退兵,而且也可以让关羽和东吴相斗,曹魏作收鱼人之利。曹操命人写成文字,用箭射到关羽营中。但关羽看到了之后,犹豫不决,又耽误了时间。
关羽的手下守南郡的太守糜芳,将军士人平常皆受关羽的轻视感到不满,孙权派人来诱降,二人便投降了孙权。吴军以蜀军将士的家属为人质,出兵配合曹军,前后淹击蜀军,蜀军溃败。 关羽仅带着少量的随从向蜀军控制的上庸撤退,他们日夜兼程,连续数日未休息,十分疲累。在接近蜀境关羽竟被吴军的一个小将马忠生擒。关羽被擒后,坚决不降,被东吴斩杀,死时约56岁。
关于关羽是怎么死的,记载就是如此,但后人总是喜欢对此加以分析,甚至有的说关羽之死其实就是一个阴谋,因为只有关羽死了,才是皆大欢喜的结局。而究竟是谁害死的关羽,分析来分析去,又成了是诸葛亮害死的(孔明表示:这个锅我不背!)。而真相真的如此么?我们接着往下看:
1、关羽之死是自找的这种说法认为:关羽之死完全是关羽本人自作孽,不可活。关羽骄傲自大;又不善于处理内部关系,“,遂致荆州军团的领导班子内部矛盾丛生。同时还拒不执行诸葛亮《隆中对》中早已拍板了的联吴为盟的基本外交政策,对孙权主动联姻的提议做了粗暴的拒绝。性格决定命运,关羽实际上是死在了自己这种刚愎自用、目中无人的性格上面,所以关羽是怎么死的,关羽自己要负责。
2、诸葛亮“害死”的持此观点者认为:从水淹七军到军败身死,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成都方面未出一兵一卒支援荆州,这种现象太反常。作为刘备的谋主,亲自提出了“跨有荆益”发展蓝图的诸葛亮,面对发生在荆州上空的风云变幻,竟然没有向刘备提供一言半句的建议,这更加反常。
据此,持此观点者进一步认为:诸葛亮缄口不言的沉默态度实际上是不负责任,是在玩忽职守,而且是有意为之。原因很简单•.诸葛亮胸怀大志,他希望人主不仅仅能够“贤”自己,还希望人主能够进一步地“尽”自己,让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尽”的出仕标准决定了诸葛亮所谋求的既不是什么贴身秘书,也不是什么办公室主任,更不止于某一部门主管,而是拥有全部经营大权的总经理。这位以职业经理人为人生目标的卧龙先生进入刘备集团之后,很长时间里都只能屈居第三把交椅。二把手关羽成了他必须逾越却又难以逾越的一道障碍。刘备在世之时这道障碍已经如此顽固,刘备去世之后关羽的势力势必更加锐利与突兀。所以,当荆州上空危机四伏的时候,诸葛亮一反常态地沉默了。他的玩忽职守导致了刘备对荆州局势的恶性发展掉以轻心,缺乏清醒的认识,最终铸成恨事。
3、关羽是怎么死的,刘备要负责这种观点将成都方面不发一兵一卒救援荆州的主要责任归到刘备身上,而不是诸葛亮。救不救关羽只能是刘备自己的意思,诸葛亮还不足以左右这个大局。刘备的用意是想假手东吴除掉关羽巩固自己的集权统治,更重要的是为儿子刘禅扫清障碍,扫除潜在的权臣。
一个貌似合理的解释在肯定“刘备负责说”之前,有两个难题急需作出合理的解释:该如何看待刘备和关羽之间“恩若兄弟”、“名为君臣,实犹父子”的亲密关系?(2)以放弃荆州这种方式除掉关羽,这种巨大的代价,刘备是否愿意?当然,在预设立场之后,作出“合理”的解释其实并不难。
其一,刘备能够听从诸葛亮的建议,将“恐易世之后难以制御”的养子刘封处死,可见紧要关头儿女情长坚决地服从于政治利益是刘备的基本行事准则。刘封和刘备是养父子关系,关羽和刘备是义兄弟关系(“恩若兄弟”),二者具备了相当强的可比性。刘备既然能够忍痛杀掉养子刘封,自然也可能借刀杀人除去关羽。
其二,对于刘属荆州的实际价值,需要重新作出评估。自刘表死后,一直到关羽覆败,这段时间荆州始终处于三足鼎立的局面。早期是刘备、刘琦、刘琮三足鼎立,赤壁之战以后变成曹操、刘备、孙权三足鼎立——曹操据有荆州北部的南阳郡全部、南郡和江夏郡的一部分。孙刘双方战后就“分赃”问题先后有过两次大规模的协商与调整。建安二十年,孙刘双方达成了一个书面的协议,“遂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备”。“南郡、零陵、武陵以西”这部分地区实际上就是建安二十四年关羽所丢失掉的那部分荆州,面积仅占整个荆州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荆襄七郡:南阳郡、江夏郡、南郡、长沙郡、桂阳郡、零陵郡、武陵郡。刘属荆州仅仅拥有半个南郡、一个武陵郡和一个零陵郡)。
除了面积的大小之外,还应该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全面考察刘属荆州的价值的大小。荆州的政治中心历来都偏重于北方的襄阳、宛城,这些重镇都控制在曹操的手里。《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南阳郡人口为243万余,长沙郡人口为105万余,这些人口大郡都不归刘备所有。荆州的文化重心也偏北,故而荆北乃荆州人才的渊薮,刘属荆州部分除了零陵郡的开化程度稍髙一些外,武陵郡根本就是蛮荒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