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太子丹

时间:2023-06-27 00:23:58编辑:奇闻君

一生忠于燕国的太子丹,他的结局是什么?

前言:

燕太子丹的名字叫做姬丹,是战国末期燕国的太子。公元前232年,秦国攻灭韩国前夕,燕太子丹被送到秦国当人质。但是,当时秦王嬴政对燕太子丹非常不友好,侮辱了燕太子丹。于是,燕太子丹偷偷地从秦国逃回了燕国。回到燕国之后,燕太子丹开始寻求报复秦王嬴政的办法,最后见到了荆轲。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着燕国督亢的地图和樊於期的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临行前,燕太子丹为他送行,荆轲唱出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千古名句。最终,在呈献督亢的地图时,图穷匕见,行刺失败,荆轲被秦王的侍卫击杀,就这样死了。

是时,侍医夏无且(jū)以其所奉药囊提(d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chuāng)。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战国策》

荆轲刺秦王

那么燕太子丹到底为什么要派荆轲去刺杀秦王?是为了燕国的兴亡还是为了报一己私仇?

燕太子丹其人

因为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在历史上,燕太子丹的知名度还是很高的。但是,人们对他的评价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有的人认为,燕太子丹这一生都在为燕国的崛起和生存而努力,虽然最终他也没能挽救燕国于危难,甚至还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可以说燕太子丹对于燕国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把自己的生命都交给了自己的国家。

也有的人认为,燕太子丹所做的这些都是应该的。身为燕国太子,他理应为自己的国家而努力,他的做法,其实与战国时期的其他王公大臣们并没有什么分别。如果燕国灭亡了,燕太子丹的荣华富贵,权势地位也会随着国家的灭亡而消失,所以他不得不为燕国付出。

燕太子丹剧照

燕太子丹与秦王嬴政

实际上,燕太子丹与嬴政曾经有着一段深厚的友情。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为了取得相互信任,经常把王子或王孙作为人质抵押给对方,以保证两国之间合约的履行。燕太子丹就是这样,被燕王喜送到了赵国做人质。就是在赵国,燕太子丹结识了嬴政。

当时嬴政的父亲子楚在赵国做人质,而嬴政就出生在赵国。可能是因为相同的命运和遭遇,使得这两个少年成为了好朋友,据史书记载,“燕太子丹与与王善”、“秦王政少时与丹欢”,可见,当时两个人的关系是非常要好的。

初,燕太子丹尝质于赵,与王善。——《资治通鉴》

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而秦王政生于赵。其少时与丹欢——《史记》

后来,嬴政被他的老爸接回了秦国,没过多久,他老爸就去世了,嬴政成为了新的秦国国王。由于燕太子丹小时候曾与秦王是好朋友,所以,为了交结秦国,燕王喜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又把燕太子丹派往秦国做人质。

想到即将可以见到昔日的好朋友,燕太子丹心里非常地高兴。但,当他来到秦国之后,发现一切都跟自己想的不一样。此时的秦国已经成为了各诸侯国之间最强大的一个,对于燕太子丹的到来,嬴政完全没有久别重逢的喜悦,反而是一脸的冷漠和歧视,史书记载“秦王不礼”。

及秦王即位,丹质于秦,秦王不礼焉,丹怒,亡归。——《资治通鉴》

对于嬴政的无礼和冷漠,燕太子丹感到非常的屈辱。于是,多次请求嬴政放他回国。但是,嬴政却百般刁难,故意不让他走。据说,面对燕太子丹的请求,嬴政不但没同意,甚至还冷嘲热讽地说:“等乌鸦的头变白,马生出犄角,就准许你回国。”没办法,最后,燕太子丹只能想法设法,历经千辛万苦地逃回了燕国。

燕太子丹质于秦,秦王遇之无礼,不得意,欲求归。秦王不听,谬言曰:“令乌白头,马生角,乃可许耳。”——《燕丹子》

秦始皇剧照

荆轲刺秦王

就在燕太子丹逃回燕国之时,秦国把赵国灭掉了,陈兵易水河畔,马上就要兵临燕国了。眼看着燕国即将遭遇灭顶之灾,燕太子丹在这个时候开始策刺杀秦王。

那么,燕太子丹到底为什么要策划刺杀秦王嬴政呢?真的是担忧燕国会灭亡吗?还是另有别的目的呢?难道他没有想过荆轲刺秦一旦失败,会给燕国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吗?

当时的秦国已经是各诸侯国之中的头号强国,已经灭掉了韩国和赵国。如果荆轲刺秦的计划一旦失败,或者是泄露出去,那么势必会激怒秦国。到那时候,秦军就会渡过易水河,直接消灭燕国。这一点难道燕太子丹没有想过吗?

史书上记载,燕太子丹在计划刺秦这件事上咨询了很多人的意见。其中包括自己的老师鞠武、燕国侠士田光以及刺秦的实施者荆轲。这些人都是有名的智者和侠士,难道他们也没有认识到后果的严重性吗?

实际上并非如此,在燕太子丹询问他的老师鞠武时,鞠武就明确地否决了他的这种想法。鞠武告诉燕太子丹说,如果事情一旦败露,就等同于给了秦国一个攻打燕国的理由,而燕国无论在军事实力还是综合国力上都比不上秦国,到时候就只有灭亡的下场。

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北有甘泉、谷口之固,南有泾、渭之沃,擅巴、汉之饶,右陇、蜀之山,左关、肴之险,民众而士厉,兵革有馀。意有所出,则长城之南,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史记》

荆轲剧照

可是,燕太子丹并没有听他老师的话,反而还私自收留了秦国的叛将樊於期。当时,鞠武极力反对收留樊於期,可燕太子丹却说樊於期是他的朋友,不能因为迫于强暴的秦国而抛弃他所同情的朋友。由此可见,燕太子丹刺杀秦王嬴政的目的已经很明确,他考虑的是他自己,而不是燕国的兴亡。

那么,燕太子丹真的的认为仅凭荆轲就可以改变天下的局势吗?

秦国之所以能够成为诸侯国之中的头号强国,并不单单是因为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早在嬴政之前,秦国就经历了数十年的变法,使得国力大增,在对阵“战国七雄”的其它六国中有了压倒性的优势。

比如,秦武王荡举鼎被砸死之后,秦国出现了一段时间的内乱,陷入了国中无主的状态。在那时候,山东六国趁机联合起来攻打秦国,但最终以失败告终,还被白起斩首二十四万人,让山东六国再一次跌入低谷。

可见,秦国不是一个依靠强有力的君主统治,才能够走向巅峰的国家。即使荆轲刺杀秦王成功,在对战山东六国的时候,秦国依旧有着压倒性的优势,依旧有一统天下的实力。更何况那个时候,秦国已经消灭了韩国和赵国,大军已经到达易水河边,在这样的情况下,燕太子丹又凭什么认为杀掉秦王就能够避免燕国的灭亡呢?

按理来说,如果燕太子丹真的是为了燕国的安危考虑的话,他应该等万事俱备,有了百分之百的把握再动手,不容有任何闪失。而事实上,在荆轲还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情况下,燕太子丹就极力地催促荆轲上路。本来荆轲是要等到他的那位朋友到了再动身的,结果燕太子丹给他派了个秦舞阳就让他动身了。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战国策》

秦舞阳剧照

而且,为了让荆轲尽快上路去刺杀秦王,燕太子丹让人用纯金给荆轲打造打水漂的金片;还杀了千里马,把肝脏煮了给荆轲吃;甚至还把美女的双手砍了下来作为礼物送给荆轲。燕太子丹这种不顾燕国贫弱,刻意讨好荆轲的行为,更像是让他为自己去达成某种心愿,而不是为自己的国家做贡献。而燕太子丹指派的秦舞阳就是个废物,一见到秦王后就浑身发抖,吓得变了脸色,根本没帮上什么忙。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史记》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燕太子丹派荆轲去刺杀秦王,名义上是为了燕国的安危,但更多的是为自己出一口恶气。年轻的时候燕太子丹与嬴政曾有一段深厚的友情,可是当嬴政当上秦王之后,却不念旧情,百般刁难、羞辱自己,所以燕太子丹一直怀恨在心。不管是收留樊於期也好,还是策划刺杀嬴政也好,都是在与秦王嬴政对着干。

嬴政要杀的人,燕太子丹就收留他;嬴政想要一统天下,燕太子丹就派一个刺客去刺杀他。燕太子丹所说的通过刺杀秦王嬴政来阻挡秦国的兼并之势,只不过是一个幌子,在整个事件当中,燕国更像是燕太子丹的一个借口,更像是燕太子丹能够策划这件事的底气。

荆轲刺秦王

所以,燕太子丹能够忽略事情败露的后果,执意地策划这件事。因为燕太子丹根本不用考虑失败的后果,如果事情失败,那么他还有燕国作为后盾,他还可以利用燕国军队来对抗秦军,他自己依旧可以完好无损,所以燕太子丹才会毫无顾忌。

可以看出,燕太子丹并不值得同情。如果他真的为了燕国着想,那么他就应该听老师鞠武的话,踏踏实实地为燕国的发展谋取新的道路。就像秦国曾经在危难当中崛起那样,切切实实的脚踏实地的去寻找新的发展方向,而不是冒险派一个刺客去刺杀秦王嬴政。

燕太子丹和秦王嬴政从小是朋友吗?

不是的,

从年龄来看,太子丹比嬴政大十几岁,在荆轲上殿刺秦时(前227年),两人对话中可以看出(见史记),嬴政质问当年太子丹逃离秦国的事,而荆轲回答太子丹不懂事等等,嬴政说太子丹都40多怎么还叫不懂事?当时嬴政32岁,而太子丹近50岁了,

从经历来看,嬴政小时候(14岁以前)一直在赵国做人质,太子丹小时候在燕国,大约在前230年前后来到秦国做人质,两人小时候应该是没见过面吧。

太子丹和嬴政本是好友,为何又要派荆轲刺秦王?

秦国作为当时的大国不断的进行侵略扩张,燕国危在旦夕。大家都知道秦国的地位在那个时候是非常高的,因为秦国最初所处的地界是没有优势的,土地狭小贫瘠,为了国家的繁荣可能历代的君王都秉持着一个要向外发展的目标,尤其是嬴政这样具有军事谋略的大王,他果断的一个个征服了附近的几个国家,眼看着战火就要烧到自己家门口,太子丹肯定不会不为所动的。

太子丹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危必定要作出反抗。燕国虽然从实力上比不上其他几个在历史上留下辉煌成就的国家,但是身为一国之首的太子丹还是非常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的。面对秦国的潜在威胁,太子丹想尽办法想要保护自家国家的安全,这才派荆轲去对付秦王。

说到荆轲,想必大家都跟了解“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荆轲是一个非常能言善道,并且具有头脑的人,太子丹选择他去对付秦王,能看出君王对他的信任和期望。同时荆轲没有推脱,果断担负起这份责任,并且做好了献身的准备,可见太子丹选择他是一个非常正确的抉择。

太子丹和嬴政的关系其实算不上好友。可能有一些对历史有研究的人会知道太子丹曾经做人质的时候与嬴政交好,在幼时一起玩耍过。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后来太子丹还被送到秦国做过人质,此时的旧时玩伴身份已经存在了难以磨灭的差距,况且身为秦王的嬴政对待太子丹的态度已经算不上好了。太子丹也是这样,他们都有了不能推卸的责任义务,你死我活是两个人的必然结局。

上一篇:梵蒂冈在哪个国家里面

下一篇: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