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杵成针的主人公是谁?
铁杵成针的主人公是李白。
故事: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但是小时候读书并不用功。有一天,他的书读到一半,就不耐烦了:“ 这么厚一本书,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啊! ”于是他干脆不读了,把书一扔就溜出去玩。
李白快乐地跑着,忽然,他看见一位老奶奶正在磨刀石上用力地磨着一根铁棒。李白觉得很奇怪,便蹲了下来,傻傻地看了好一阵。老奶奶也不理会他,只是全神贯注地磨着。后来,李白忍不住了,问道:“ 奶奶,您这是干什么呢? ”
“ 我在磨一根针来缝衣服。 ” 老奶奶头也不抬,专心地磨。
“ 磨针? ” 李白更加奇怪了, “ 这么粗一根铁棒怎么能磨成针?! ”
老奶奶这才抬起头来说:“ 孩子,铁棒再粗,我天天磨,还怕它磨不成一根针吗! ”
李白听了,恍然大悟,“ 对呀 ! 只要有恒心,再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的,读书不也是这样吗! ”
于是他便立刻转身跑回家去,拾起扔在地上的书本,专心地读,从此也不再敢偷懒了。后来他终于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
“铁杵磨成针”这个成语就是比喻只要长期努力不懈,再难的事也能成功的。这个成语也说成“只要工夫深,铁 杵磨成针”。
扩展资料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
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李白成功地在中塑造自我,强烈地表现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独特个性,因而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他喜欢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现自我,在诗中毫不掩饰、也不加节制地抒发感情,表现他的喜怒哀乐。
铁杵磨针的主人公是谁
一、铁杵磨针的主人公是谁?
铁杵磨针的主人公是谁?我们知道李白是蜀地生人。我们可能不知道的是李白身材高大,长得也很帅,也是风流公子一枚。其中原因是李白是个混血儿,放在古代,李白的母亲是一个胡人贵族,他的家庭也很富裕。所以李白能遇到这个磨针的老太太也是命中自有安排。
话说这李白的父亲也是一个豁达之人,这个书生去遥远的地方求娶一个媳妇,作为一个书生也能在官场驰骋。儿子大多和父亲相像,所以李白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也理所当然。但由他诗中的“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语气,我们就不难想象这李白小时候是个不好好学习的小孩。
二、李白和磨针婆婆的故事这天李白逃课成功,怀着愉快的心情蹦哒在绿色的田野上。老远看到一个年迈的婆婆。这个情景是不是有点熟悉,仿佛西游记中唐僧也遇到过仙人化作的老婆婆给予指点。那么这个婆婆的出现就有点神仙点拨天选之子的意思了。
这里说李白是天选之子真的一点也不为过,与同一时期的杜甫对比,李白很少在诗中表达生活的苦。他的诗都是潇潇洒洒,瞧遍高山大海,丝毫不为国事家事烦扰。磨针这个婆婆的出场道具是一根铁杵,她埋头在水边不停的磨杵。
这个情景当然引起了年幼李白的注意。我们有没有想过,老婆婆这么大年纪,腿脚也不太好,一个人跑到荒郊野外,再者说,她把铁杵卖了能换多少针?我们既然能想到,聪明的李白就算当时没有反应过来,以后也能慢慢发觉。
三、铁杵磨针给李白的影响我们当然能想到,这一切都是为李白准备的,背后的人可能是神仙,也可能是他有大智慧的父母。这件事情给他的影响和平时接触到的事情完全不同,所以李白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铁杵磨针的故事可能教会了他有毅力,我觉得更多的是让他别的方向思考。
以后李白成为唐玄宗的座上宾,大臣脱靴,贵妃磨墨。那样一个文思敏捷,心灵活泛的人,为什么这样狂呢?这当然有他原本的志向和气节在里面,还有就是铁杵磨针可能让他发现有人在期待他成才,名留青史,那他这样做才能不辜负他人这样的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