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殿英盗墓

时间:2023-07-21 13:22:25编辑:奇闻君

东陵大盗孙殿英的盗墓始末原由?

1928年(民国十七年),张宗昌最终败北。5月,孙殿英赶紧向蒋介石投诚,被收编委任为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他率部退守蓟县和遵化一带,清东陵所在地。

孙殿英为筹措军饷,以军事演习为名,盗掘乾隆皇帝与慈禧太后的陵墓,收罗大批珍宝,一时间舆论大哗,但孙殿英不惜血本给民国上下人等行贿,压下这桩民国最大盗墓案,不了了之。该事件史称“东陵事件”,国民政府不追究孙殿英的责任,导致溥仪和国民政府完全决裂,这是溥仪和日本人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扩展资料:

清东陵坐落在河北省遵化市境西北部马兰峪的昌瑞山一带,西距北京市区125公里,距离天津150公里,是清朝三大陵园中最大的一座。整座陵园共有5座帝陵,4座后陵,5座皇妃陵寝,8座皇子陵寝,4座奶妈坟,1座贞官墓和1座穆公墓,其中部分皇子陵寝分布于天津市境内。

这些陵寝均建造于清朝年间,整座陵园的最后的2位墓主人下葬于1935年。清东陵在清朝存续期间一直都有专门的机构主持祭祀,也有专门的部队对陵寝及其周边进行护卫。

清朝灭亡后,清东陵的保护机构已经无力守卫整座陵园,这导致清东陵在1952年前多次遭到抢掠和盗掘,其中以1928年时孙殿英制造的盗案规模最大,破坏也最为严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东陵重新得到了专门机构的保护,该机构的保护范围经历过多次变化。1961年,清东陵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30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01年1月,清东陵被列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其中孝陵、景陵、裕陵、昭西陵、菩陀峪定东陵、裕妃园寝六处陵寝可供游客参观。

孙殿英盗墓

孙殿英在盗慈禧陵寑的同时,另一路士兵也在盗掘乾隆皇帝的裕陵。怪事就是从这里开始…… 谁挡门!

1928年,6月,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军长孙殿英准备盗挖慈禧东陵、乾隆的裕陵、康熙的景陵。

不过要盗陵寑夺宝,必须先找到地宫入口,孙殿英部下,梁朗先此时说话了;他认为可以派人寻找流存於坊间的陵寑"葬宝图",另一方面寻找熟知地宫入口高人,因为当时,陵区周围住有不少守陵人和修陵工匠的後代。

终於,通过两个守陵人查听到了一个名叫苏必脱林的人可能知晓,苏必脱林当年参与了慈禧安葬全过程,正是孙殿英想找的人!

一个星期後的7月8日,苏必脱林从家中被带到慈禧陵前。

慈禧陵有隆恩殿、明楼、宝城等多个建筑组成,在威逼利诱下,苏必脱林指点了慈禧陵地宫入口处,明楼旁侧琉璃照壁下面。掘陵官兵怎麽也没有想到,如此重要设施,竟然就在大家都可以看到,却都不会往上面想的地方。果然,士兵很快就挖到金刚墙,然後用炸药将金刚墙强行炸开进入地宫。

孙殿英当时分三路人马,对三座陵同时动手,并要求在三天之内完成。乾陵、景陵地宫的入口先後被顺利的被找到,被孙殿英盗陵取得成功。让苏必脱林没有想到的是,孙殿英在完成对三座清陵的盗掘後,将他拉到一条掘陵留下的深沟边枪毙了!

孙殿英在盗慈禧陵寑的同时,另一路士兵也在盗掘乾隆皇帝的裕陵。怪事就是从这里开始…… 谁挡门

孙殿英在顺利打开乾隆裕陵前面几道门後,最後一道门怎麽打也打不开,用粗树干撞门也无济於事。

士兵情急之下,只好将其炸开。石门炸开後,士兵惊讶地发现了一个天大的奇事,裕陵内葬有乾隆和孝贤纯皇后、哲敏皇贵妃等6人,其他五个棺椁都在石床上,唯独乾隆的"走"了下来,将石门死死的顶住,以致士兵无法将门打开。

让士兵无法理解的是,当年乾隆沉重的棺椁安置到地宫石床上後,为确定风水线,校准龙脉最旺的方位,在棺的四角放了四块很沉的龙山石。这四块龙山石牢牢的固定乾隆沉重的棺椁,为何乾隆的棺椁会独自"走"了下来。

有专家认为这是渗漏进地宫的地下水产生浮力作用,将乾隆棺椁漂起所致。但…其它五具为何不动? 裕陵被盗之後,重敛者描述了他进入乾隆地宫时所见到的悲惨情形…

「我持灯进入地宫,见有白骨数节浮於泥水之中,不能辨其是男是女,其情状比西太后陵凄惨百倍。」 未腐化的女屍!

後人随後重敛屍骨,发现墓中6具屍骨只剩4个头骨,屍骸全碎。而一具压在石门下的棺椁里,重敛者找出一具头骨,因为骨骼较大,判断是乾隆头骨。找到乾隆头骨後,只剩一人头骨没找到。棺椁里众人找遍了也不见踪影,人们猜测可能被盗墓者带出了地宫。就在人们快要放弃寻找时,令人吃惊的事情发生了!

在地宫西北角的深水里浮现出一具完整的女屍,面目如生,令人惊异。根据推断,这具女屍应该是孝仪皇后。死後被追封为孝仪皇后的她,是嘉庆皇帝的生母。

这位孝仪皇后死于乾隆之前,同处一个地宫,为何唯独她的屍骨保持如此完好?遗臣们心中大惑不解。遗臣心中疑惑尚未解开,又一个问题让他们困扰不已,那就是如何区分那些散乱骨骸的身份呢?讨论了数日,最终决定合葬一棺,此举开创了有清以来帝后妃同葬一棺的惟一特例。重新葬完慈禧、乾隆帝后妃遗骨後,人们盖上残缺的棺盖,掩闭石门,再将隧道完全填封。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两座地宫才再次被打开清理。

不过同样的"鬼挡门"怪事在1975年又发生了一次!考古专家清理乾隆裕陵地宫时,乾隆的棺椁这次又"走"了下来,它顶着了石门,起到了自来石的作用,让人无法顺利进入裕陵地宫。

乾隆棺椁顶门一事,至今专家未能拿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因此,只能让乾隆棺椁"走动"、"看护"自己陵寑成为千古谜题。

在所有的反盗墓手段中,最为神秘的是“机弩”。

机弩是什么东西?

实际就是暗设在陵墓死穴(盗墓者必经之地)处,可以自动发射利箭的一种反盗机械装置,其原理与现代步兵使用的自动步枪相似,足可见古人在反盗方面的智慧。在古人来看,这也是一种高科技了。这种技术在秦汉时期已相当成熟。

机弩的实战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卷6),徐市带数千童男童女去东海求“不老药”时,因在蓬莱遇到了大鲛鲁鱼,便请嬴政派神箭手与他同往,“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嬴政“乃令入海者赍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自然嬴政在营造自己的陵墓不会不使用这种装置。史载,太子胡亥袭位后,“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

其实在机弩发挥作用,自动射杀入侵进墓道者之前,还有一个“拦路虎”,也是反盗手法,就是用自来石顶死墓道。在帝王陵中,反盗设计严密,在专供棺椁运行的长长墓道上,由入口到地宫一般至少设有三道,多者七道,重达数吨至吨数十吨的石门把守,此门固若金汤,最外面一层俗称“金刚墙”。而金刚墙的位置也相当隐蔽,没有知情者很难找到。

1949后官方发掘的第一座帝王陵寑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定陵”,这也是迄今为止惟一一座主动发掘的帝王陵寑。1956年5月19日考古人员挖了第一铲土,但直到当年的9月2日这天,才找到传说中的、写有“此石到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的“指路石”,找到了金刚墙。而在金刚墙的石门后,一般都顶有一根同样神秘的“自来石”。这块石头,其实是一根长方形的石柱,起抵门棍的作用,有“一石当关,万夫莫开”的奇效。

棺椁摆定,人员退出,这自来石是怎么将门顶住的?

一般顶门都是人在里面才能完成的。原来秘密在石门和门轴的设计,两门的对接边缘扣槽,门轴上下端打磨成球状,又在两扇石门中间齐门缝的相同部位,打凿时多留出一个凸起的槽口。关闭石门前,工匠将自来石放在地面的石质凹槽内,通过一把特殊的工具——“7”字状、俗称拐钉的物件套住自来石。当人从地宫中全部撤出后,先关起一扉门,工匠拉动拐钉,让其慢慢前倾,使之与石门上预留槽口对接。石条倾斜后,借助巨大的重量,会压迫有门轴的石门转动。这时候工匠迅速拿开拐钉,石门自动关闭,直至完全合缝——两端均插在石槽内的自来石将石门死死顶住,不知窍门的人根本无法打开。

上一篇:双鱼玉佩灵异事件

下一篇:汝南加油站闹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