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波的发现有什么意义
首先,这一发现填补了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的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
爱因斯坦1916年发表的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宇宙诞生之初产生的一种时空波动——原初引力波——的存在。过去近百年中,广义相对论的其他预言如光线的弯曲、水星的近日点进动以及引力红移效应都已获证实,唯有原初引力波因信号极其微弱,技术上很难测量,而一直徘徊在天文学家“视线”之外。剑桥大学博士、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CITA国家研究员”马寅哲认为,原初引力波的发现是支持广义相对论的又一有力证据,相对论所预言的所有实验现象全部被验证,实验与理论符合得都很好。
其次,这一发现打开了观测宇宙的一扇新窗户。
在天文学几百年来的发展过程中,人们观测宇宙的主要手段是观测光,也就是说几乎所有天文实验都是在收集光子。而根据标准宇宙大爆炸理论,大爆炸之后约40万年,光子、电子及其他粒子混在一起,宇宙处于晦暗的迷雾状态,光无法穿透。而引力波则不同,它诞生在宇宙大爆炸之初并以光速传播。从事引力波研究多年的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理论物理学家劳伦斯·克劳斯认为,引力波被测量到,意味着人们可以通过引力波而一直追溯到大爆炸之后仅仅10的负35方秒的极早时期,同时引力波也可以作为另一种观测宇宙的手段。引力波天文学这门新学科的大门也由此打开。
第三,这一发现有助于真正理解宇宙大爆炸原初时刻的物理过程。
根据上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暴涨理论,140亿年前,在大爆炸之后不到10的负35方秒的时间里,宇宙以指数速度急剧膨胀,即所谓“暴涨过程”。原初引力波忠实记录了暴涨时期的物理过程。马寅哲告诉记者,现在关于大爆炸原初时刻的理论模型有数百个,但“到底哪个对,还是都不对,在今天之前是不清楚的。但如果(美国科学家的)结果是真的,那么很多理论模型会被排除”。
第四,这一发现意味着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测量将会进入下一个重要里程碑。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宇宙大爆炸的“余烬”,是一种弥漫在整个宇宙空间中的微弱电磁波信号。过去几十年中,人们测量微波背景辐射,其实主要测量的是温度场的信息,却一直没有测量到引力波的独特印记——B模式偏振。目前,全球多个小组在探测引力波,新发现无疑将极大鼓舞他们的士气,并促进有关国家进一步加大科研经费和人力资源投入。
马寅哲表示:“此项工作若获证实,当之无愧是诺贝尔奖级的工作。而且在此之后,关于引力波的诺贝尔奖可能还会再出现。宇宙‘暴涨’理论的提出者也可能获奖。”克劳斯也对新华社记者说,新研究还需要进一步验证,但如果获得证实,它“可以跻身过去25年最重要的宇宙学发现之列”并可能获得诺贝尔奖。
引力波是什么
大家都很好奇引力波是什么,其实引力波就非常类似于在水塘当中扔下一块石子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水面激起波纹,而引力波就是当大量的能量释放到时空当中,引起的时空自身的震动。水波也叫做水的涟漪,所以引力波有时候我们也称之为时空的涟漪。
引力波是谁发现的
最初引力波只是一种物理概念,有爱因斯坦于1939年提出。但最近在2015年9月14号,引力波被美国的两个不同的设备同时探测到。
而探测原理是利用激光干涉,类似于一个放大版的迈克尔逊干涉仪。它的工作原理很简单,两个相互垂直的激光,在经过等长的距离,被反射回来以后,如果没有引力波经过,那么最后反射回来的强度会彼此抵消。
相反,如果有一个引力波经过,那么在某个方向上就会挤压时空,使得另外一个垂直的方向上会拉伸时空,从而导致激光经过的距离发生变化。
不过,人类真正首次发现引力波的时间是在2016年2月11日23点40分左右,是由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发现的,其负责人是David Reitze教授。
引力波有什么实际意义
以前科学家探索宇宙的方式主要是依靠望远镜,而引力波则可以帮助人类以另一种方式探测宇宙或天体,比如说两个黑洞合并的时候所产生的频率,在几十赫兹到上千赫兹之间,这个频率正好和我们声音的频率非常类似,所以就有一些人说引力波给人类打开了一扇倾听宇宙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