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一百元纸币将在11月发行,虽然外观与现在的百元钞差别不大,但也让不少人喜滋滋地研究起了未来钱包里的新住客。
不管百元大钞变成什么样,最重要的还是这张薄薄的纸能换回来什么东西。
今天小编准备揣上几张百元钞,带大家去近百年的时间里大(sui)肆(bian)挥(kan)霍(kan)。
1、1935年:100块可以买4千斤大米
民国初期纸币发行中的无政府状态相当明显,国家银行、商业银行、特种银行、外国和中外合办银行、省市银行,甚至店铺商号都可以发行纸币,国家货币和地方货币并存,直到政府下令改革,终于开始统一发行纸币。
抗战前的百元大钞能买多少东西?在重庆可以买四千斤大米,在汉口可以买三百多斤猪肉。当时上海公安局的巡警一个月收入大概十块钱,如果放开吃喝的话,生活差不多可以达到这个样子:
很多人应该都记得《情深深雨濛濛》第一集里,依萍心一横到陆家要母女俩的生活费,“两百块!好大的口气!”官太太雪姨的嘲讽在当时确让小编费解了一阵子,不过也就是小时候压岁钱那么点儿,现在想来,在购买力爆棚的三十年代,两百块确实不是小数目。
2、抗战到内战时期……天知道能买啥
战争是最烧钱的。抗日战争之后又是内战,军费吃紧的民国政府大量印刷统一流通的法币。从1945年到1948年,民国政府发行法币5500多亿,比战前多了近400倍。
法币自然迅速贬值,1927年还能用百元大钞买回两头牛,十年后只能买到一个煤球。
3、金圆券,我就呵呵了
为了扭转情况平稳物价,政府在1948年决定实行币制改革,法币、黄金、白银、外国货币都被要求强制兑换成金圆券。不到一年后,一百元金圆券就只能买千分之二点四五粒米了。
当时上海发工资的场景是这样的↓
有趣的是1949年五月新疆出现了面值为60亿的纸币,折合金圆券是一万元,以当时上海的物价来算大概可以买77粒大米。
5、这时候中国人民银行很行
1950年前后第一套人民币逐渐被推广到全国并成为唯一合法货币。
到建国初期,一百元人民币可以买到八百斤大米或者一百三十多斤猪肉,对于月收入二十多元的普通城市工人来说已经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了。
6、百元大钞江湖上失传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到六十年代初,各种物资、尤其是食物因为你懂得的原因而奇缺,一百元仅仅能买到五十个油饼(壹读君吐槽:和今天差不多)。不过那时并没有什么百元人民币,因为第二套人民币在最初发型时的最大金额也不过五元而已。
三年自然灾害后不久开始流通第三套人民币,最大面额大了点儿,十块。拿十张最大面额的第三套人民币能买到一百多斤的猪肉或鸡蛋、近七百斤的大米,或者两千斤的蔬菜。
△请拿好
7、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100元可以买70斤猪肉
改革春风吹满地,百元大钞要争气。1987年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自1987年4月27日起,陆续发行第四套人民币,百元大钞又复活了。
当时的物价,百元大概可以换成70斤猪肉。
不过后来经过通货膨胀,100块就只能买20斤了。好在人民的收入一直在增长,比通货膨胀跑得快。
8、第五套人民币,100元只够一个人吃?
虽然网上流传一个段子,大意是之前的百元大钞够4个人一顿饭,现在只够一个人吃。但是只要不放弃艰苦奋斗的作风,第五套人民币100元吃一个礼拜也是可以的。
小编要给大家的好消息是,方便面在近年的价格涨幅不算大,5年前你可以用100元买66包方便面,现在还可以买58包。
不要总盯着生活的灰暗面,多看看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