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众安桥是埋葬岳飞的地方,那地方在南宋是很繁华,靠着繁华的街道。
清朝道光年间,官府将这个地方定为岳飞的葬地。岳飞究竟葬在哪里呢?这成为历史上一个谜。
岳飞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他少年时代勤奋好学,研习兵法,十九岁参军,表现出不一般的军事指挥才能。后来岳飞的父亲死了,他回家守孝。
1126年,为了抗击金军入侵,岳飞再次投军,他带的兵连创胜绩,受到赏识,连连升级。岳飞和戚继光一样,都是很有才能的人,不同的是岳飞没戚继光幸运,戚继光有老大一直罩着,朝廷动不了他,而岳飞的领导宗泽虽然对他很好,可一来岳飞总是被迫换领导,二来宗泽也不像胡宗宪那样能在朝廷有话语权,三,当时时局不稳,大boss高宗心烦意乱,天天怕得要死,估计都吓得精神分裂了,疑神疑鬼。
在这种情况下,岳飞想要好好打仗,上面都不给他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高宗是逃跑到杭州的,他父兄死得那么惨,给他心灵带来阴影,据说他都吓得失去了生育能力,所以笔者说他精神受了刺激,一点也不夸张。
在这种情况下,他很容易被小人所掌控,听信朝臣的议论,尤其是对于可能危害到他的“隐患”,他格外相信。
其实岳飞不但没谋反之心,而且是一位很好的将军,他能跟士兵同甘共苦,他在士兵和百姓中的口碑很好。
岳飞是一个很简朴的人,吃的东西跟士兵一样,这对于将领而言很不容易。有一次岳飞路过地方政府,受到地方官招待,当他吃到一种食物时,说:“这是什么这么好吃?我得给我家人带回去尝尝。”当时地方官面面相觑,因为这对于他们而言是普通的食物罢了。
岳飞的夫人李氏是个很爱美的人,她喜欢绫罗绸缎,有一次别人送了件华丽的衣服给她,她美滋滋地穿上了。岳飞看见了,严厉地说:“皇后在那边受苦受难,你怎么能穿这么华丽?太奢侈了!”李氏听了很难过,默默地将衣服收起来了。
岳飞对子女要求也很严格,让他们读书、劳作,一样都不能少,而且更过分的是,他竟然让子女凭本事挣功名,不要沾他的光。
金军对岳飞的战斗力很震撼,他们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其实并不是岳飞战斗力有多惊人,而是那种精忠报国的精神,爆发出的不怕死的精神,震撼了对方而已。
岳飞率军北伐,在郾城与金军优秀将领完颜兀术打仗,完颜兀术的“拐子马”军阵很难突破,而岳飞突破了,金军将领感叹道:“自起兵,今日唯遇一败!”
金军被岳飞打得一路逃跑,而当地农民又自发组织队伍切断金军粮道,金军只得退守燕京。
金朝有意陷害岳飞,就通知秦桧,让他给高宗吹风,作为与高宗谈判的条件。如果杀了岳飞,金军可以讲和,也可以给点好处。于是高宗下令岳飞撤军,而当时岳飞打得正酣畅淋漓根本不愿意撤军。
高宗连发了十二道命令,岳飞才回来。他临走前流泪说:“十年的筹备,一天之内化为乌有,这难道是天意吗?”百姓无不垂泪。
岳飞下狱的时候,韩志忠质问秦桧,岳飞真的谋反了?秦桧说:“莫须有”。韩世忠叹息着说:“这三个字怎么能服天下人心?”岳飞和他的儿子岳云都被处死,还有几位部将。
岳飞被处死后,岳云、张宪被绑到众安桥处死,这是当时很热闹的一个地方,当时有个小将施全试图刺杀秦桧,没成功,被分尸于众安桥。百姓觉得他死得无辜,就修了一座庙纪念它,这座庙就是施将军庙。
岳云死后,岳飞的家属被流放岭南,高总下令多带兵防着他们,不让他们逃跑,还把岳飞的家产都没收归朝廷。
岳飞死后,一个狱卒因为仰慕岳将军,连夜将遗体偷出来,埋在九曲丛祠旁。这个狱卒叫隗顺。这一点史书有记载。
为了日后能辨认出岳飞被埋在哪了,狱卒将岳飞的玉环系在他的腰下,在坟前栽了两颗桔树。
后来隗顺生病了,临死前,他对儿子说:“以后朝廷会给岳大人平反,到时候肯定会找他的遗骨,你告诉官府,岳大人坟前有两颗桔树,他的骸骨腰下有玉佩,他的棺材上有铅筒,铅筒里装着‘勒’字,这是我做的记号。”
隗顺说:“你要看好岳大人的遗体,你丢了,岳大人的遗体都不能丢。”他的儿子发誓用生命保护岳飞的遗体,即使自己死了,都不会将岳将军弄丢。隗顺这才放心的闭眼离去。
宋高宗去世,宋孝宗即位,他即位第一件事就是给岳飞平反,此时岳飞遇害已经二十一年了。隗顺的儿子带着官府找到岳飞的遗体,岳飞被迁葬在栖霞岭,风景清幽。
官府花了很多银两修建岳飞墓,后代的官府仍然出钱出力,修了岳飞墓、岳王庙,岳飞被民间封神,享受祭拜和供奉。
史上对岳飞葬在哪里还是有疑点的,宋代的众安桥十分繁华,离众安桥不远的地方有军队驻守,如果有人连夜把遗体背出来,在这里挖坑,掩埋,还种树,官府怎么可能不知道?
据史书记载说隗顺背着岳飞尸体,连夜奔走,还“越城”而走。众安桥就在临安城内,都是一个地方的,怎么还用“越城”。
就当是史书为了记载狱卒的一片忠义,夸张的笔法好了,不过百姓还是更相信岳飞一开始就葬在栖霞岭,百姓也都去那里祭拜。
岳飞墓是南宋建筑的风格,墓道两旁陈列的石虎、石羊、石马和石翁仲,是明代的遗物。想想岳飞的一生和死后的哀荣,让人不禁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