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纳妾制度,是典型的一夫多妻制。也就是说一个丈夫可以娶若干女子一起生活。其特点是夫妻之间不平等,妻妾之间也不平等,妾往往处于家庭的最底层。“妾”在《释名》中的解释是:“妾,接也,以贱见接幸也。”“次妻”、“旁妻”、“副妻”、“侧室”、“外室”、“小妻”、“小妇”等也被称为“妾”。
追溯到根本来说,纳妾制其实是一种原始社会形态。在原始社会,男人出门狩猎,女人在家持家守护,猎到食物后,女人不能先吃,而要让男人首先吃饱。纳妾现象更为制度化、普通化,是到了君主专制制度确立时候的事。
“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是我们常常看到的一句中国古话,说的就是中国皇帝的钠妾现象。传说周文王就有妃24人。秦始皇灭六国后,曾将原六国宫中与各地挑选出来的无数美女全部收入阿房宫中。到了汉朝,汉元帝宠幸3000人,东汉桓帝蓄美5000人。到了晋武帝时,后宫美女竟超过了1万。隋炀帝的后宫虽然只有5000人,但加上各地的行宫,宫女人数也超过1万。唐明皇李隆基是最高纪录的保持者,当时从都城皇宫到各地行宫的宫女人数竟达4万之众。
帝王们的后宫妃妾开始减少是从宋代以后,再也沒有一个帝王挑战“万人”的记录。妻妾成群的风气到了袁世凯时期愈演愈烈。袁世凯不仅一人拥有妻妾16人,而且她们中还有姐妹和姑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