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故事,我长出一口气。这应该是目前我能看到的有关郭巨埋儿的最合理的解释了!而且这些解释还特益智:
第一,神州大地若再横空出世什么模范典型,特别是由政府鼓捣的那些,大家就会多个心眼,不会轻易的信邪了;
第二,鲁迅那样早慧的小朋友不用再害怕了,郭巨这种真正坑儿的爹是不存在的;
第三,以后俺再也不开涮老公了,人家郭巨,原来不是那么戳种嘛(林县骂人话,两大系列,一系列全是“种”字,比如戳种、俗种、贱种、孬种;一系列全是“孙”字,比如龟孙、鳖孙、凄孙、孬孙等)。林县男儿毕竟是林县男儿,这行为艺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句话,俺们河南人才不傻哩,只有俺们河南人骗人的份儿,没有别人骗俺们河南人的份儿!哼!
第四,最不傻的是郭巨她娘,老太太贼精贼精的,平时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主要是一针一线不在她眼里而已。一旦“江山如此多娇”,掉下来的全是金子,她马上“天与弗取,反受其咎”、“君权神授”、“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了,中国多少窃国大盗,用的都是这手呵,随便扯个淡,合法性与正当性就都有了!郭大娘,你真正的孝子贤孙很多呵!
第五,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是仅限于英雄身边的群众。而英雄身边的群众限于多种原因,又发不出声音来,于是远处的庞大的群众对英雄就形成了仰望之势。一旦有个狐疑的,不想仰望的,其他群众马上冲过去,唾而弃之。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就是这样铸成的吧!不是坑儿,实在是坑爹!
最后画蛇添足一句,因为太喜欢《郭巨真孝母假埋子的传说》这一故事了,所以《河南民间文学集成?安阳故事卷》这本书俺就准备贪下了——本来是我一位世兄的,让我给他修改文章,才把书借我的,但我理直气壮地告诉他,那书我不还你了。他说,兴讹呢不是?我说,读书人的事,不叫讹。那个,你看看人家郭巨、郭大娘,窃金劫银都能鼓捣成感动中国的千年人物,我讹个书又算啥呢!
注:
[1](晋)干宝:《国学经典?搜神记》,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89页;
[2]王芸廷:《中华孝德故事?附录古代二十四孝》,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34页;
[3]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2-263页;
[4]牛俊才讲述,牛安民采录:《郭巨真孝母假埋子的传说》,《河南民间文学集成?安阳故事卷》,中原农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2-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