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官仪用伞已有规定,帝王、贵族出行用“罗伞”;皇帝所用罗伞,都是黄色的,俗称“黄罗伞”。在隋代,“紫盖”是皇帝及三司以上官员专用伞,三品以上的官员可以用“青盖”;官大的最多可撑8把,级别低的只能撑1把。宋代天子用伞是红、黄二色,臣僚的伞是青色。宋真宗赵恒在位时曾禁民间用布帛伞。据宋代宋敏求《春明退朝录》记载,当时京城汴梁有点身份的人都使用青凉繖,难分上下尊卑。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九月,赵恒规定:“惟许亲王用之,余并禁止。”
为什么宋朝皇室强调用红黄两种伞?宋高承《事物纪原》是这样解释的:“今天子用红黄二等,而庶僚通用青。其天子之以黄,盖自秦汉黄屋左纛之制也。”“黄屋左纛”是秦汉时天子专用车的款式,伞盖用黄缯做里子。在明代,知府级别官员才有资格使用“青凉伞”。明太祖朱元璋虽然出身贫寒,称帝后却极讲等级,曾下旨禁民间使用上好绢帛做的“罗绢伞”。青凉伞曾是明代官场中人的追求。明《解愠编·讽谏》“青凉伞”条记载了当时发生的一则冷笑话:有个叫刘子仪的人,因得不到提拔重用,称病不出。有同僚前来看望他,他自称是“虚热上攻”。一名叫石文定的在座者戏称:“只消一服清凉散即愈矣。”清凉散谐音“青凉伞”,一语双关。
伞是何时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北宋时期伞已成为谈情道具“把青凉伞儿,皆两人同行”
伞在先秦时期是一种贵重用具,孔子当年就为没伞而尴尬。据《孔子家语·致思》,“孔子将行,雨,无盖。”作为当时有名的大学者,连把雨伞也没有,门人建议孔子去向其弟子卜商(子夏)借把伞,但孔子担心弟子不借,拒绝了,因为子夏太吝啬。在伞没有普及的年代,古人挡风避雨使用什么物件?更多是蓑衣、斗笠(斗篷)一类雨具。《诗经·小雅》中的《无羊》诗即称:“尔牧来思,何蓑何笠。”从中可以看出,先秦时,人们外出放牧,防止下雨,是带着蓑衣和斗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