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一部经典史记横空出世了。它为我们研究中国历史提供了重要的文字记载。以下是《史记》全文及翻译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部巨作吧。
《史记》全文及翻译
《九成宫醴泉铭》原文及译文01| 九成宫写了些什么你知道吗?
一、第一段
【原文】
九成宫醴泉①铭,秘书监检校侍中②钜鹿郡公,臣魏徵奉敕撰③。
【单字注释】
九成宫醴泉铭:醴,甘、甜;再如,醴泉自地出。——《资治通鉴》
秘书监检校侍中:秘书监:掌管朝廷图书典籍的长官,少监是其副职。检校侍中:兼领门下省侍中,此为加官。唐代中央政府分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门下省负责审诏署奏之事,其长官称“侍中”。“秘书监检校侍中’,即秘书监兼任门下省侍中。
臣魏徵奉敕撰③:敕,皇帝旨意。
【翻译】
九成宫醴泉铭,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公、臣子魏征奉皇帝诏书撰文。
二、第二段
【原文】
维①贞观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②九成之宫,此则隋之仁寿宫也。冠山抗③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④,分岩竦阙⑤。高阁周⑥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台榭参差。仰视则迢递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⑦。珠壁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月⑧。观其移山过涧,穷泰极奢⑨,以人从欲⑩,良足深尤。至於炎景流金,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之胜地,汉之甘泉不能尚也。
【单字注释】
维①贞观六年孟夏之月:维,用于句首,无义;再如:维昔黄帝,法天则天。——《史记·太史公自序》
皇帝避暑乎②九成之宫:乎,文言介词,相当“于”;再如,异乎寻常。
冠山抗③殿:抗,高,大,通“亢”,再如: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汉· 贾谊《过秦论》
跨水架楹④:楹,柱子,这里指的是桥柱。
分岩竦阙⑤:竦,通“耸”。阙,宫阙,城阙。
高阁周⑥建:周,环绕。
栋宇胶葛:栋,屋之正中;宇,屋之四垂。栋宇,泛指房屋。胶葛:纵横交错。
仰视则迢递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⑦:迢递百寻:迢递,亦作“ 迢遰 ”,高远貌。寻,八尺为寻。峥嵘千仞:峥嵘,高峻也。仞,八尺为仞。
蔽亏日月⑧:蔽,遮,挡;亏,欠缺,短少(应该有的而缺少),与“盈”、“满”相对。
穷泰极奢⑨:穷,过度;泰,奢侈。
以人从欲⑩:以,因;从,从,古同“纵”,放任。
良足深尤:尤,怨恨,归咎,再如,怨天尤人。
至於炎景流金:炎景,暑天之酷热。流,熔化,流金,谓高温熔化金属,多形容气候酷热。
信安体之佳所:信,证实;应验。
尚:尚,加,超过
【翻译】
贞观六年夏历四月,皇帝在九成宫避暑。这里原是隋代的仁寿宫。覆盖着山野而兴建宫殿,截堵山谷以形成池沼和护城河。跨水立柱以架桥,辟险峻之地建起耸立的双阙,周围建起高阁,四边环绕长廊,房舍纵横错杂,台榭参差交错;仰望高远可达百寻,俯看峻峭亦达千仞,辉煌如珠玉相映,金色和碧色交辉,其光彩能灼云霞,其高峻能达日月。看他兴建宫殿使山移润回,极尽奢侈之能事,因为人们的这种纵欲态度,实在应该痛加责备。至于当热度可以溶化金属的酷热暑天,这里却无闷湿蒸热的气温;微风徐徐吹来,带来清凉的舒适,确是居住的好场所,实为调养精神的胜地,汉代的甘泉宫是不能超过它的。
最后上一个自己前段时间写的单字。
司马迁《史记》中的十大名句,内含大智慧,值得收藏!
1、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译文:天下人吵吵嚷嚷,嘈杂喧闹,都是为了各自的私利而来;天下人碰碰撞撞,拥挤奔忙,都是为了各自的私利而往。
2、祸不妄至,福不徒来。——《史记·龟策列传》
译文:灾祸不会胡乱发生,幸福不会凭空到来。
3、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史记·商君列传》
译文:众多唯唯诺诺之人,不如一名诤谏之士可贵。
4、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史记·滑稽列传》
译文:相马者往往因为马瘦而看错马的材质,相人者往往因为人穷而忽略人的才能。
5、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译文:应当采取果断行动时没有果断采取,贻误了时机,反而会遭受到祸乱。
6、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史记·赵世家》
译文:终极的品德的人是不会与平常的俗人合流的,能成就极大功业的人是不会和众人谋划的。
7、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彊。——《史记·商君列传》
译文:能听之于耳,虑之于心叫作聪明;能自我反省,叫作明智;能谦虚克己,叫作强者。
8、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译文:能做的人未必能说,能说的人未必能做。
9、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史记·货殖列传》
译文:因为贫困而求尽快致富,那么务农不如做工,做工不如经商。
10、前虑不定,后有大患。——《史记·苏秦列传》
译文:做事之前考虑不成熟,到后来就可能发生大灾祸。
史记吕太后本纪原文及翻译
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生孝惠帝、女鲁元太后。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太子得毋废。
高祖十二年四月甲辰,崩长乐宫,太子袭号为帝。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而召赵王。王来,未到。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赵王霸上,与入宫,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太后欲杀之,不得间。孝惠元年十二月,帝晨出射。赵王少,不能蚤起。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鸩饮之。犁明,孝惠还,赵王已死。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仓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孝惠见,问,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馀不能起。孝惠以此日饮为淫乐,不听政。
七年秋,孝惠帝崩。发丧,太后哭,泣不下。留侯子张辟彊为侍中,年十五,谓丞相曰:“太后独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丞相曰:“何解?”辟彊曰:“帝毋壮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祸矣。”丞相乃如辟彊计。太后说,其哭乃哀。吕氏权由此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