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明代的陵墓有不少,比如说朱元璋父母的明皇陵、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还有埋葬明代帝王最多明十三陵,可是有一个陵墓的陵寝结构是“一陵两冢”,这在历代帝王陵墓陵寝结构中绝无仅有,他就是明显陵、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睿献皇帝朱祐杬、母亲慈孝献皇后的合葬陵墓,它也是明代帝陵中单体面积最大的皇陵,下面探索君为大家讲下一陵两冢是什么意思?明显陵“一陵两冢”的简介和由来。
一、一陵两冢是什么意思?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名朱祐杬的人,是明宪宗第四子、明世宗朱厚熜[cōng]的父亲。朱祐杬生前没有做过一天皇帝,1487年被册封为兴王,1494年就藩湖广安陆州(今钟祥市)。1519年死后赐谥号为献,称为兴献王。其儿子朱厚熜[cōng]追尊为皇帝。明显陵里面有前后两个宝城,前宝城是1520年朱祐杬死后,按藩王规制建兴献王坟时建造的,之后朱厚熜[cōng]将朱祐杬的坟按帝陵规制改建为显陵,后宝城是朱厚熜[cōng]的生母章圣皇太后病逝后与朱祐杬合葬时修建的新宫。
显陵按朱厚熜[cōng]钦定“图式”兴建新的玄宫,并用一座称为“瑶台”的高大砖石平台,将新旧宝城串联起来,形成了明代帝陵中前所未有的特殊格局。
显陵前后两个宝城的形成与其墓主人的身份的变化紧密相关,两座皇陵、三座宝城。其最终陵墓显陵因一陵两冢双宝城这一绝无仅有的独特形制堪称历史奇观
二、明显陵“一陵两冢”的简介和由来
明正德十六年(1521),明武宗朱厚照病死豹房,因膝下无子,遗诏太祖朱元璋“兄终弟及”的遗训。明世宗朱厚熜[cōng]承继大统,为嘉靖皇帝,当上皇帝之后决意推崇私亲,自立体系,不顾朝臣反对,封自己的父亲朱祐杬为“恭睿献皇帝”。因不合封建礼仪的道德规范,朝廷大臣们都极力反对。明世宗朱厚熜[cōng]派锦衣卫将为首的134名大臣捉拿、杖打,打死17人,削籍、贬官、发戍、逐出朝廷580多人,用武力平息这场“大礼仪”之争。
朱厚熜[cōng]将其父神主入祀太庙,将兴献王坟按帝陵规制改建为显陵。1538年,朱厚熜[cōng]的生母章圣皇太后病逝,他想将显陵北迁天寿山,并亲到大峪山勘定显陵新址,谕工部鼎建,于是大峪山便有一座宝城。
翌年,朱厚熜南巡后返京,四月视察大峪山陵寝,并与显陵风水形势进行比较后,发现其所在的纯德山风水很好,放弃了迁陵念头,并决定将母亲慈宫运回钟祥显陵。
因原地宫进水,朱厚熜[cōng]令在玄宫后再新建宝城地宫,1559年(嘉靖三十八年九月)才最后完竣。于是,这位特殊的皇帝一人便享有两座陵墓、三座宝城、两个陵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