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完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延续

时间:2023-02-15 06:20:30编辑:奇闻君

全文一共5400字5图,阅读大约需要11分钟。

01 科幻电影为何如此重要

02 人类命运共同体

03 《流浪地球2》的完美延续

春节过完了,我也看了两场电影,分别是《流浪地球2》和《满江红》。

《满江红》就不多说了,你说不好看吧,剧情又有点意思,我还看得挺乐呵;你说好看吧,但又没好看到我想向别人去推荐的程度。

从个人感情来说,相对中规中矩,但确实喜剧元素还是挺符合春节这个时间点,男女老少都适宜,所以票房春节档排第一也有道理。

还是重点聊一下《流浪地球2》,个人觉得符合我的预期,但没有超过《流浪地球》(后面会解释),总的来说非常值得推荐,还没看的小伙伴一定要去支持一波。

在聊《流浪地球2》之前,我们先聊点别的:科幻电影为何如此重要?

因为,这是“科幻电影”。

大家不要小看“科幻”这两个字,不是某些披着科幻皮但却讲的是谈情说爱;不是某些披着科幻皮但却搞些超能力,而是在现有人类科技、知识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硬科幻”。

在我小的时候,一聊到科幻电影,基本上我们想到的就只有美国好莱坞电影。

那个时候我都曾自我反思过,为什么我们国家拍不出这样的电影。

我还记得当时网上有一种说法,大意是:我们中国有5000年的丰富历史,所以我们讲故事的时候喜欢向后找;而美国只有200年的历史,没什么说的,所以就只能向前找。

这种说法乍一听好像没什么毛病,但自己仔细想想就能发现这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说法。

所以为什么我们拍不了科幻电影呢?恰恰是科幻电影本身的制作,就需要符合3个基本条件。

其一,我们必须要拥有科幻电影必备的前沿特效技术、世界一流的讲故事能力、工业化电影制作水平,等等。

这些东西其实本身是一个国家电影产业发展的结果,需要时间、资金的大量投入,才有可能全部具备。

光这一点绝大数国家就已经被排除在外,当然还是有部分,主要是发达国家能达到这一条件。

我国的电影发展,说起来是从1905年开始,但真要说现代化的电影其实还是从新世纪后才开始加速,甚至到前几年我们才拥有了比肩世界的特效技术。

其二,我们必须要拥有大量能消费科幻电影的受教育人群。

大家都知道科幻电影是比较烧脑的,逻辑和技术的理解本身就有一定的门槛,而这个门槛说白了就是——教育。

如果一个国家基本上都是文盲,或者受教育程度比较低,你拍个科幻电影给谁看?别人看都看不懂,说不定还反过来问你火箭为什么不烧煤。

虽说我国目前这一条件算是不错的,但你看网上总有人在那提出对《流浪地球》系列电影的反智点评,你就知道这个条件我们还需要时间来完善。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能力是否名列世界大国前列,甚至我们说直白点,你是不是一个超级大国的底子。

这点我其实相信很多人心中隐隐有数,包括现在网上还有很多“殖人”都不能接受黄种人而非白人在拯救世界,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它所影响的其实是我们面对科幻题材的“自信”。

打个比方,假如你是韩国,你拍了个科幻电影拯救人类,但凡有点自知之明的人都会感到尴尬。

为什么?因为以韩国目前的能力,再怎么遇到世界级别的危机,也轮不到它来拯救地球。

都不说五常在前面顶着,就说围着韩国这一圈的国家,哪个都比他更有机会。

那这么一部电影拍出来,谁会买账?你自己人接受吗?其他国家的观影者接受吗?

所以你就会发现,并不是大家不愿意去拍科幻电影,而是科幻电影本身门槛就非常高,甚至高到以往我们默认只有美国这个“超级大国”才有资格拍。

于是反过来你就会发现,当《流浪地球》这样一部电影出现的时候,为什么有相当多的人如此兴奋。

因为它意味着——我们其实已经有了“超级大国”的底子。

这里并不是电影的“因”,才有这样的“果”,仅仅是之前我们自己也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而电影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超级大国”自信的具象表现。

但如果仅仅是这样,那我们可以说《流浪地球》是一部好看的科幻电影,还称不上神作。

真正让它成为一个里程碑的,恰恰是它直接从我们对国家综合国力的自信,直接过渡到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我之前好多次评价电影的时候,都曾说过一个观点——文化的产品,最终体现的是价值观上的博弈。

比如好莱坞的电影,很热衷于体现“个人英雄主义”,不管是007也好,还是漫威超级英雄,甚至是《2012》这种灾难片,最终呈现的效果都是个人英雄拯救世界或者家人。

而这套价值观叙事在美国其实是非常合适的,其原因就在于欧美国家是“小政府”。

这里稍微解释一下,这里的“小政府”不是指政府职员少,而是指政府把一些权力交给了社会,比如不能干涉市场经济、不能干涉人们的自由。

像疫情中为啥我们能很容易推行“戴口罩”,但西方国家死活推行不了,就是这个原因。所以相反来说,我国其实是“大政府”。

而美国恰恰又是“小政府”的极端代表,所以才有在美国,有钱就是可以为所欲为的说法,这也是为啥有钱人都喜欢往美国跑的原因。

而这一套社会体系下,暗含的逻辑其实是——弱肉强食。

你有钱你就能很容易生存,你贫穷也不会有人来管你。甚至美国的警察本身没有义务保护平民,他可不像我们国家,有什么事就叫警察。

所以在美国这个地方,持枪就是一件非常合理的事。如果真的遇到危险,与其叫警察,还不如自己有武器能自保,当然美国的法律也是鼓励这种行为。

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集体主义确实是很难发挥效用的,毕竟连这个政府我都不一定能够信任,我还能相信谁?

最终也就演变成崇尚“个人主义”。我们要加强个人的能力,要能应对不同的问题。所以美国的电影同样就在迎合这样的心理,为的就是能让观影者带入到电影角色中,这样才有爽感。

在相当一段时间中,由于电影技术,还有与美国经济的巨大差距,我们只能是被迫接受这种价值观的。当然你不能说他不对,毕竟我们看着也很爽。

直到最近几年,一方面是我国经济实力确实上来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我们也想看中国人拯救世界,中国人探索外太空。

然后就是新冠疫情,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我们发现原来发达国家也没有那么了不起,在人权、自由方面根本也没有他们宣传得那么好。

甚至美国也根本不是电影里面宣扬的“和平”“拯救世界”,反而美国本身就是全世界麻烦的制造者,他能有当下的富裕,恰恰是因为趴在全世界身上吸血的结果。

我们自然也就开始重新思考:是弱肉强食还是集体共赢更加合理?我们到底想要一个怎样的世界?我们能怎样改变世界?

在我国电影票房总榜中,我最喜欢的其实还不是曾经排行第一的《战狼2》。

因为对我来说,这个电影其本身也还是没有超脱美式个人英雄主义,只是从美国人变成了中国人,当然最后也有国家力量在其中的展现,特别是最后举着国旗突破交战区。

而我觉得最能体现我国目前核心价值观的一个电影,其实就是——《流浪地球》。

毫不夸张地说,《流浪地球》我整整看过4遍,前三遍都是在电影院,最后一遍在网站上。

整个电影虽然落脚点是在以刘启为核心的救援队上,但是整个电影各种细节都在讲述着全世界人民如何共同奋战。

“饱和式救援”,每一个发动机都有多个小队分别行动;刘启小队提出救援方案结果被告知已经有其他国家的科学家提出。

还有就是我最喜欢的桥段,在最后刘启小队要点燃行星发动机,需要更多人的帮助,在这之前都失去希望的各国人们,集体调转车头返回。

每次看电影看到这个镜头,我都忍不住热泪盈眶,这种各国人民为了拯救全世界而通力协作的镜头实在是感人。

而这,恰恰就是我们现在提出的终极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什么这个价值观如此重要,恰恰是因为——超级大国的竞争,不仅仅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多的是对人类文明做出何种承诺的竞争。

我们看美苏争霸的时候,苏联为什么一开始兴起迅速,因为苏联的承诺是:全世界走向共产,再无剥削与压迫。

你看消灭剥削和压迫,这是多么诱人的口号,于是有志青年纷纷加入苏联,自觉自愿地为这个伟大理想而奋斗。

而美国是什么承诺——美国梦,任何人只要经过努力不懈地奋斗你就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你就能一家三个孩子、一条狗、两辆车、吃着牛排,住着大House。

所以看到这里你就能反应过来,苏联是什么时候输的?

恰恰是当人们发现,原来苏联内部同样有剥削和压迫,顶层人骄奢淫逸,底层生活物资得不到满足;苏联也并不是社会主义老大哥,反而是大国沙文、到处寻求控制的帝国主义。

那我们还在为什么而奋斗?于是苏联大国竞争的失败就是必然的事。

所以当我们开始要和美国进行大国竞争时,我们也需要对人类文明提出我们承诺:

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说白了,我们想要超越美国,并不是因为我们想要取代美国成为新的奴役全世界的霸主。相反我们想要建立的是一个更加和平,更加注重合作共赢的世界。

不分国度,也没有压迫和奴役,人类生活在这个星球上,我们也拥有着相同的命运。全世界人民只有相互协作,共同发展,才能让整个人类文明更进一步。

我都这样承诺了,那全世界被发达国家奴役、压迫和剥削的国家,最终会站在哪一边?

因此,我是非常希望本次《流浪地球2》能进行全世界上映的,不管傲慢的发达国家愿不愿意接受我们的观点,我们总要把价值观输出出去,这样才能种下潜移默化的种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当你代表了全世界的民心、代表了人类文明的大义的时候,你就已经获得了大国竞争中的“势”,而这个势,在未来会慢慢地让胜负的天平逐渐向我们倾斜。

最后,终于可以来聊《流浪地球2》这部电影了,提前说一句,这部分会有少许剧透内容,没看过电影的可以酌情观看。

毫不夸张地说,这部电影我又看哭了,自我成年后能把我看哭的电影确实不多,最近几年也就只有迪士尼的《寻梦环游记》、贾玲的《你好,李焕英》,然后就是《流浪地球》系列2部。

但前两部电影都是跟亲情相关的,这个人之常情。《流浪地球》这两部就不一样了,泪点都是在全世界人民共同拯救地球的桥段。

比如《流浪地球2》中,当最后需要300名宇航员牺牲自己,肉身引爆核弹的时候。

沙溢饰演的张鹏,按下了身边小年轻的手,大声喊出:中国航天飞行中队,五十岁以上的,出列!

然后全世界各国的声音此起彼伏:XX航天飞行中队,五十岁以上的,出列!

这个镜头实在是太感动了,我在那默默地抽泣了很久。

我看网上有些人对这个桥段非常不解,认为应该先争取别人的意见,万一别人不想死呢?

怎么说呢,精致利己主义的人,又怎么能理解,为了人类文明更好地延续,全世界不管哪国的年长者,都愿意把生的希望让给更有未来的下一代的做法。

也就是当整个人类文明都面临着生存危机的时候,全世界的人们终于放下了种族、国家、肤色的隔阂,只为了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

以小见大,这一个桥段,反映的就是整个《流浪地球2》的剧情主旨,讲述着整个电影的核心价值观。

人类命运共同体,《流浪地球》的立意和格局做到了这一点,《流浪地球2》同样做到了。

当然如果你非要我在《流浪地球》1和2中进行比较,我还是更加推崇第一部,主要原因在于两部电影的剧情、格局、立意都到位的情况下。

个人还是觉得第一部整体节奏更加舒服,剧情的起承转合、跌宕起伏、各种反转再反转,确实更加触动观影者的情绪。

而第二部,最大的优点是特效做得特别好,有好几个大场面,完全不输好莱坞大片。

当然这个倒能理解,毕竟第一部这么成功,后续肯定投资更大,有钱就能在这方面做得更好。

但在剧情节奏上,稍显平淡。主要是要讲述的故事太多,而且毕竟是前传,很多事情的最终结果大家心中都有数,也就降低了惊喜感。

但瑕不掩瑜,我还是强烈推荐所有人都去电影院看看《流浪地球2》,特别是如果你本身就非常喜欢《流浪地球》,那就更不应该错过。

这里也在多提两嘴,不要去看网上某些人在那说什么不科学、逻辑不严谨之类的话。

这部分人很多本身就是为了故意制造话题,好给自己带来流量;还有一部分人本身也就没什么逻辑能力和科学素养,根本P都不懂就开始大放厥词。

科幻类电影的拍摄本身是在科学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戏剧性延伸,而戏剧性延伸本身就是对概率的一种戏剧性表达。

说简单点就是并不是某种事件发生的概率较小,在电影中实现了,这就叫做不科学。

这里我们只需要去区分可能,或者完全不可能。前者出现在电影中,完全没问题,都是电影的戏剧性表达,后者如果出现,才能被叫做不科学。

比如警匪片中为啥每次都是炸弹要爆炸前1s,才最终拆除了炸弹;间谍片中,为啥每次都是核弹要发射的前1s,才解决了核弹危机?

这些桥段在现实世界中都是不可能存在的,但由于它确实有可能发生,所以大家不会认为是不科学。

在科幻电影中相同道理,比如不用去质疑什么行星发动机推着地球走不科学,只要在某种条件下这件事可能发生,那我们就可以拍。

《流浪地球》系列电影,里面内容桥段都是找了中科院科学家论证的,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在一开始就会被毙掉,还轮得到普通人事后在那挑刺?

所以,别被网上这类评论影响了判断,去电影院看就是了,自己的感受才是真实,我保证你不会浪费3个小时。

最后,再聊一个有趣的小细节。

两部电影中,都有很明显的中国和俄罗斯的搭档对手戏,在《流浪地球》中是,刘培强和马卡洛夫,《流浪地球2》中是张鹏和洛夫。

而且两部电影中,俄罗斯人在剧情中都是非常正面的形象,也都是搭档中国人的好伙伴。

个人还是喜欢这个设定,寓意着我们和俄罗斯的合作无上限,在太空中也是很好的伙伴,希望俄罗斯朋友也能喜欢这个设定。

最后的最后,祝《流浪地球》系列继续大卖,中国科幻电影越来越好,走向世界。

我是Marx乖巧,为您送上时政热点的思考。

如果您觉得写得还行的话,那就请点个关注点个赞吧,谢谢!

上一篇:初七吃七样,人旺财也旺!正月初七“人日”,“七样”到底指啥?

下一篇:胡歌薛佳凝恋情再引热议,曾因曾获放弃事业全程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