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评“过度娱乐化”之二:影视生产 切忌“利”字当头

时间:2024-08-13 23:09:24编辑:奇闻君

作者:武瑶 程逸睿

过度娱乐化是影视生产的痼疾之一。然而,在影视剧生产的诸多目标中,娱乐化从来就不是一个终极目标,“流量为王”才是造成过度娱乐化的罪魁祸首。追寻娱乐化,不过是获得流量的手段。

以早期古装剧题材中娱乐性与严肃性的角力为例,娱乐化面向的“戏说剧”不断挤占着严肃历史正剧的生存空间,这让创作者意识到,观众天然会追逐轻松、不费脑的娱乐,而这种娱乐性来源于对严肃性事物的颠覆与改写。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将娱乐化与高收视率绑定,随后,“流量”成为新的计量单位。

有流量的作品一定是好作品吗?常识告诉我们,并非如此。而遗憾的是,在当下产业端的评估体系中,作品的“好”与商业价值无限趋近,而商业价值则与流量数据直接相关联。这暴露出影视剧生产中对于“好作品”判断标准的单一与判断体系的失序。

目前各家互联网视频平台搭建的剧本评估基本由技术和人力审读两大模块组成。在平台对大数据技术的滥用之下,剧本的情节设计、情感逻辑被完全量化,毫无温度的数据成为评判剧本的主要标准,对创作端造成了相当不良的影响。而平台端通过数据结果来要求前端创作,形成了“按图索骥”的“创作奇观”。这种畸形的逻辑,无疑严重损害了创作生产和行业发展。

在量化技术介入评估体系之前,影视生产相关的经验总结依据的是对人心的判断。创作者们通过洞察观众的需求,总结经验路径、实践印证、再勇敢地进行开拓。在这样的模式下,涌现出了一批既能娱情悦志,又能教化人心的经典作品。但在量化技术介入互联网的评估体系后,互联网平台过度依赖数据反馈,数据成为经验路径总结的重要参照标准,这滋长了创作者们在洞察观众需求上的怠惰思维。同娱乐化相关的经验路径在经过了数据的反复印证之后,就成为影视项目在孵化过程中的“灵丹妙药”,并在无原则的大剂量使用下,最终导致影视作品的过度娱乐化。

如何从根源上遏止过度娱乐化的倾向?其实,这本质上呼吁的是对评估体系的修正。一个良性的评估体系一定能够迎来文艺的“百花齐放”,也能够让制作方明白,娱乐化并非唯一的方法。这种修正首先要让生产中的评估体系脱离“唯数据论”的桎梏。不可否认的是,数据的确在当前的评估体系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去数据论”显然有些倒行逆施,合理运用数据才是评估体系中应当采用的正确方略。目前的数据技术能够灵敏地反映出观众的喜好,却难以精确地预测观众未来的需求,数据只能粗略地提示创作的方向,但不能引领创作。并且,创作者需要小心谨慎地判断互联网平台根据数据所得出的一些结论。举例来谈,一些互联网视频平台方在通过数据进行判断的机制中,往往并不是根据多部剧集播映数据、营销成果数据的反馈进行多维度的综合考量,从而得出某一类型剧在一个时间段的创作方略,而是会针对某一高投入头部剧集在舆情数据这一单维度的反馈,决定这一类型剧将会进入重点关注的制作名单,或是成为平台的“避雷题材”。这种“管窥蠡测”式的制胜逻辑完全无视了艺术创作的规律,使作品陷入一个又一个同质化窠臼之中。

“娱乐化”也应当和商业价值的成功相解绑。当下的许多观众早已不满足于纯粹的“娱乐化”产品。具备深刻精神内蕴、精良的制作水准同时又兼具娱乐性的精品化作品才是观众喜闻乐见的。面对僵化、套路化的娱乐糖精,观众的不断流失是可预见的结局。面对这样的情况,一方面,影视创作者应该创作出更多精品,让观众看到影视作品更多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从美育角度提升观众的影视审美品味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尽管这种方法需要较长的时间的投入,但不失为一种治本之策。因此,在这里也呼吁美育课程更多地走进小学、中学、大学的课堂,让年轻人拥有更高水准的影视审美坐标系,当然,面向社会大众的公共美育课程也非常重要。相信随着观众的审美标准的不断提高,影视创作者也会在相应需求的刺激之下勇攀艺术创作的高峰,从而进一步反哺观众,形成良性循环。

(本文作者武瑶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程逸睿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2022级硕士生)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上一篇:一部剧带火一座城!“影视+文旅”如何实现双向奔赴?

下一篇:两岸影视合作,宁夏影城向台湾剧组“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