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说的所谓的发光,只是某个波长的电磁波。而电磁波的排列不同,可以传递不同的信号。
有一种用来测量类星体彩虹色谱里暗纹结构的“量光尺”叫摄谱仪,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和智利的3.6米望远镜上都有这种设备
据国外媒体报道,有一束光从一个类星体上发出,千里迢迢,穿过一个遥远星系之后85亿年才到达了地球。来自斯威本科技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天文学家观测到了这束太空“条形码”,并借此得到了途经星系上电磁力的精确大小,证实了遥远星系里的电磁性质与地球上的是一样的。电磁力是自然界中已知的四大基本力之一,它决定了我们日常世界里几乎所有的事物。
譬如我们接收到的太阳光,我们如何看到这束光,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原子的大小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等等。研究人员便是通过观察背景类星体发出的穿过前景星系的电磁波,来测量遥远星系中的自然规律。他们观察研究的这个位于遥远星系之后的类星体,它在八十亿年前发出的光在前往地球的路途中有一部分被前景星系的气体吸收了,从而在特定的颜色波段上产生了暗纹,这便是太空里的“条形码”。
有一种用来测量类星体彩虹色谱里暗纹结构的“量光尺”叫摄谱仪,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和智利的3.6米望远镜上都有这种设备。该研究的第一作者,斯威本科技大学博士思旦·寇途思指出,摄谱仪的性能决定了电磁性质测量结果的精度。甚大望远镜的摄谱仪虽然是一把高品质的量光尺,但上面的数字有点偏差。因此,研究人员同时使用了3.6米望远镜的摄谱仪,以得到最好的测量结果。
他还指出,光束的颜色结构能够告诉我们这个星系里的电磁场有多强。同时,类星体是一种周围环有极亮物质的超大质量黑洞,由于该类星体是已知类星体中最明亮的之一,所以研究人员能够作出目前为止最为精确的测量。他们发现这个星系里的电磁性质跟在地球上的一样,差别不超过百万分之一,这种差别相当于人类头发的宽度相比于体育场的大小。
这项新研究的合作作者,斯威本科技大学教授迈克尔·墨菲指出,在宇宙的大半岁月里,电磁常数一直不变,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值得注意的是,遥远星系正为这样一个基本问题提供了一个精确的探测器。更大的望远镜还在建造中,不久我们就能够更好地来验证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