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不过,后半句话才是关键

时间:2023-05-17 15:12:40编辑:奇闻君

拿破仑活着时候,曾形象地将我国比喻成了“一只沉睡在东方的雄狮”,这句话后来被作者歌手大量引用。

以至于在现在的很多文章中、影视剧作中、甚至是在歌词中都频频出现这句话。

但其实,我们常见的这句话只是拿破仑所说原话的前半句。在这句比喻句的后边,还有个后半句没有被世人所熟知。

很多人不理解,叱咤欧洲、扬名天下的拿破仑为什么会说出这句话呢?为何将我国比喻成了一头沉睡的雄狮呢?拿破仑所说的后半句又是什么呢?

01拿破仑具有非凡的战略眼光

其实,想要从根本意义上理解这句话,就得结合拿破仑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国真实的历史情况。如果不与时代背景相结合,那理解这句话确实是有点费劲儿,而且很容易闹出笑话。

拿破仑也就是所谓的拿破仑一世,他于1769年出生,当时我国正值大清王朝的统治。拿破仑凭借自己独特的眼光和超乎常人的谋略,创造了很多军事史上的奇迹。

年轻时期的拿破仑相当热爱学习军事知识,后来有幸进入军队,发挥出了自己的军事才能。渐渐地,拿破仑的地位越来越高,拥有的权利也越来越大。

在他的带领下,法国的军事实力重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凭借军事实力征服了欧洲的很多国家。后来拿破仑因为人气太高还登上了法国的皇位。

拿破仑统治时期的法国,领土面积广袤无垠,在欧洲大陆无人敢与法国作对。享尽人间富贵的拿破仑野心极度膨胀,甚至将目光投在了远在东方的大清王国。

与当时在欧洲大陆咄咄逼人的法国相比,大清王朝显得毫无侵略之心。

清朝的统治者甚至还在为了抵御别人的侵略,主动进行所谓的闭关锁国政策,不与外国人来往。这样一来,大清国内外的交流渠道基本被堵死。

02大清国就像一头睡着的狮子

国人对于其他国家的变化不得而知,外国人对于大清王朝的懦弱也不清不楚。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部分国家蓄谋已久的入侵,保障了国家和百姓的一部分利益。

大清王朝初期,由顺治、康熙在位期间,统治的疆域是相当广阔的。当时的国土面积要比我国现在统治的面积要大得多,从大清朝的外表来看,确实像一个无敌的巨无霸。

很多欧洲人对中国虽然充满着好奇之心,但是却只能从介绍中国的书籍和别人的讲解当中了解。在拿破仑时期的欧洲人看来,中华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

当时欧洲人为了攫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将魔爪伸向了非洲、美洲甚至是南亚。他们还将火药用于战争,利用火药制造出火枪火炮,这些武器的研发更加大了欧洲列强的侵略野心。

与此同时,欧洲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工业革命后的欧洲与落后的清政府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大。机器的研发及利用,造就了巨大的生产力,再次提速欧洲发展。

欧洲的这些变化,清政府还是一概不知,换句话说,就算知道了,他们也不闻不问。他们只想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一步步巩固自己的统治,维持统治阶级自己的特权。

03拿破仑的比喻还有后半句

拿破仑曾经确实是将大清王朝比喻成了一头沉睡的狮子。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况来看,拿破仑的这个比喻相当准确。大清王朝采取闭关锁国政策,靠着农业经济稳步发展,与世无争。

对外界的变化不闻不问,这就类似于人睡着了一样,只是暂时不知道世界的发展情况。要知道的是,这一切只是暂时的,睡着终会醒来,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以当时我国所管辖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凭借数千年的发展经验和文化底蕴,那我们简直就是一头雄狮。雄狮虽然强大,但是现在却处在熟睡的状态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睡觉睡得再沉,那它终究还是雄狮啊。 这个比喻暗喻清朝统治者实施了闭关锁国的错误政策,导致大清国的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欧洲,拉大了与欧洲的差距。

不过,这句比喻只是拿破仑原话的前半句,还有后半句话,世人常常忽略。后半句话是“当沉睡的“狮子”再次苏醒时,整个世界都会被其所震动。”

拿破仑认为,凭借大清王朝所坐拥的资源和财富,凭借我们富足的人口,想翻身不是难事。只不过现在是在沉睡,不过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有朝一日,中华大地定会重登世界之巅。

我们所拥有的东西,欧洲那些小国不可能拥有,我们所没有的,待到苏醒后也很快会有。

届时,凭那些欧洲小国,又怎么会是我国的对手。就连最辉煌时期的法国,与大清王朝相比,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蝼蚁罢了。不得不说,拿破仑的战略眼光确实无与伦比。

事实证明,新中国成立后才几十年时间,我国就强大起来了。改革开放才几十年,我国人民就富裕起来了。现在我国的发展潜力和发展速度要远远快于欧洲,而欧洲的时代已经落幕。

虽然我们曾在近代有过百年的屈辱历史,但就算是那么多的侵略者欺负我们,我们依然没有被打倒。现在的我们不仅挣脱了列强的束缚,而且还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继续发展着。

在我们眼里,欧洲那些发达国家已经不值一提。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超越美国,重新屹立于世界之巅。

上一篇:海豚科

下一篇:破解神经细胞“身份密码”形成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