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

时间:2023-05-24 10:56:12编辑:奇闻君

梦溪笔谈记录UFO之谜

《梦溪笔谈》是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的晚年著作,他在《梦溪笔谈》书中记载了天空中出现的不明飞行物。

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记录UFO之谜,古代发现飞碟踪迹(外星人自古考察地球)

书中曾这样对UFO有过记载:“嘉中扬州有一蚌甚大,天晦多见。初见于天长县陂泽中,后转入甓社湖,又后在新开湖中,凡十余年,居民行人常常见之。余友人书斋在湖上,一夜忽见其蚌甚近,初微开其房,光自吻中出,如横一金线。俄顷忽张壳,其大如半席,壳中白光如银,珠大如拳,灿然不可正视,十余里间林木皆有影,如初日所照,远处但见天赤如野火,倏然远去,其行如飞,浮于波中,杳杳如日。古有明月之珠,此珠色不类同,荧荧有芒焰,殆类日光。崔伯勖曾为明珠赋,伯勖高邮人,盖常见之,近岁不复出,不知所往。樊良镇正当珠往来处,行人至此往往维船数屑以待观,名其亭为玩珠。”

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记录UFO之谜,古代发现飞碟踪迹(外星人自古考察地球)

现今翻译成大致意思为:扬州地区有一个奇怪的大珠,其形状犹如蚌壳,正是典型的飞碟形状,而且会放出强烈的光芒。它在当地逗留时间长达十几年,先后停留在三个湖泊中,或许是在搜集地球上的水中生物,沈括还多次强调很多居民都见过它,证明不是自己凭空想象或捏造出来的。这颗能发光能飞行的奇怪大珠是不是一个飞碟呢?以沈括对科研的严谨态度,这个记载不会是杜撰的。不明物体来到地球的事情,古代其实就已有记载。

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记录UFO之谜,古代发现飞碟踪迹(外星人自古考察地球)

古代史书典籍上也曾多次记录UFO事件

1、在《三国志》裴松之注中,有类似的记载,解释一下就是:公元234年秋天,在西北五丈原地区,天空中出现了一颗发着闪闪红光,来去自由的星星,它三来三往,从东北飞向西南,后来就消失在历史的天空之中了……三国时期的卫士,茫然的看着天空中飞过UFO,历史就是这样神秘。

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记录UFO之谜,古代发现飞碟踪迹(外星人自古考察地球)

2、《拾遗记》是晋朝的志怪名著,专门记载伏羲以来的奇闻异事。神话往往是历史演变而来的,因此,卷一的唐尧中有一段文字引起了人们极大的注意和兴趣。文中说:尧帝在位三十年的时候,一只巨大的船出现在西海,夜晚船上有光,当时海边的人们将之称为贯月槎,船上有身披白羽会飞的仙人。

以中国古史年代记载,尧帝于公元前2357年即位,故事发生于公元前2327年,距今4000多年。如果将贯月槎视为太空船,那么可以顺理成章地将仙人解释为身穿太空服的宇航员。贯月槎后来消失无踪,可能是他们完成了考察任务,回到了自己的星球。

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记录UFO之谜,古代发现飞碟踪迹(外星人自古考察地球)

3、《资治通鉴》是宋朝司马光奉诏所撰的编年史书,书中共包含有365则日食记录、63则彗星记录、26则流星陨石记录以及数十则地震、水灾、旱灾等天灾记录。除此之外,还有17则无法用日月星辰变化规律来解释的天象记录。

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记录UFO之谜,古代发现飞碟踪迹(外星人自古考察地球)

4、西汉成帝建始元年,八月,有两月相承,晨见东方。清晨能在东方出现的物体,决不会是月亮,更不可能出现两个月亮,而它的形状像是互相承托的弯月,显然不是自然星体,倒有些像现代的宇宙飞船。

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记录UFO之谜,古代发现飞碟踪迹(外星人自古考察地球)

5、汉安帝永初二年,秋七月,太白入北斗。太白星就是金星,它有一定的运行轨道,决不会来到北斗七星的位置,唯一可以猜想的是,这是一个发白光、可在星星之间飞行的物体。

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记录UFO之谜,古代发现飞碟踪迹(外星人自古考察地球)

6、《宋史五行志》记载,宋乾道六年,西安官塘出现了一个鸡首人身的怪物,高约丈余,大白天从高空中降落下来,在田野上行走,还试图与人交谈。现在看来,这可能是个戴着鸡形头盔的外星人。

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记录UFO之谜,古代发现飞碟踪迹(外星人自古考察地球)

宋代沈括生平贡献

沈括,字存中,北宋钱塘人。他自幼跟随为官的父亲游历南北各地,获得了不少见闻。二十四岁荫袭父业,开始做官,又到了很多地方,对社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曾经在昭文馆编校图书,阅读了大量藏书,获得了丰富知识。他在为官时,只要有机会就结合实际进行科学研究,五十八岁隐居后,更集中精力从事科研和写作。

他在晚年撰著的《梦溪笔谈》,包括天文、历法、气象、地理、化学、物理、数学、地质、生物、医学、绘制、史学、考古、文学、音乐、绘画等方面,计二十六卷,还有《补笔谈》三卷,《续笔谈》一卷,共三十卷,六百零九条,可以说是一部多学科的百科全书。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在许多学科中,沈括都有深刻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许多问题解释得都很准确,有的提法是他首创的。

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记录UFO之谜,古代发现飞碟踪迹(外星人自古考察地球)

在地质方面,他发现雁荡山诸峰峭拔险怪,耸立千尺,穹崖巨谷,环抱其间,认为这是由长期谷中大水的冲击,带走了泥沙,导致的特殊地貌。这一科学论断,要比英国的近代地质之父郝登的同一见解早六百多年。他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石壁上有海里动物螺和蚌的壳及鹅卵石,用推想的办法认为在太古时期这里曾经是海岸,是由于海陆变迁遗留下来的痕迹。

在天文方面,他指出月亮本身是不会发光的,而是借用太阳光的照射反映出来的。月亮的圆缺,也是由于太阳光照射的方位不同而产生的。在历法方面,他还提出修改旧历 (阴历) ,使用新历 (阳历) 的建议,可惜没被宋神宗采纳。现在英国统计农业季候和生产所用的“兰讷伯历”,跟沈括的新历,原理基本相同。

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记录UFO之谜,古代发现飞碟踪迹(外星人自古考察地球)

在气候学方面,沈括提出了新的看法。他看到平原上的桃树在三月开花,可是深山里的桃树四月才开花,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经过反复思考,他得出了地势、气温同开花的时间有关的道理。

在矿物利用方面,他是最早发现石油的人,而且“石油”这个名称就是由他给起的。他在西北地区做官的时候,发现当地人用石油点灯,他就把油烟扫下来一层做成了“油烟墨。”他指出,“石油至多,生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他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果然,石油这种地下资源如今已被世界上所广泛应用了,从中提炼出许多物质供生产生活之用。

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记录UFO之谜,古代发现飞碟踪迹(外星人自古考察地球)

他还发现我国古代发明的指南针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就提出了四种简便的方法:水浮法、指甲旋定法、碗唇旋定法、缕悬法,其中以缕悬法最为适用于航海事业就是将磁针用细丝悬吊起来指示方向。他还发现指南针所指出的方位并不是正南方,而是略偏于东,这在今天的物理学中叫做“磁偏角”。这比哥伦布的发现早了四百年。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沈括的一生是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一生。《梦溪笔谈》不仅是他本人的劳动结晶,也是其他劳动者的劳动结晶。《梦溪笔谈》不愧为世界上第一部“大百科全书”。

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记录UFO之谜,古代发现飞碟踪迹(外星人自古考察地球)

结语:至今为止,UFO事件在全世界都是一个未知谜团,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所记录的UFO事件还存在很多疑惑,现在人类所掌握的科学技术尚有限,相信假以时日一定会揭开谜题的!

梦溪笔谈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

京师百官上日,唯翰林学士敕设用乐,他虽宰相,亦无此礼。优伶并开封府点集。陈和叔除学士,时和叔知开封府,遂不用女优。学士院敕设不用女优,自和叔始。

礼部贡院试进士日,设香案于阶前,主司与举人对拜,此唐故事也。所坐设位供张甚盛,有司具茶汤饮浆。至试学究,则悉彻帐幕毡席之类,亦无茶汤,渴则饮砚水,人人皆黔其吻。非故欲困之,乃防毡幕及供应人私传所试经义。盖尝有败者,故事为之防。欧文忠有诗:“焚香礼进士,彻幕待经生。”以为礼数重轻如此,其实自有谓也。

白话译文:

京师百官上任之日,只有翰林学士奉旨设宴可以用乐舞,其他官员,即使是宰相,也没有这种礼仪。宴会所用的乐工和歌舞艺人,都由开封府指定招集。陈和叔复为翰林学士,当时他权知开封府事,遂不用歌舞女艺人。学士院奉旨设宴不用女艺人,自和叔开始。

礼部贡院考试进士之日,在阶前设置香案,主持贡举的官员与参加考试的举人对拜,这也是唐朝旧制。举人所坐的考位,一应物品的供给陈设甚为排场,有关部门还给准备茶水和饮料。

至于学究科的考试,则帐幕毡席之类的用品全都撤去,也没有茶水,考生渴了就喝研墨用的水,以致人人都染黑了嘴巴。

这并不是要故意与考生为难,而是为了防止有人利用毡幕和送水的人私下传递所考的经义。因为以往曾有这样做而败露的,所以现在要事事为之防备。欧阳文忠曾有诗说:“焚香礼进士,彻幕待经生。”以为对待二者礼数上的轻重如此悬殊,其实这中间自有原因。

赏析:

《梦溪笔谈》包括《笔谈》、《补笔谈》、《续笔谈》三部分,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笔谈》二十六卷,分为十七门,各卷依次为“故事(一、二)、辩证(一、二)、乐律(一、二)、象数(一、二)、人事(一、二)、官政(一、二)、机智、艺文(一、二、三)、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一、二、三)、药议”。

《补笔谈》三卷,包括上述内容中十一门。《续笔谈》一卷,不分门。全书共六百零九条(不同版本稍有出入),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质、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农业、水利、建筑、医药、历史、文学、艺术、人事、军事、法律等诸多领域。

在这些条目中,属于人文科学例如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音乐等方面的,约占全部条目的18%;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约占总数的36%,其余的则为人事资料、军事、法律及杂闻轶事等约占全书的46%。

从内容上说,《梦溪笔谈》以多于三分之一的篇幅记述并阐发自然科学知识,这在笔记类著述中是少见的。如《技艺》正确而详细记载了“布衣毕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活字印刷的可靠史料,深受国际文化史界重视。

“辩证”门谈韩愈画像条,使后人了解从北宋就产生并沿袭下来的一个错误:把五代韩熙载的写真当成韩愈的画像。

此外,北宋其他一些重大科技发明和科技人物,也赖本书之记载而得以传世。如记载喻皓《木经》及其建筑成就、水工高超的三节合龙巧封龙门的堵缺方法、淮南布衣卫朴的精通历法、登州人孙思恭解释虹及龙卷风、河北“团钢”、“灌钢”技术,羌人冷作冶炼中对“瘊子”的应用、“浸铜”的生产等,均属科技史上珍贵史料。

因为沈括本人具有很高的科学素养,他所记述的科技知识,该书基本上反映了北宋的科学发展水平和他自己的研究心得。

此文出自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原文翻译及赏析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梦溪笔谈》,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1031—1095)撰,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该书在国际亦受重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据现可见的最古本元大德刻本,《梦溪笔谈》一共分30卷,其中《笔谈》26卷,《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全书有十七目,凡609条。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其价值非凡。

书中的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科学成就。社会历史方面,对北宋统治集团的腐朽有所暴露,对西北和北方的军事利害、典制礼仪的演变,旧赋役制度的弊害,都有较为详实的记载。

《梦溪笔谈》的创作背景及相关情况,作者沈括在《梦溪笔谈·序》中有比较清楚的说明:1082年(宋元丰五年)后,作者政治上不得志,约1088年前后(元祐三年)住润州,在那里修筑一座梦溪园(在今江苏镇江东)卜居,作者日常的生活较少外出,也较少与人来往,是谓“予退处林下,深居绝过从”。

在创作上,作者自谓“圣谟国政,及事近宫省,皆不敢私纪。至于系当日士大夫毁誉者,虽善亦不欲书,非止不言人恶而已。”

即是说,帝王私事,当朝得失,人事毁誉,乃至之前自身的仕途遭遇等等,沈括都没有也不愿意涉及。因此,作者所创作的都是“不系人之利害者”,出发点则是“山间木荫,率意谈噱”。

作者简介:

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佑进士。熙宁中参与王安石变法。1072年(熙宁五年)提举司天监,上浑仪、浮漏、景表三议,并推荐卫朴修《奉元历》。

次年赴两浙考察水利、差役。1075年(熙宁八年)使辽,斥其争地要求。又图其山川形势、人情风俗,为《使契丹图抄》奏上。次年任翰林学士,权三司使,整顿陕西盐政。主张减少下户役钱。后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加强对西夏的防御。

1082年(元丰五年),以徐禧失陷永乐城(今陕西米脂),连累坐贬。晚年居润州,筑梦溪园(在今江苏镇江东),举平生所见,撰《梦溪笔谈》。

上一篇:52赫兹

下一篇:24小时之内死了的螃蟹能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