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迪庆州维西县的崇山峻岭深处,曾经生活着一个庞大的“汉族”部落,他们在有河流、低洼的地方建起住所,在高山坡脚开发农田种粮、种菜。生活在这个“乌托邦”里的人们身着汉式服装,保持着汉式礼仪,被称作“汉裳蛮”……然而,这个有着数万人的“汉族部落”最终神秘“消失”,仅剩“朝霞缠头”的习俗。他们来到维西,是为避祸还是大迁徙?如今他们“消失”了,是因“夷化”还是隐匿到更深处?
记载 最早来滇的汉人后裔
令迪庆州文物管理所所长李钢感到困惑的是,在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等地的雪山深处曾经生活着数万汉族移民的事至今还没有任何考古发现。在刚刚结束的迪庆州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虽然有很多极具价值的考古发现,包括碳化的玉米、石棺墓、岩画等印证人类早期生活的实据,但关于“汉裳蛮”的一切,依然毫无线索。这个传说中的部落,至今依然只存在于《蛮书》里的百余字记载中。《新唐书·南蛮传》里记载:“汉裳蛮,本汉人部种,在铁桥(今塔城)。惟以朝霞缠头,余尚同汉服。”《蛮书》卷四中记录得稍微详细一点:“裳人,本汉人也。部落在铁桥北,不知迁徙岁月。初袭汉服,后稍参诸戎风俗,迄今但朝霞缠头,其余无异。”李钢对记载着“汉裳蛮”部落的只言片语早已烂熟于心,据他分析,由于“汉裳蛮”的存在,早在一千多年前,在三江并流核心区的崇山峻岭深处,就有汉族移民的足迹和活动。汉族与当地少数民族的交融或许可以推算得更早,而“汉裳蛮”也有可能是最早到云南来的汉人的后裔。
为了弄清心中的疑虑,李钢翻阅了记载“南诏”时期的古书以及记载“汉裳蛮”的主要书籍《蛮书》。古籍中记载,南诏立国之后,乌蛮独尊,将自己的族人迁往富庶之乡,又将其他“蛮族”逼至其他地方。这些“蛮族”在贫瘠的土地上开始垦荒畜牧,但是生活远不如原来那般富足,出现了很多逃亡者。靠近香格里拉腹地地带,凭借着山川地形之势,有个地方因为可以阻挡南诏攻入,成为远近流民的避难之所,许多流民冒死逃到这里,得以安置。除了在头上戴类似“头巾”一样的包头、身着汉服外,他们像周边的藏民一样,逐水草放牧,食肉饮酪。这些流民中的很多汉人,在来到这个地方后形成“汉裳蛮”。观点 穿着汉服的少数民族
研究民族文化历史的云南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鲁刚则认为,“汉裳蛮”的真正由来目前还无法考证,学术界关于他们存在和活动的说法也存在分歧。“可以基本确定的是,‘汉裳蛮’这个部落存在于公元9世纪南诏时期。”鲁刚介绍,从“汉裳蛮”三个字的表象特征看,这些生活在深山中的人,平时穿着当时唐代汉人所穿的汉服,这与周边藏族、白族等民族的服饰明显不同。他说,与此同时,他们又不完全是“汉族”。“‘汉裳蛮’就是穿着汉族服装的少数民族。”鲁刚提出,虽然“汉裳蛮”是迁自于汉地的汉人,一开始保留着比较多的汉族文化传统,但是在对外交往中,受当地诸蛮影响不断加深,形成汉少夷多之地的汉人文化变迁——夷化。
但是,这还没能解释“汉裳蛮”的出处。经过研究,鲁刚提出了两个“汉裳蛮”出现在迪庆的观点。一种可能性是,因为避祸避难,他们从洱海沿岸地区迁到迪庆隐居,由于地形地势与外界隔绝,较多地保留了汉文化的特征;另一种可能性是,他们是南诏国出兵唐朝,打到成都时虏来的战俘,有战事时拉来打仗,无战事时畜牧耕作。《蛮书》里记载的“汉裳蛮”有数千户,相当于上万人。在滇西北的山岭之中,他们将平原地区的水田种植技术带到山地,在山间开垦出新的田地,种上青稞和稻谷。同时,他们养着成群结队的牛羊,过着“小富即安”的生活。规模越大的民族,保存文化的能力就越强。这样庞大规模的“汉族部落”隐没在山中,很早就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注意。但是,由于其“几乎无记载”,使得他们的来去都成了千古之谜。
“迪庆的很多地方海拔高,但是汉族是不会呆在高海拔的地区生活的,他们会选择在山坳里的坝子、河谷地带栖身。”鲁刚认为,今迪庆州维西县塔城是一个渡口,海拔较低,在那里存在着一些“汉裳蛮”的文化遗迹,或许那里是“汉裳蛮”部落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消失因与少数民族通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