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消息,陕西镐京遗址发掘鳄鱼骨板,史前巨鳄是真的?由于地壳的运动,有很多地方之前是海洋,而现在却变成了陆地或者高山,陕西西安西南一带就被考古学家推测曾经这里湖泊连绵,水草茂盛,甚至还有鳄鱼出没,而近日考古学家在镐京遗址发掘的鳄鱼骨板更加证实的这一猜测。
镐京遗址是西周王朝的都城所在地,位于现在的西安市长安区西北。镐京遗址发掘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已开始,2012年至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其连续进行考古发掘。在2016年的考古发掘中,一个新发现令考古人员也感到意外。
去年的考古发掘主要集中在镐京遗址的东部,在挖开的一个灰坑里,考古人员发现了12块鳄鱼骨板,这也是在西安周边古遗址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的鳄鱼的骨板,难怪考古人员也连声称奇。
灰坑是考古界对古遗址里一些废弃的窖穴、地窟等的统称,发现鳄鱼骨板的灰坑呈不规则形,面积大约有十多个平方米。这些鳄鱼骨板呈深褐色,形状有方有圆,表面有蜂窝状空穴。 “每块有麻将块大小,我们的动物考古专家一看就判断是鳄鱼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镐京遗址考古队队长岳连建说,自己以前也看过相关资料,第一眼就认出那是几块鳄鱼骨板,后经专家鉴定,果然不错。
鳄鱼是一种冷血的卵生水生动物,也是迄今发现活着的最早和最原始的动物之一。中国汉代始知南方有鳄,在一些唐宋典册中多有其记载,明清以来偶见于沿海岛屿,但其在关中地区有活动尚未有记录。
“鳄鱼除少数生活在温带地区外,大多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河流,湖泊和多水的沼泽,我们由此推测西周时在镐京的东南可能有大面积的水域或者湖泊等。”岳连建介绍,此前在这一区域的考古发掘中,还发现有大量的蚌壳,还有陶制的网坠,如果这些推测成立,那么也可以说明在远古时代,关中地区气候温润,湖水茂密,渔业也较为发达。
“在这样的气候和自然条件下,有野生的鳄鱼出没也就不奇怪了。”岳连建认为,丰镐遗址出土的鳄鱼骨板,为研究西周时期鳄鱼的生态分布提供了重要资料。他介绍,在比西安更靠北的纬度地区以前也发现过鳄鱼骨,这样看来,远古至今,关中地区的气候还是发生了较大变化。据此专家还推测,那时候也可能有人饲养鳄鱼,用鳄鱼皮制作鼓等,此前考古也发现用鳄鱼皮制作的鮀鼓。
据了解,去年镐京遗址考古发掘发掘清理灰坑102座、墓葬10座,另外还有水井4眼、陶窑2座、房址1座。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铜器、石器、骨器、蚌器、角器等各类器物遗物。其中陶器有鬲、罐、豆、盂、簋、甗等,多为西周中晚期器物;铜器有鼎、戈(残)、车马器等。另有陶网坠、鹿角器、蚌刀、石斧、砺石、铜镞、铜锥、铜削刀等。
去年发现的灰坑数量较多,形制有圆形、椭圆形、长方形及不规则形等。在发现的墓葬中,有形制较大的竖穴土圹木椁墓,还有仅能容身没有任何随葬品的小型墓葬。发掘中还发现一些长方形的窖坑,深度大约7—8米,推测为当时的生活用水井。另外,发现的陶窑形制为圆形竖穴式,由火门、火塘、窑篦、火眼、窑室组成,其中的一座陶窑保存基本完整,窑室壁面已烧成青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