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隋朝灭亡,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中国历史上的隋朝,同秦朝颇为相像,都是短命的统一王朝,而且都是由盛世迅速转向灭亡。杨坚自581年建立隋朝后,艰辛创业20多年,不仅结束了自西晋以后300多年的分裂战乱,还苦心积蓄起巨大的粮食仓储。可是604年,他的儿子杨广轼父篡位后,就开始“折腾”,仅14年便使繁盛的隋朝重蹈了秦朝“二世而亡”的下场。
秦始皇雕像
杨广是隋文帝杨坚的次子,年轻时颇显示出些文才武略。他写过不少华美诗词,又曾率军讨伐陈国完成了江山一统。他即位后曾得意地说,朕若与士大夫比才学,亦当为天子。但他与父亲杨坚的区别,就在于不懂得民间疾苦。杨坚曾被史家认为是最节俭的皇帝,他登基后,仍穿布帛做的衣服,逢灾年带头拒食酒肉,皇后在世时还不纳嫔妃。
杨广为讨父王母后喜欢,便长期伪装节俭,终于挤掉兄长而当上太子。他篡权后,长期伪装形成的心理压抑猛然释放,马上走向另一极端,成为历史上最奢侈的皇帝。
杨广一登基,便嫌父亲在世时修建的长安城不如意,开始营造东都洛阳。由于此时江南已成全国粮赋最丰富之地,东都所需物品又要通过水运,为此他兴建了大运河。据当时统计,建城和挖河工程所用民夫便多达300万。
对边疆少数民族地方政权,杨广拋弃怀柔政策而一味炫耀兵威,600年北抗突厥,608年西讨吐谷浑,都用兵数十万。611年,613年和614年三次征伐高句丽,杨广更是创造了中国古代战史上用兵数的最高纪录。一次出征,隋军便出动了113万人,还调用了随军民夫230万人,行军队伍长960里。
然而,由于指挥笨拙,后方和军心不稳,隋军对付实力并不算强的高句丽时,却一再失败,第一次大败即死士卒30万。而杨广却视兵民之命如草芥,下令再征兵,全然不顾动用兵役的基本限度。
隋朝最盛时户口统计为4600万,若加隐漏者至多不过6000万,杨广征发的役夫至少超过800万,尽发男性青壮尚不足,竟“役及妇人”。如此男不得耕,女不能织,农事荒废,民间饿殍四野。逃役者啸聚山林,天下大乱相互攻伐,暴露的尸体又造成瘟疫流行,形成死亡率攀升的恶性循环,待李渊、李世民父子于617年起兵,经几年征战再度统一天下时,华夏人口已损失3/4以上。
在618年那个凄雨绵绵的早晨,被困江都(今扬州)的杨广借酒消愁,却仍不明白众叛亲离的根本原因。他在身边卫兵叛乱前不久,还赋诗称:“我梦江都好,征辽亦偶然。”真可谓至死没能醒悟,最终落得个被卫兵勒死的下场。
封建帝制是造成君主骄横的根源,不过像杨广这般无理性地大兴兵役还是罕见之例。唐朝总结其教训后,实行精兵政策,慎用民力。唐初虽战事不断,用兵都不超过10万,频繁出征但并未影响经济恢复。唐太宗李世民认为,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此话确实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