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清高宗继皇后那拉氏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乾隆一共立过三个皇后,第一个是早亡的孝贤皇后富察氏,第二个是辉发那拉氏,又称乾隆继后。有关这个人物的许多线索,至今还是谜题,例如她的长相,她的事迹,以及不废而废的原由。甚至,继后的姓氏也是最近几年才弄明白的事情,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擦测她姓“乌拉那拉”,直到考古研究更进一步,大众才知晓实则姓“辉发那拉”。
今天,我们研究的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继后被“废”前夕究竟发生了什么。(注:乾隆从来没有从国法上废后,但是辉发那拉氏却被收缴皇后印鉴,失去自由,可谓不废而废)
《清史稿》载:
乾隆三十年,从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后剪发,令后先还京师。
一句话,简明扼要,原因:忤逆圣旨。过程:皇后剪发。结果:继后被送回北京。但是相较我们心中的真相,它仍旧疑点重重,例如皇帝的圣旨是什么?皇后忤逆的又是哪件事?这点,乾隆自己的言语和大臣们的猜测,给出的是不太一样的答案:
1,辉发那拉氏被幽禁一年半后离世,乾隆发表了一道圣旨,大致内容是“去年春天,朕带着太后南巡,皇后性情忽然发生变化,不能向太后尽孝,以至于本来快乐的出游大扫兴致”。在这个版本中,继后对太后不敬,是主要原因。可是不敬到了什么地步,才足以毁灭她的一生?实在可疑。
2,就在我们的不断疑惑中,乾隆自己却改了口:乾隆四十三年,老皇帝已经将近70岁,可还想着大选秀女,广纳妾室。这一天,在木兰围场,突然有一个名叫金从善的学子冲出来,谏言为已故的继后正名。金从善大概是一个儒生,对礼法颇为恪守,这直接造成他的大胆行径。乾隆听后,震怒之余做出了一番解释:皇后私自断发,这是我国风俗最忌讳的事情,朕依旧试着包容她,可是她却骄傲固执,不知错。
这个版本中,原因又成了:断发,违背风俗,不知悔改。
那么是否可信呢?或许剪发一事是真,但是在时隔多年以后,当一个布衣站出来直指皇帝的错误,乾隆为自己辩解的成分反而大于了揭示真相。毕竟,皇后为何断发?他一直没提。
以上,都是出自当事人之口。以下,就来源于不相干者的猜测了:
1,猎艳说。野史传闻,乾隆之所以对江南魂牵梦绕,一大原因,是江南的女子似水柔情。在龙船之上,夜夜笙歌,宴请的都是来自民间著名歌姬优伶。就连孝贤皇后为何而死?官方解释是生了重病,可仍旧有好事者觉得,她是见了乾隆与民女玩乐后忧愤投湖。在“猎艳说”里,继后见到了同样的场景,规劝不了,干脆撕破脸大闹一场。
那这个说法可信度高吗?实则不高。因为无论是孝贤的死,还是名妓的出现,杜撰意味浓重,举证义务太高。
2,封妃说。乾隆年间,有一个人名叫严譄,他曾对外宣扬“继后之所以被废,是因为在南巡的龙船上乾隆非要册封一个身份低等的妃子,皇后不许,帝后爆发激烈的冲突,这才断发。“说的绘声绘色,一时间大家都在好奇这位妃子是谁?最终还有人将目光聚集在晋升速度异常快的令贵妃身上。
但实际上,严譄本人的论断就有许多漏洞。
其一:事发当日,严譄不在场,更无亲朋好友再场,而他的论断依据,都是民间传闻。他曾提及”我那时在山西,闻得......有人说......“。有谁说?当然是民众,而恰恰是民众,最为不知情,又最为猎奇,放在今天,典型的谣言满天飞。
其二:严譄是一名文字狱的受害者,他触犯文字狱的方式,不是诗词文章无意犯法,而是刻意为之:将乾隆早年的传闻,皇室秘闻整理起来,上奏皇帝。而为何如此呢?军机处整理的《文字狱档案》严譄是这样答复的“我妻子儿女皆亡,本人也年迈了,如果我再不做点什么,就不能青史留名了!“这里,我们暂时不考虑屈打成招的可能性,那么他的动机既然要留名,便有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合理解释。
后记:本文整理了这么多猜测,又一一做出反驳,是要否认乾隆年间的种种吗?并不是,乾隆南巡是真,敌后反目是真,皇帝喜欢美女是真,江南猎艳没准也是真的,但众多真实加在一起,换不来一个更大的真相。我们既要证明事件之间有关联,又要确定他们是废后的决定因素,可不是容易事。学习历史,谨慎第一。
总结,目前掌握的线索只有:乾隆三十年南巡,继后断发,皇帝震怒将其遣送回宫,一年多以后,皇后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