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记者从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获悉,中国将于2020年左右建成空间站,这将成为中国空间科学研究和新技术试验的重要基地,在轨运营10年以上。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在2020年将进入载人空间站阶段,载人飞船、货运飞船、核心舱、实验舱已箭在弦上。到2024年,(上述空间站)有望成为全世界唯一在轨运行的空间站。”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战略规划研究室副主任张伟表示。
中国未来空间站示意图
载人航天领域成就斐然 世界瞩目
很多人都对电影《地心引力》最后的一幕印象颇深,美国宇航员在中国太空站的帮助下,顺利返回地球,那一排排写着中文的按钮让人热血沸腾,而这即将成为现实。张伟透露:“中国将于2020年左右建成的空间站,将成为中国空间科学研究和新技术试验的重要基地,在轨运营10年以上。到2024年,有望成为全世界唯一在轨运行的空间站。”
“天宫一号”
张伟介绍,载人航天事业是人类驾驶和乘坐载人航天器在太空中从事各种探测、研究、试验、生产和应用的往返飞行活动。近年来,载人航天工程任务的发展路线取得的成果令人欣慰。1993年—2005年,是载人飞船阶段,“神舟一号”——“神舟六号”成功发射;2005年至今,是交会对接与空间实验室阶段,“神舟七号”——“神舟十号”,以及“天宫一号”顺利运行,明年我国将发射“天宫二号”目标飞行器;2020以后是载人空间站阶段,载人飞船、货运飞船、核心舱、实验舱已箭在弦上。
据了解,我国要把空间站建成开展大规模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的太空实验基地。张伟指出,“与前期任务相比,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将更加开放,包括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
与此同时,有望产出一大批重大科学成果,突破一大批核心关键技术,获得无法估量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例如,开展国际前沿的量子调控与光传输研究将有力促进世界量子通信技术的发展,甚至引发通信革命。空间科学研究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张伟分类介绍说,比如空间生物学研究应用方面,可以为培育优良物种、探索疾病机理、研发生物药物、改进人类健康而服务;微重力流体与燃烧研究应用方面,可以促进新型清洁能源开发、改善地球环境;
“神舟十号”发射升空
空间材料研究应用方面,开展空间材料加工、先进材料制备等研究,探索和揭示材料物理和化学过程规律,可以改进地面材料加工与生产工艺,研发与生产先进材料,推动工业技术进步。
“大家可能不知道,日常生活中的方便面、耐克鞋气垫都是从航天员的食物和穿戴用品中民用化而研制出来的,而先进超声诊断与远程医疗技术等更是空间科学研究给人类带来的福音,国际空间站开发的靶向药物输送技术已经用于乳腺癌治疗临床试验,预计将获得广泛应用。”张伟表示,“科学发展、技术进步归根到底是为了服务国家、造福民众。”